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学前七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447004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学前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行政学前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行政学前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行政学前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行政学前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学前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学前七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绪论 1. 行政行政事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2. 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构。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表现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行政权利是国家权利机关依法授予的。因此,行政管理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据的,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一种公共管理。3.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行政学探讨方法之一。它是对已经发生的行政事务(案例)进行描述和分析,力图再现与事实相关的当事人的观点以及所处的环境,以总结阅历和教训。4. 财务行政探讨国家收入、支出的调整与限制的一般原理

2、。财务是行政管理不行缺少的要素,财务行政的主要探讨内容包括预算、会计、决算和审计。5. 管理的限制职能限制职能是管理过程的调整方式。主要通过管理信息运动,进行结果与标注的比较,在发觉管理过程的偏差后,刚好给与订正和干预。限制一般由反馈来实现,包括确立标准、衡量成效和订正偏差三个基本步骤。6. 行政学行政学又称行政管理学,在国外亦称公共行政学、公共管理学、国家管理学等。它是探讨行政管理活动的规律,探讨如何搞好行政管理的科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探讨的目的在于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1.简述行政与管理的区分与联系。答:行政与管理是两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分,又有联系。

3、首先,行政是管理活动的中,是整个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众多管理门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次,我们也应当看到行政并不完全等同于管理,特殊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生产资料的全部者或经营者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带有明显 的营利性,而行政则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治性的管理,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因此,不能把企业管理活动纳入到行政领域中来。而把行政融于企业管理和把行政扩大到企事业单位以外的全部的管理活动的观点,同样也混 淆了两者在业务范围、管理权限和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区分。2. 简述西方行政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答:西方行政学的发展经验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时间

4、大致是1887年到1930年。这一时期受到了工商企业管理的重大影响。该阶段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有缺陷,比 如过分留意机械效率,忽视社会效益和人的精神因素。其次阶段是成长阶段,时间大致是1930年到1960年。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马斯洛、麦克雷戈等。这一阶段克服了第一阶段的缺陷, 由“重事”到“重人”,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过分重视人的行为因素,而忽视了组织机构、法治、环境等其他因素。第三阶段是成熟与分化阶段,时间大致是1960年到现在。此阶段综合了前两个阶段的成果,受系统理论的影响,既强调组织机构等静态方面, 又强调人的因素,留意全面性和整合性。3. 简述行政效率、行政效能、行政

5、效益三者的关系。答:(1)行政效率是在行政管理中投入的工作量与所获得的行政效果之间的比率,是关于效果与消耗即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的关系。行政效 能是指行政组织实现预期目的的适应性和实力,是对行政组织功能的评价。行政效能的凹凸取决于组织结构、领导才能、决策质量、人员素养 、技术装备等因素。而行政效益主要是看它对社会有益影响的大小,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多少。(2)行政效率的实现以确定的行政效能为基础,评价行政效率又要以对行政效益的确定为前提。4. 列举出行政学的探讨对象有哪些答:1、行政学史 2、行政原理 3、行政领导 4、行政组织 5、行政决策 6、行政法制 7、人事行政 8、机关行政 9、财务行政

6、10 、行政方法 11、行政心理 12、行政信息 13、行政监督 14、行政改革 15、行政环境 16、行政职能 17、行政文化 18、行政效率 5. 行政学的特征有哪些: 答:1、政治性与社会性。 2、理论性与应用性。 3、综合性与独立性。 4、规范性与权变性6. 行政学在西方兴起的历史缘由有哪些答:1、“行政国家”的出现。 2、“文官制度”改革运动。 3、多种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4、专业教化和职业教化的发展7. 国外行政管理学的探讨目前的趋势有哪些?答:一种是纵向发展的趋势,即由静态转向动态,以事为中心转向留意以人为中心的探讨;另一种是横向的发展趋势,即由“一般行政”转向“专业行政”,由留

7、意行政机构效率转向社会综合效益观的探讨。8. 试论述行政学的探讨对象与探讨方法。答:行政学是以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进行依法、有效管理活动的规律为探讨对象的。包括:(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表现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授予的。因此,行政管理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据的,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一种公共管理。(2)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3)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政府法治、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特征。(4)行政学的主要任

8、务和根本目的在于探讨和发觉行政活动的规律性,形成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行政学的探讨方法主要有:(1)历史探讨法。通过对行政思想史、组织史、法制史的探讨,发觉和相识行政规律,吸取历史阅历,促进学科建设。调查探讨法。行政实践是行政学生成和发展的土壤,要全面深化地理解行政学,就要到行政实践中去视察和调查。(2)比较探讨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的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比较,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取长补短,兴利除弊,推动行政学建设和行政实践的科学化进程。(3)案例分析方法。搜集、整理和运用行政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加深对行政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4)试验探讨法。通过模拟试验,再现

9、事物的基本要素,找出行政管理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发展行政学理论。其次章 行政原理1. 行政原理行政原理是行政管理规律的升华,是探讨对象和内容的本质反映,是科学理论宝库的组成部分,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2. 系统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按确定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它在更大的系统内确定与其他相关系统有输入和输出关系。3. 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指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需首先对如何完成整体工作有充分细致的了解(这就是“整”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将整体科学地分解为一个个组成部分、基本要素,据此明确分工,使每项工作规范化,建立责任制(这就是“分”的意思);然后就行总体组织综合,实现系统的目

10、标(这就是“合”的意思)。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的主要含义。4. 相对封闭原则管理对象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在更大的系统中与其他相关系统有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因此,管理中应有两部分:一部分对内;一部分对外。对于管理内部的结构而言必需各个环节首尾相接、形成回路,是各个环节的功能作用都充分发挥。对于系统外部,任何封闭系统有必需具有开发性,与相关系统有输入、输出关系。这就是管理的相对封闭原则。5. 人本原理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与人的主动性,因此,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主动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这就是管理的人本原理。6. 能级原则能是物理学上的概念,表示做功的量。在现代管理中的机构、

11、法和人同样都有一个能量的问题。既有能量就有大小的问题。能量既有大小就可以分级。所谓分级,就是建立确定的秩序,确定的规范,确定的标准。这就是管理的能级原则。在行政管理中,能和级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确定能量的人员职业处在相应的级别上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并激励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实力以获得更高的级别。正是能级相应这个原则构成了行政管理的“场”和“势”,是管理有规律地运动以取得最佳的效率和效益。7. 动力原则管理必需有强大的动力,正确地运用动力,使管理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则。8. 行为原则管理者对管理对象中的各类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

12、各类人员的主动性,这就是管理的行为原则。9. 反馈反馈是限制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由限制系统把信息传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动身生影响,起到限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10. 动态原理动态原理实质就是:要在把握住管理对象的运动、变更的前提下,留意协调好各个环节,以确保实现整体目标。11. 弹性原则弹性原则要求我们的行政管理过程或者管理措施都要适应客观状况变更的实力。因为环境常常变更,考虑支配时就要留意到这一点;防止到时候由于状况变更,支配支配不周,失去了工作方向。12. 效益原理要求行政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留意讲求实效,从社会的,经济的效益动身,为着实现

13、系统的总目标,管理好系统的各个部分。这里,效益是和目标连在一起的。它和一搬讲的效率有联系又有区分。目标决策正确,效率和效益成正比,目标决策错误,效率和效益成反比。13. 价值原则价值原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各个管理系统都应在管理工作中,依据价值原则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的组织、结构、职责、目标,提高管理活动的整体效能,从而以最小的资源投入,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行政原理的涵义是什么?答:行政原理是行政管理规律的升华,是探讨对象和内容的本质反映,是科学理论宝库的组成部分,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2. 行政管理的原理有哪些?与其相对应的原则是什么?答:一、系统原理及其相应原则,所谓系统是指

14、由若干要素按确定的结构和相互联系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它在更大的系统内确定与其他相关系统有输入和输出关系。相应的原则有(1)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指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需首先对如何完成整体工作有充分细致的了解(这就是“整”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将整体科学地分解为一个个组成部分、基本要素,据此明确分工,使每项工作规范化,建立责任制(这就是“分”的意思);然后就行总体组织综合,实现系统的目标(这就是“合”的意思)。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的主要含义。(2)相对封闭原则:管理对象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在更大的系统中与其他相关系统有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因此,管理中应有两部分:一部分

15、对内;一部分对外。对于管理内部的结构而言必需各个环节首尾相接、形成回路,是各个环节的功能作用都充分发挥。对于系统外部,任何封闭系统有必需具有开发性,与相关系统有输入、输出关系。这就是管理的相对封闭原则。二、“人本”原理及其相应原则,“人本”原理的实质是必需紧紧抓住做好人的工作这个根本,使人能主动地、主动地、创建性地完成自己的任务。: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与人的主动性,因此,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主动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这就是管理的人本原理。相应的原则有:(1)能级原则:能是物理学上的概念,表示做功的量。在现代管理中的机构、法和人同样都有一个能量的问题。既有能量就有大小的问题。能量既有大小就可以分级。所谓分级,就是建立确定的秩序,确定的规范,确定的标准。这就是管理的能级原则。在行政管理中,能和级都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确定能量的人员职业处在相应的级别上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并激励他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实力以获得更高的级别。正是能级相应这个原则构成了行政管理的“场”和“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