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42421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张中行:什么是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中行:什么是作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中行:什么是作文 二、什么是作文这个题目似乎用不着谈,因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作文是一门课,上课,教师出题,学生围绕题目思索,组织,分段编写,至时交卷,教师批改,评分,发还,如是而已。我当年也曾这样理解。因为这样理解,所以一提起作文,心里或眼前就有两个影子晃动。影子之一,这是严肃艰难而关系不小的事,比方说,课堂之上,如果写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体面;考场之上,如果写不好,分数就会下降,有名落孙山的危险。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题构思、开头结尾、组织穿插等等,必须勤摸索,牢牢记住,执笔时还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够不出漏洞,取得内行人的赞叹。两个影子合起来,说是等于枷锁也许过分,至

2、少总是大礼服吧,穿上之后,就不能不正襟危坐,举手投足都要求符合法度。回想小学时期,作文课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度过来的。那时候还视文言为雅语,作文争取用文言,在两个影子笼罩之下,一提笔就想到声势,于是开头常常是“人生于世,结尾常常是“呜呼或“岂不懿欤。老师当然也观赏这类近于“套数的写法,因而多半是高分数,有时还留成绩,受褒扬。自己呢,有不少年头也以为这条路是走对了。后来,渐渐,知道这条路走得并不对,即使不全错,也总是胶柱鼓瑟。认识变化的历程,河头驿站,游丝乱卓,相当繁杂,不能多说。打个比如,起初旧看法占据天平的一端,因为另一端是零,所以老一套显得很重。以后日往月来,读,思,写,新的成分逐渐增多,终于

3、压倒了旧的一端。为了明确些,这新的成分,也无妨举一点点例。例之一,某作家的文章谈到,民初某有怪异格调的散文大家谈他的作文老师,乃是一本书的第一句,文曰:“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好事者几经周折,才找到这位老师,是清末上海张南庄作的怪挖苦小说?何典。我幸而很容易地找到此书的刘复校点本,读了,也悟出一些为文之道,是“扔掉一切法。例之二是读?庄子,如?知北游篇答人问“道恶乎在,说是“无所不在,然后举例,说“在蝼蚁,“在稊稗,直到“在屎溺尿。这是“扔掉一切法的背面一路,“怎么样都可以。一面是法都错,一面是怎么作都合法,这矛盾之中蕴涵着一种作文的妙理,用现在的习语说是“必须打破框框,或者说积极一些是“必

4、须解放思想。本篇的标题是“什么是作文,这里就谈在这方面的解放思想。作文是一门课程,提到作文,我们就想到这是指教师命题学生交卷的那种活动,自然也不错。不过,至少是为了更有利于学习,我们还是尽量把范围放大才好。事实上,这类编写成文的活动,范围确是比课堂作文大得多。情况很明显,课堂作文,一般是10天半个月才有一次;而在日常生活中,拿笔写点什么的时机是时时都有。这写点什么,内容很繁,小至便条,大至长篇着作,中间如书信、日记等,既然是执笔为文,就都是作文。总之,所谓作文,可以在课堂之内,而多半在课堂之外。课堂之外的作文,可以不用标题的形式,或经常不用标题的形式。自然,如果你愿意标题,譬如写一封信完了,可

5、以标个“与某某书或“复某某的信一类题目。考察写作的情况,大都是心中先有某性质的内容,然后编组成文,然后标题;作文课是练习,“备应用,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学作文,知道一般是文在题先,甚至无题也可以成文,会少拘束,敢放笔,多有时机驰骋,是有好处的。课堂之外,凡有所写都可以成文,因而文不文就与篇幅的长短无关。司马光等写?资治通鉴,全书近300卷,是作文。?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不识字的凤姐编第一句,“一夜北风紧,李纨续第二句,“开门雪尚飘,都只是五个字,也是作文。文,目的不同,体裁不同,篇幅不同,写法不同,自然有难易的分别。却不当因此而分高下。一张便条,写得简练、明白、得体,在便条的范围内说,同样

6、是优秀的。前些年,提倡言文切合,有所谓“写话的说法。上面几段主张作文的范围应该扩大,是否可以说,作文不过是话的书写形式,说的时候是话,写出来就是作文呢?可以这样说,因为种种性质的意思,都是既可以说出来又可以写出来的。但那样笼统而言之,并不完全对,或并不时时对。有时候,口里说的,写下来却不能算作文。示例你念杜牧诗?山行,很喜欢,吟诵几遍,怕忘了,拿起笔来写,“远上寒山石径斜,这里写话,可不能算作文,因为不出于自己的构思。同理,像填固定格式的报表之类也不能算。还有一种情况,思路不清,说话不检点,结果话“很不像话,应该这样说的那样说了,应该说一遍的重复了几遍,应该甲先乙后却说成乙先甲后,意思模糊不清,等等,这样的话,除非小说中有意这样写以表现某人的颠三倒四,写下来也不能算作文,因为没有经过组织。这样,似乎可以说,所谓作文,不过是把经过自己构思、自己组织的话写为书面形式的一种活动。显然,这种活动无时而不有,无地而不有,就是说,远远超过课堂之内。这样认识有什么好处呢?好处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有较大的可能把课堂学变为随时随地学,因而会收效快,收效大;二是有较大的可能把与命题作文有关的种种胶柱鼓瑟的信条忘掉,这就会比拟容易地做到思路灵活,文笔奔放。总之,为了化敬畏为亲近,易教易学,把作文由“象牙之塔拉到“十字街头是有利无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