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42323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2课时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沪科版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来源:教具准备: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1、 透镜有几种?分别叫什么?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2、 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二、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师:大家先进行分组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之间移动

2、,你们可观察到什么?学生动手实验。结果: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到像。可能看到放大,正立的灯丝的像。师:对于凸透镜成像,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假设与猜想师:你们猜想是什么?来源:可能的答案:(1)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2)与焦距有关。3、设计实验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你们的猜想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1) 焦距不同的透镜,对同一物体所成的像不相同。(2) 同一透镜,物体离透镜的距离不相同,所成的像不

3、相同。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不仅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还与透镜的焦距有关。介绍光具座:光具座上可以固定凸透镜、光屏、放置蜡烛,还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有刻度尺,可趋势读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透镜的距离。指导学生选用实验器材。实验时,蜡烛火焰作为物体,白板作为光屏,光具座起支架作用。学生阅读课本P65,参考课本内容和表格,准备实验。另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的几点(边演示边讲解):在光具座上有刻度尺,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因为我们观察的烛焰的像,这样才能在光屏上得到完整的像。第一次实验先把蜡烛移到离透镜

4、尽量远的位置(如30cm),定好物距后,只能移动光屏找烛焰的像。这时观察光屏,轮廓模糊的是不是真正的像,当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及物距、像距,记录好数据。再将蜡烛向透镜靠近(如25cm),再移动光屏,打到清晰的像,记录好数据;再向蜡烛靠近(如15cm,12cm,8cm),继续实验,记录数据,找出成像规律。学生实验:(1) 获得凸透镜的焦距(可查找资料或实验测出);(2) 认识光具座,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 不断改变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读出物距、像距记录好数据。4、分析论证教师收集几组数据分析总结: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补充:当物体位于焦距处,不能成像。来源:5、评估来源:出示几组不太理想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三、归纳小结。作业:课本P67,2题。四、板书设计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1、 凸透镜成像规律。2、 实像和虚像。五、教学后记来源:精 品 文 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