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445039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2、诵读与观赏:了解?夏日绝句的大意,感受诗人的满腔激愤感叹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3、写好钢笔字: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4、口语交际: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问题的关注,学会并善于叙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点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 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认识农具 1、你见过哪协农具?能说说他们的名称,样子及用途吗?2、出示文中的农具图片,认一认,并将名称与

2、图片相连。3、交流,读准每一种农具。二、弄清农具用途1、你知道这些农具的作用吗?查查字典,写下他们的用途。2、交流。木犁:农田或旱地翻土用的农具,古时用畜力牵引。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便有关于犁的记载。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犁铧的上方一般有用来把犁起的土翻到一边的犁镜。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供人手扶,掌握方向。有铁齿,木齿或竹齿。耧:播种用的农具,耧为三脚,后方有牲畜牵引,前方有横木扶手由人扶着,中部安置耧斗,同时能够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有的地区称耩子。镰刀: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是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锄头: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上有竹竿为

3、柄,下有平刃铁器。三、读读诗句,说说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1、指名读题。2、自由读诗句,想想诗句的意思,再交流。3、判别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耕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间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种:播种,与耧有关。收:收割,收获,与镰刀有关。4、小结后齐读诗句。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诵读与观赏?夏日绝句2、写好钢笔字。教具准备 音乐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诵读和观赏1、读题,明确要求。2、根据课后注释正确的朗读全诗,借助注释体会诗的大致意思。3、介绍李清照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1129年,李清照与丈夫照明诚由江宁乘舟去

4、芜湖,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观,是她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感慨,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挖苦和谴责。4、再读诗句,了解四楚霸王项羽,体会诗句中所要叙述的思想感情。5、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二、写好钢笔字1、审题2、指读要描写的文字。3、读贴,注意行楷的行笔、运笔过程,还应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4、练习描红,要一气呵成。5、反应。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关注当前热点问题。2、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1、审题。2、读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怀。3、在生活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当年的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舟五号升天等。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人们又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吗?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4、交流话题5、选择奥运会的话题交流,充沛叙述。6、小结二、学写毛笔字1、审题 2、察看辨析 3、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