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450301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文言文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一)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B 去后乃至(才)C 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D 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2翻译下面句子。(4分)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文: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文: 3. 课文主要通过

2、刻画人物形象,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从而告诉我们 和 的重要性。4. 从课文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至少两条) (二)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2. 翻译下面句子(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文: 3. 本文借事说理。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 个阶段;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说

4、明 4. 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答 (三)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但微颔之( )(3)无他,但手熟尔 ( )(4)尔安敢轻吾射( )2翻译下面句子。以我酌油知之 无他,

5、但手熟尔 3.按要求回答问题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 ”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 ”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答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 (四)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6、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则素湍绿潭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吴广素爱人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属予作文以记之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略无阙处( )(2)沿溯阻绝( )(3)则素湍绿潭( )(4)属引凄异( )(5)故渔者歌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4第段写出了

7、山的什么特点?第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先写山,后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答 5.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引用这句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答 6.三峡适合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答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

8、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答案示例(一)期行1B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3语言描写,无信,无礼 礼 信4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

9、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二)伤仲永12(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2)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3时间 不使学。 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4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天资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资不算好,但后天勤奋学习,最终也能成材。 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三)卖油翁1(1)放;(2)只、不过;点头;(3)罢了;(4)怎么2(1)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2)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10、3“尔安敢轻吾射”;“以我酌油知之”;“手熟”;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4“熟能生巧”(四)三峡1C2(1)阙:通“缺”,中断 (2)溯:逆流而上 (3)素:白色 (4)属:连接 (5)故:所以。3解析:(1)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太阳月亮的(2)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3)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乘着迅疾的风,也没有它快。(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的趣味。4.山:连绵不绝,重重叠叠,高可蔽日。水:水势险恶、水位高、水流急。(浩大湍急)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计了条件或为下文做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5.“凄”和“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