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5333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 ,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

2、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一、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

3、安排等具体事情,设计了一系列的方程应用题: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

4、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

5、生分析问题、解决外呢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丛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总之,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他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