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43585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输液时药物外渗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一、应急预案1、 静脉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液体输入,保留针头接新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除。2、 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及护士长。3、 了解外渗药物的种类、名称、性质、PH值、渗透压,是否为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垂体后叶素等)、化疗药物等。4、 评估发生药物外渗的部位(是否为关节处、局部皮下组织的厚度)、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胀痛、刺痛、烧灼痛)。5、 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种类、刺激强度,给予以下适当的处理措施并记录过程(如果是化疗药物外渗则按照化疗药物外渗处理程序进

2、行)。(1) 局部湿热敷,可选用50%硫酸镁、芒硝,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防止烫伤。(2) 血管收缩药外渗:使用654-2局部湿热敷。(3) 阳离子药物(如钙剂、氯化钾)外渗:0.2%利多卡因局部封闭以促进药物扩散、稀释、吸收。(4) 强碱性药物外渗(如碳酸氢钠):局部湿热敷;利多卡因1015ml+地塞米松510mg局部环封.(5) 高渗性药物(如脂肪乳剂、甘露醇、50%葡萄糖等)外渗:湿热敷或利多卡因1015ml+地塞米松510mg局部环封;50%硫酸镁溶液+地塞米松510mg局部湿敷至少24小时。6、 轻度外渗(面积5cm2)局部环封1-2次(两次间隔6-8h);重度外渗(5cm2,甚至超过

3、关节)第一天局部环封2-3次,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7、 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禁止在外渗侧肢体肿胀未完全消退前继续进行输液治疗。8、 密切观察外渗部位皮肤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臂围。9、 安慰病人,作好心理疏导。二、处理程序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药物输注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了解药物种类、性质评估外渗部位、面积、药液量局部皮下环封湿热敷抬高患肢记录处理过程严密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加强心理疏导附: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程序渗出分级患者发生化疗药物外渗时的应急程序1、 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要立即停止化疗药的注入。2、 保留针头接新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

4、除针头。3、 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及护士长。4、 遵医嘱用2%利多卡因1ml加生理盐水4ml配制封闭液进行局部封闭,封闭范围应超过渗液的范围,可起到减慢化疗药的吸收和局部镇痛作用。5、 抬高患肢,根据化疗药物性质在24小时之内采取冷敷或热敷,减少化疗药的吸收。6、 避免患侧局部受压。外渗局部肿胀严重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7、 加强交接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渗出分级标准级 别临 床 标 准0没有症状1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小于2.5cm,皮肤发凉,伴或不伴有疼痛2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大直径在2.515cm之间,皮肤发凉,伴或不伴有疼痛3皮肤发白,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在大于15cm,皮肤发凉,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能有麻木感4皮肤发白,半透明状,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变色,有瘀斑、肿胀,水肿范围最小直径大于15cm,呈可凹性水肿,循环障碍,轻到中等程度的疼痛,可为任何容量的血液制品、发疱剂、刺激性的液体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