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_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416972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_人教版(新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_人教版(新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_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_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案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第一课时教案分析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

2、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语言非常优美的写景名篇。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课文的主旨是想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同时能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句,积累好

3、词好句。本文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同时大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及总分或者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学情分析:我教学的对象都是生活在本地,虽然有的也经常外出旅游,但对于西沙群岛一带海水颜色鲜艳、异常美丽,学生可能缺乏实际的感受;对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以及其他丰富的海域物产,也大都缺乏感性认识。另外,孩子由于受年龄、阅读面及阅读量影响的原因,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对课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本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掌握多音字“参(shn)”。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

4、的美丽和富饶。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4.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5.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34节,能在读中想,读中牾,有自己的感受。欣赏文中优美的词句,认识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教学难点:学会“抓重点词句串联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教法学法:教法: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指导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反复

5、熟读,引领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法”为辅助,使学生在观赏中感受和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教法:在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议等方式学习课文。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西沙群岛的图片,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五光十色;神秘的海底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松软的沙滩上不仅有千奇百怪的贝壳,还有有趣的海龟;一群群的鸟儿在海岛的上空盘旋,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2.出示中国地图,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3.教师简介:这是我国

6、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4.板书课题。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2.小组合作学习,提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

7、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五光十色A、“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B、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C、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找学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各式各样A、想想什么意思?B、怎么读?C、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3.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水 海底 海滩 海岛)四、指导写字。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2.请三名学生板演“拣、威、武”。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时,重点指导:“拣”(ji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威”半包围结构,里边“女”字上面的小横不要丢掉。查“戈”部;“武”字的倒数第二笔是斜勾,不要多加撇。查“一”部。2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