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46186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汇编(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市人民医院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目 录1、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 2、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2 3、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34、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4 5、内镜消毒隔离 .5 6、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 .6 7、产科产房消毒隔离制度.7 8、新生儿科消毒隔离制度.89、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9 10、检验科及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011、输血科的消毒隔离制度 .1112、病理科的消毒隔离制度 .12 13、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13 14、治疗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4 15、处置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516、隔离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16手

2、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2、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制作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3、凡是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患者用过的器械,应标注说明送消毒供应中心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备用。 4、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5、备用物品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6、手术中应随时保持手术台的清洁及干燥,手术完毕后立

3、即用流动水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及时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7、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 8、各种内镜的使用、清洗、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9、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10、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日更换。固定的器械或敷料定期检查、定期灭菌,过期物品或可疑物品应重新灭菌。 11、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求在不同的洁净条件下进行,两台手术之间要进行

4、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手术结束后的污物应放置在污物存放处,以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12、接送病人的推车应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13、空气净化系统处理机组、新风机组应定期检查,保持清洁: (1)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d清洁一次;粗效过滤器宜1月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3个月更换一次;亚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2)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 (3)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 (4)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宜每周清洁一次,每年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污染,及时更换,并

5、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14、应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必须按各区的着装要求落实,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及手卫生工作。 2、 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之间的物流由污到洁,人流由洁到污,设备、物品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做到洁污分明,不交叉污染。 3、 专人或专车回收使用过的污染物品及器具,在回收过程中注意不要污染周围环境,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口罩、穿防护围裙,在固定专用的房间里拆包、分类。4、 清洗去污一律戴手套、口罩、眼罩,穿防护围裙,手套应使用橡胶手套,如果手部有伤口则应有效包扎并戴双层手套做好

6、职业防护。 5、 工作人员按规定执行各类器材的清洗、消毒、上油保养、干燥过程及步骤,以保证达到去污、洁净的效果。 6、 进入包装室之物品,每件器材应采用目测或光源放大镜检查,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处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无损毁。 7、 包装材料选择灭菌气体能完全穿透,对细菌有隔离性的无纺布材料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包必须使用双层包装,包布大小适宜,能将器材物品紧密完整地包裹于内。每一消毒物品必须粘贴灭菌指示带,无菌包内放化学指示卡。 8、 严格遵守灭菌器装载、卸载及操作规程,确保灭菌质量,认真做好工艺、化学、生物等监测工作,所有灭菌过程监测均合格,记录并存档。 9、 灭菌

7、物品检查包装完整、干燥、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匀,标签项目清晰完整,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内,无菌物品的贮存、周转、取、用应采取先进先出原则。10、 无菌物品贮存架或柜必须离地面20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 cm。每天湿式清洁二次。贮放桶、运送车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清洁消毒处理,限制人员进出。 11.认真落实科室无菌物品送检培养,工作区空气质量、环境、物表及手卫生监测工作,保证各项工作质量。 12. 下送车为封闭式,分区放置及使用,采用专人、专车、专线流程。做好下送工作计划,下送车内余下的物品不可再进入无菌物品贮存间。 13、认真落实清洁制度,每日坚持湿扫,空气采用紫外线循环消毒,严格分区

8、使用清洁工具,保证各区环境及空气质量。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弯机头涡轮机用75%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擦拭消毒,牙钻头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刀、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口镜 、吸唾器、印模一用一消毒。 3、每人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必须按照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技术流程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清洗消毒。 4、供应室领取的消毒物品,如纱布、棉球、手套等,应按日期次序分类存放于清洁专柜内,标识清楚科室、名称

9、、消毒日期及有效期。 5、无菌容器及持物钳、镊、筒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6、牙科专用药液要注意保护,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7、不能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应采用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 8、进行穿刺、拔牙或小手术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9、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10、使用后的一次性口腔专用包、一次性针筒和手套等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由专人统一回收送焚烧。

10、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1、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操作前必须认真洗手,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注意保护。4、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5、患者透析前须做肝功能全套检查。对阳性患者定机透析,透析后机器进行严格消毒。 6、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7、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8、患者的床单被褥一人一用一换,一经污染及时更换。 9、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如发

11、现感染及时送检相应的标本,以尽早确定诊断,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9、限制探视,若病情需要,每一患者仅允许一人陪伴,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绝对禁止探视者入内。隔离病人必须按隔离要求操作。 10、严格区分有菌和无菌的透析用品,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的先后有序存放,每日检查有效期限。 11、配制B液时容器必须严格消毒,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工作人员操作前戴好口罩,洗手严格操作。 12、透析液的监测要求,血液净化系统,必须每月对透析器的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

12、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或出口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13、凡使用后的透析用品均视为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运送并有三方交接记录登记本,记录本保存三年。 内窥镜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 设诊疗区、清洗消毒区、清洁区。清洗消毒区应保证通风良好。 2、 坚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必须对各区地面、台面等进行清洁,有污染时,要随时消毒处理;每天诊疗结束,必须对各清洗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周要对镜室及储柜等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 内镜清洗、

13、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遵守操作规程,内镜及其附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4、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可以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处理。灭菌内镜在符合手术标准的区域进行。 5、 凡进入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必须高水平消毒。可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或内镜消毒机进行消毒。 6、 一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400-7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备用。 7、活检钳、细胞刷、切开刀等内镜附件必须灭菌。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2%碱性戊二醛浸泡10h达到灭菌。 8、灭菌后内镜应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储存。消毒后内镜应储存于洁净柜或镜房内。 9、需进行内窥镜诊疗的病人,应进行相关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如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10、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清洗消毒时间采用定时钟计时。 11、 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