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528736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芳芳课题研究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策略研究彰驿学校小学部洪芳芳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策略研究彰驿学校小学部洪芳芳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意义1、时代背景: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共同趋势。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因此,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2、当前学生学习现状:孩子们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跟着教

2、师学习,教师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就怎样学。学生自己不去思考为什么学,自己要学什么,如何去学习,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时间久了,渐渐形成依赖教师,自己与生俱来对知识的渴求,学习的本能越来越淡化。(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教授。在广泛吸收前

3、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积极地做出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那么他的学习就属于自主学习。他进而又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的行为表现、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的社会性等六个方面对自主学习的实质做出了解释。我国对自主学习的系统研究,许多学者作了研究并在一些地方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等人总结的“读读、议仪、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中科院心理研究

4、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研究;辽宁盘锦二中魏书生实施的“六步教学法”实验;上海嘉定中学钱梦龙进行的“导学教学法”研究等。所有这些教学实验都把“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环节,明确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作为主要追求目标。(三)研究的创新点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自主学习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国外的大多学者重在理论,而国内的学者只把自主学习做为教学的主要环节。并没有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平台。 本研究主要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四)概念的界定自主学习

5、:指学生不依靠教师,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进行主动地有目的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与谁一起学”。二、研究的依据(一)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瑞士的皮亚杰最早提出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即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

6、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依据认知心理学观点提出的,他提倡发现教学。他认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学生尽可能牢固掌握科学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主动的思想家,使其日后能独立地向前迈进,为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3、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美国的罗杰斯以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提出的。他认为,当代世界是一个加速变化、充满矛盾和危机四伏的世界。“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可靠的人,才是有教

7、养的人。”教学目标是培养独立人格,具有创造能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人。4、元认知理论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它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组成,元认知知识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是促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关键。元认知体验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强化学生对认知活动和自我意识,自我体验,使学生从意识到行为都主体化,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元认知监控是认知主体主动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灵活地选择学习策略。(二)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8、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技艺、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科研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出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策略。2、育人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语文的学习习惯。(二)研究内容1、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兴趣的研究。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研究。3、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学习习惯研究。四、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广泛搜集与课

9、题相关的资料,深入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探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实践。2、调查法:通过调查,明确学生学习的需求,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研究方法。3、行动研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活动,边实践,边学习,边研究,不断探索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五、研究的思路与实施(研究的操作措施设计)(一)研究的思路1、准备阶段:研究课题完成方案设计主要工作:收集资料,学习理论,确定研究对象,作好调查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的总体设计,积累相关资料。2、探索阶段:全面进行实验,完成必要的实验前期和实验中期

10、检测,完成中期研究报告。主要工作:(1)建立平等、自由的班级,能够增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愿意与学习伙伴一起学习。(2)通过谈话、问卷等调查出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确定学习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4)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进而喜欢自主学习语文,培养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3、总结阶段:全面总结,撰写终期成果报告。(二)具体实施1、建立平等、自由的班级走进学生的天地,孩子们最喜欢玩,与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成为他们的玩伴;学生最主要的事情是学习,与他们一起学,一起竞赛,成为他们的对手,

11、他们的伙伴;每个人都需要爱,真诚地关心每一个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建适合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2、调查学生感兴趣的语文知识,确定学习内容通过谈话、问卷了解学生们感兴趣的语文知识,通过筛选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学生们所喜欢的,因此学生对语文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越是深入学习,越会发现其中奥秘,越会觉得有趣。说明展示成果方式,各种活动预设,如:竞赛,当老师,成果作品,写班级书。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身能力、需求及学习内容,寻找适合的学习伙伴,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制定适合小组学习的学习计划。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内容。4、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展示学习成果,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1、开展竞赛故事比赛,读书会,识字赛,书法比赛等。2、我是语文老师学生自己备课,教师辅导,由学生来讲学习内容。3、成果集锦以手抄报、作品、小档案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4、班级语文书学生将自己研究成果写下来,教师装订成书。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除了以上几种方式以外,还可以以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六、预期成果(一)预期效果这项研究会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发展个人学习潜能,并能伴随自己成长,成为终身学习。(二)成果形式果表达形式:论文 结题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