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操作规程课件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4222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电操作规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充电操作规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充电操作规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充电操作规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充电操作规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充电操作规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电操作规程课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电操作规程签发人一、 充电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允许上岗。二、 充电机将三相交流电整流滤波后给电机车牵引蓄电池补充能源的过程叫充电。三、 充电人员必须熟知充电机和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四、 充电前的准备A 蓄电池的检查1、电池组连线无松动2、电池液面高出防护板20 毫米,如果不足,补充适量蒸馏水。3、打开电池组所有的液帽。4、检查电池组无断隔现象。B 充电机的检查1、充电机和蓄电池连接正确,充电机的正极和蓄电池的正极连接,负极和负极连接。2、检查充电机面板电压表是否正常。3、将充电机电流调整旋钮旋至最小位。4、闭合充电机电源开关,检查面板指示状态。五、 充电1、设定充电机充电时

2、间。2、启动充电机,调整充电机电流调整旋钮,缓慢调整电流至需要值。3、检查电池充电反应,检查比重、温度、电压,每小时检查一次,温度超过450C,采取降温措施。4、期检查电解液比重、液面高度,进行适当调整。5、认真填写当班充电记录六、 充电完成后调整充电旋钮至最小 , 关闭充电机,分离蓄电池和充电机连线,静置一小时后旋紧液塞 ,将电池表面余酸、杂物擦洗干净(冲洗时严禁水进入蓄电池内) ,盖好电池盖以备更换。七、 蓄电池严禁过放电。单体蓄电池电压不得低于 1.7V 。若低于应及时更换充电。八、 充电操作人员进行电气连接时必须穿绝缘鞋、绝缘手套。作业时接触硫酸时必须佩带护目镜、耐酸手套、胶鞋。严禁穿

3、布鞋、拖鞋上班。九、 配置比重液时,将硫酸倒入蒸馏水中,慢慢搅拌均匀。严禁将蒸馏水倒入浓硫酸中。十、充电时有异常情况,停止充电,报告值班电气工程师。牵引用铅酸蓄电池使用维护1 . 电解液的配置1.1 硫酸电解液时用符合HG/T2692-95 蓄电池用硫酸的蓄电池硫酸与去离子水配置而成,切勿用工业硫酸、自来水代用,否则将会对蓄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有极大损伤。1.2 配置电解液的容器,应采用耐酸、耐热不含铁质的陶瓷缸,或其他耐酸容器。配置时先将 需要的去离子水倒入容器内, 随后将一定数量的硫酸慢慢倒入, 接着用用耐酸棒进行充分的搅拌均匀危险:千万不可将去离子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止沸腾溅射发生事故或伤

4、害人身!注意:必须按要求使用蓄电池用硫酸和去离子水, 加入硫酸时必须不断搅拌, 使之均匀。 搅拌时用耐酸胶棒,严禁金属(除铅外)与酸接触!2 .蓄电池使用前的准备及初充电2.1 新电池使用前应将表面擦干净,检查有无损坏,按串联方式组成电池应紧密无间隙,保证极性正确,螺栓连接时应压紧螺栓,保证连接可靠。2.2 拧下液孔塞,或把气盖打开。3 (25 ),温度小于 30 的硫酸电解液灌入电池,液1.3 将配好的密度为 1.270 0.005g/cm面应高出保护板1525 mm,液孔塞要能见到酸并可测量电解液密度,浮标液孔塞浮子要顶到底盖。注意电解液被极板反应吸收,应及时补充电解液。电解液的密度,其温

5、度25 为标准可按下式进行计算:计算式: D25=Dt+0.0007 (t-25)式中: D25 25时的电解液密度;Dt 为 t 时电解液的实测密度;t 为测量密度时电解液的温度;注意:所配置电解液必须静置至温度降到 30 以下,方可灌入蓄电池。1.4 注入电解液后静置 4-8 小时,待温度下降到 35 以下方可进行充电(必要时可在冷却槽中降温)。1.5 擦干溅落在电池表面的电解液,将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与充电机正、负端相连接,不可接错。1.6 充电电流为直流,其输出电压应高于电池串联电压50% ,充电前应仔细检查充电设备、仪表和开关。1.7 蓄电池初充电第一阶段应用 0.5I 5( A )

6、电流充电,但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 2.4V 时,再用0.25 I5 (A)电流继续充电60个小时。充电过程中,可采用水槽冷却或其他降温措施,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 ,接近 45时应减半充电电流或暂停充电,待温度降到 35 以下时再继续充电,但须适当延长充电时间。1.8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电池已经充足电a. 电池电压或电解液密度在充电后期连续23 小时内保持基本稳定;b. 电池内电解液液面产生强烈气泡c.其充入电量为额定容量的45倍,充电时间约 72小时左右;1.9 为了准确控制电解液中硫酸含量,在充电末期应检查各电池的电解液的密度,如有不符则用去离子水或密度为 1.4 g/cm3 (2

7、5 )的硫酸进行调整,并应在充电状态下 2 小时内将电解液密度和液面调整至规定值( 1.29 0.01g/cm 3, 25 )1.10 初充电结束后用水冲洗电池组表面硫酸, 将电池表面擦干净, 装上液孔塞或闭上气盖, 方可投入使用。3 .蓄电池的使用和维护3.1 新电池在使用前应进行初充电;3.2 为保证电池使用寿命,凡投入使用的电池应处于充足电状态,充电不足的电池不可使用;3.3 经过初充电并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的电池再进行充电称 “普通充电 ” 。蓄电池普通充电第一阶段用0.7 I5 (A)电流充电,但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2.4V时,再用0.35 I5 (A)电流继续充电 10 小时,充入的

8、电量是放出电量的 130%140% ,充电时间约为 15 个小时左右。3.4 电池尽量避免过放电(单体电池电压降至 1.7V)和过充电,电池过充、放电会严重影响电池使用性能和寿命。3.5 电池的液孔塞或气盖应保持清洁,充电时取下或打开,充电完毕应装上或闭合。电池的表面、连接线及螺栓,应保持清洁、干燥,如有硫酸应用棉纱蘸上碱液擦去,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擦干,在清理过程中,绝对不允许碱液进入电池内。3.6 在充电过程中有氢、氧气体析出,工作人员要严禁烟火接近蓄电池,以免发生爆炸事故。3.7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液因水份蒸发而减少时,应经常补加去离子水,以保持电解液液面高度,若因异常情况造成电解液密度

9、低于正常值, 应在充电末期用密度为 1.4 g/cm3(25 )的硫酸进行调整,正常情况下严禁补加稀硫酸。3.8 电池使用后,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充电分析找出原因,3.9 在充电过程中, 如个别电池的电压、 电解液密度、 冒气泡异常时及时检查, 及时给予排除,电池的连接必须保持接触良好,以免引起火花使极柱烧坏或电池爆炸。3.10 蓄电池经常充电不足,过量放电、长期放置不用,会使电池内部极板硫化,导致使用困难,有时甚至不能使用,请严加注意3.11 对下列几种情况的电池必须进行适量过充电,即均衡充电a.正常使用的电池每23个月进行一次b.长时间搁置未使用的电池c.电池组中的“落后电池”-指充放电过程

10、中电压值低于其他电池及故隙检修过的电池(均衡充电应对落后电池单独进行)3.12 均衡充电a.以I5 (A)电流进行充电;b.充电至电压达到2.5V/只,电池内有气泡发生时减半电流,以 0.515(A)电流继续充电;c.充至充足电状态停充0.5小时再减半电流,以 0.25 I5 (A)电流继续充电1小时;d.再停充0.5小时后用0.25 I5 (A)电流充电1小时;e.按d条重复数次直至充电机一合闸电池内就有气泡激烈发生时为止。4 . 保管与储存蓄电池应存放在5 40 的清洁、干燥、通风的仓库内,有效储存期为二年。在储存期内必须按下列要求妥善保管4.1 不受阳光直射,离热源距离不得少于 2 米4

11、.2 避免与任何液体和有害物质接触,任何金属杂质不得掉入电池内4.3 不准倒置,不得受任何机械撞击或重压4.4 不允许带电解液储存, 特殊情况需带电解液储存时应充足电并将电解液密度和液面高度调至规定值。储存期满一个月必须按普通充电方法对电池进行一次完整的充电。5 对于 D440 电池普通充电5.1 对于 D440 电池(即 440AH 电池)普通充电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采用 61.6A 电流恒流充电至单体平均电压达到2.4V (一般用时5小时左右)后改用第二阶段充电; 第二阶段采用 30.8A电流恒流充电 10 小时。为了准确控制电解液中硫酸含量,在充电末期应检查各电池的电解液的密度,如有不符则

12、用去离子水或密度为 1.4 g/cm3( 25 )的硫酸进行调整,并应在充电状态下 2 小时内将电解液密度和液面调整至规定值( 1.29 0.01g/cm 3, 25 )。充电过程中,可采用水槽冷却或其他降温措施,电解液温度不得超过45 ,接近 45 时应减半充电电流或暂停充电,待温度降到 35 以下时再继续充电,但须适当延长充电时间。5.2 普通充电结束时单体闭路电压保持在2.6V2.7V 左右,如果充电结束时闭路电压超过2.9V左右、电解液比重无明显上升现象, 说明电池有极板硫化现象; 如电压较低、 电解液比重没有上升现象请考虑单体有短路现象; 同时对于电池状态的判断请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之一般故障的判断和排除。同时如在对电池使用维护过程中有疑问请随时致电厂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