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57224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2、纸、笔等。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活动。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2、5、教师小结。活动延伸: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1、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主要功能。2、掌握初浅的保护骨骼的办法。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活动准备:人体骨骼图、情景活动过程:一、情景表演。“一位小朋友的纸飞机飞到了电风扇上,他想把他取下来,可是怎么也拿不到,于是他搬来了一张椅子站在上面,一不小心,椅子倒了,小朋友也摔了下来,这时他想站起来,可怎么也站不起来,疼得他哇哇大哭。”引导幼儿认真观看表演。“小朋友他

3、怎么了?为什么站不起来了?可能是什么原因?(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2)、总结幼儿的观念他可能是腿摔断了。二、了解人体的骨骼。幼儿讨论感知人体的骨骼:“动物有骨头吗?人有没有骨头?刚才那位小朋友腿摔断了说明是什么断了?”(骨头)“骨头断了会怎样?”“人没有骨头哦会怎样?”(1)、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各部位的骨头,感知自己的骨骼(2)、出示人体骨骼图,引导幼儿观察,人体各部位的骨骼,了解其名称及其功能。“人的骨骼是由各种大大小小的骨头组成的,他们能保护人体器官。如头骨保护脑,脊椎能支撑身体。”三、保护骨骼。(1)幼儿自由讨论。刚才那位小朋友骨头受伤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给他想想办法,怎

4、样来保护自己的骨骼呢?(2)总结:我们要多锻炼,多晒太阳,注意营养,不玩危险游戏,防止骨骼受伤。活动反思:通过一件事,骨头受伤了,引导幼儿了解,骨头具体作用,人体少了他,会变成什么样?再引导幼儿一起去探讨保护骨头的方法,从而让幼儿有一种去保护自己骨骼的意识。活动中,因为没有更形象的骨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光凭教师用嘴讲的去形容,幼儿不能理解,导致部分幼儿环节中秩序混乱。活动结束后,我发现部分幼儿有了一种保护骨骼的意识,走路原来是跑的,现在也边慢了。第一环节,我先让幼儿观看情景剧,理解是什么原因小朋友的骨头会断的。这样做为不危险第二环节,幼儿通过观看骨骼图,用手去摸,感知人体骨骼在这一环节中,如果

5、有更形象的人体骨骼,我想效果会更好的。第三环节,既然我们的骨骼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幼儿们一起讨论出各种不同的方法。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三)一、研讨思路:该活动内容是幼儿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现象,然而其中却蕴涵着许多科学的奥秘以及教育和研究的价值。我们选择这一内容,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开展教学研讨,旨在探讨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幼儿科学探究和表达的特点与水平,增进教师对幼儿发展特点和水平的认识与把握,提高师幼互动的适宜性与有效性。根据三个年龄班幼儿认知的不同特点,以及各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各班教师做了充分的预备性实验,在亲历体验活动中分析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并研究如何将难

6、度较大的内容分解为难度适宜的几个步骤,使实验探究的每一步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挑战性,既能引发思考,又有成功的感受。小班活动的重点在于感受物体是否会下落,物体是怎样落下来的,在此基础上尝试做简单的记录,体验观察与表达的乐趣;中班幼儿探索比较两种不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下降的速度有何不同并记录;大班的切入点放在猜测并探索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并能按下落速度的顺序作记录和分析。以此探讨同一内容在各年龄班开展活动时,所应把握的层次性。二、活动计划与反思活动一:落下来啦活动要求:1、对物体落下来的现象感兴趣,有初步的探索。2、学习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初步尝试记录。活动过程:1、小故

7、事引发幼儿猜测:物体是否会落下来?以激发兴趣。2、观察材料,摆弄物体进行感性探索体验:它们是不是都落下来了?3、第二次探索,比较落体的不同方式。幼儿边玩边交流自己所玩的物体,观察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现自己的发现。4、学习记录:观察记录表上贴的物体,引导幼儿选择相应物体尝试后把该物体下落的样子画下来。5、延伸活动:玩落体游戏,如“托气球、吹羽毛”等,启发幼儿观察更多落体现象,并想办法使其落不下来。本园教师观察反思:适宜性行为:1、本活动目标定位较好,能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2、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活动的重难点、关键点,充分

8、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体态动作等表达自己的发现,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要。3、教师在活动中能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4、努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激发幼儿探索的,体验探究的乐趣。不适宜性行为:1、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教师的观察不够细致深入,仍然有一些重结果的倾向。原因: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仍然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对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察水平,对幼儿临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作出及时和适宜的回应,要更加尊重过程,

9、从幼儿的角度、眼光了解事实。2、问题:幼儿积累的体验还不够多、不够深入。原因:小班幼儿还不善于主动与同伴交换、合作地玩,因此表现出部分幼儿接触的材料不够多。3、对策:可提供更多的材料,注重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材料、合作探索。中班科学活动方案(四)活动目标:1、在探索活动中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并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2、在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改变物体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专心倾听别人讲话及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与结果。活动准备:1、教学试验材料:各种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块、勺子等),大容器_个、记录表等。2、科学术语及词汇:沉、浮。活动过程:

10、一、猜测活动:1、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这些物品宝宝想到水里游泳,你们猜猜看会怎么样呢?(出示沉、浮卡片)2、师: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我们就把玩具扔进去看看呢?3、让幼儿大胆猜测其余物品宝宝的沉浮现象。二、幼儿操作活动:感知“沉”、“浮”现象。1、第一次实验:幼儿把物品放进水里,看看结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吗?。2、第一次记录:记录猜想和实验的结果。3、交流:幼儿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测和实验结果,探索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1、这些物品宝宝,他们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去玩一玩,动动你们的小脑筋,你有没有

11、办法使原来沉在水底的东西浮起来,使浮起来的东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时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诉我们。2、幼儿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么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的?成功了吗?幼儿:沉下去的东西请沉的东西帮忙会沉下去,要请浮的东西帮忙才会浮起来教师小结:浮的东西可以帮助沉的东西浮起来;沉的东西可以帮助浮的东西沉下去,而且和物体的轻重、大小有关四、经验迁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发大水的时候(图片),我们周围的东西都沉到了水里,我们人也会沉到水里了,这个时候,我们想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脚盆、木头、船等图片)五、结束小

12、结。科学家很聪明的,他们运用水的神奇力量发明了船、潜水艇,可以使我们人在水里走来走去,我们小朋友长大以后也可以发明一些在水里沉、浮的东西。中班科学活动方案(五)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影子产生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2、通过画影子,观察太阳与影子的关系,了解影子变化的原因。活动准备:1、幻灯机(或手电筒)、不透光的各种物体。2、粉笔、玩具若干。活动过程:一、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带领幼儿散步,找影子。请幼儿观察什么地方有影子,什么地方没有影子,发现了什么东西的影子?1、室内谈话:幼儿漫谈散步时的发现。小结:太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没有影子。2、小实验:影子的产生。(1)打开幻灯机(或手电筒

13、),将光投到墙上,问幼儿:墙上有影子吗?(2)将玩具狗挡住光线,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玩具狗挡住了光线,所以出现了影子)(3)将幻灯机(或手电筒)关掉,问幼儿: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小结:影子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要有光,二要有不透光的物体。光照在不透光的物体上,就会出现影子。3、试一试:让每位幼儿拿一件玩具到室外阳光下做游戏。A:把玩具的影子找出来(把玩具放在阳光下)B:把玩具的影子藏起来(把玩具放在阴暗处)C:幼儿自由交流游戏的方法与结果。二、游戏:踩影子1、幼儿在阳光下自由活动,观察自己的影子,找出规律:人动,影子动;人停,影子停;影子跟

14、着人。2、教师在阳光下跑,让幼儿踩教师的影子。教师可变换方向,站起或蹲下,引导幼儿注意影子的变化,控制幼儿的活动量。3、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踩对方的影子。三、美术活动:画影子(时间:上午)1、两位教师示范,站在阳光下(面向一定方位)互相将对方的轮廓用粉笔描画下来。(提醒幼儿:下午,我们将站在原地,再画一次影子,看看有什么变化,你们愿意试试吗?)2、幼儿两人一组。互画影子,先画小朋友现在所在的位置,做上自己知道的记号。活动延伸:1、下午四时左右,再组织幼儿画一次影子。然后组织幼儿讨论:影子变了吗?为什么会变?小结:太阳在动,影子也随着移动。太阳在这边,影子总是在那边。(也可让幼儿比较早晚的影子与中午的影子的不同)。2、上述各项活动,可以让幼儿重复进行,进一步深入观察、了解影子,理解各种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