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415806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地理调研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试题 高一地理 2016.06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

2、清楚。一、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表1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1完成1-2题。表1国家现行标准(岁)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男女瑞士6564/巴西6055/英国656067(2028年)意大利656065(2018年)1表1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A瑞士 B巴西 C英国 D意大利2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是A养老金制度 B医疗卫生条件 C婚姻生育观 D生产力发展水平图120

3、16年我国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图1),读图完成3-4题。3. 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 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B. 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 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 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4.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 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 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 D.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都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指标。据此完成5-6题。5确定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消费水平

4、C对外开放程度 D科技水平6如果用a表示目前我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cba Cbac Dacb图2图2为“我国城乡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7影响乡村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8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市规模 D城市人口数量图3中三角城市群是长江中游地区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特大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图3为“中三角城市群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与

5、长沙市相比,株洲市城市级别高 城市规模小 服务范围大 服务种类少A B C D10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城市群A科技力量雄厚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陆交通便利 D经济腹地广阔图4为“1980年以来某城市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图411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 B交通 C矿产资源 D地域文化12为合理规划功能区,该城市工业区宜选址在A B C D表2为“南京市主城区地铁开通前后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的价格变化表”,读表完成13-14题。表2用地类型面积(万平方米)区域均价(元/平方米)地铁开通前地铁开通后甲3 4098 16019 219乙5 5892

6、5586 529丙1 90767180513关于表中各类用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住宅用地 B乙交通通达度最高C丙距市中心最近 D丙往往靠近交通干线14表中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A江苏各市都应大力发展地铁 B地铁是南京地价提高的首要原因C提高交通通达度有利于土地升值 D为抑制房价南京应严控地铁建设智慧农业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据此完成15-16题。15智慧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16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规避灾害,有利

7、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节约耕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A B C D图5图5图5 为“中国某地区不同阶段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A养殖用地最早消失B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C水稻用地面积增大D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18导致该地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灌溉技术的提高C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D市场需求的变化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多地农村涌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并引入“互联网+”形成新的运营模式。图6为“农特基地互联网+运营模式图”,读图完成19-20题。图619近年来农村出

8、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A气候变化 B河流整治 C政策支持 D地形改善20新的运营模式A增加产品库存 B增加销售环节 C依赖信息联系 D增加销售成本图7为“澳大利亚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21-22题。图721该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水稻种植业D大牧场放牧业2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A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B技术水平低C生产规模小D商品率低2015年11月,中国首款大型民用飞机C919在上海正式下线。该飞机由36所高校参与研制,主要零部件及机载系统来自于西安、沈阳等飞机制造企业和16家跨国公司。图8为“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

9、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读图完成23-24题。图823正确表示飞机制造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B C D24C919民用飞机的制造说明A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布局趋向分散 B零部件企业分散各地会增加生产成本C工业生产专业化会削弱企业间的联系 D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多个企业走向集聚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是一座“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的主题乐园。据此完成25-26题。25上海建设迪士尼乐园的主要区位优势是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矿产资源强大的科研力量海陆空交通便捷A B C D26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其最突出的影响是A阻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B吸引外商进行工业投资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加快东西方文化统一发

10、展某消费者网购了一台平板电脑,据此完成27-28题。27此次网购活动运用到的地域联系方式有交通运输 商业贸易 工业生产 现代通讯A B C D28网络销售这种营销模式主要是为了图9A降低货物流通成本 B降低产品生产成本C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 D提高产品的质量徐宿淮盐高铁已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该高铁将和正在建设的连淮扬镇高铁无缝对接。图9为“江苏省主要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29影响徐宿淮盐高铁修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劳动力C技术 D经济30徐宿淮盐高铁正式运营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B改变沿线居民的生活方式C完善全国铁路网布局D带动沿线城市等级的迅

11、速提高(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2015年以来,难民潮困扰欧洲。图10为“难民潮迁移路径图”,读图完成31-32题。图1031大部分难民以德国为目的地的原因有A该国居民总人数少 B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C无限制的移民政策 D较多的就业机会32难民大量涌入德国,对德国产生的影响有A增加社会保障负担 B缓解社会矛盾C缓解交通压力 D增加城市环境压力截止2015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56.1%,图11为“我国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12、读图完成33-34题。图1133图中曲线表示的含义是A 城市人口比重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D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34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B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最明显C2008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D城市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都呈上升趋势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图12为“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读图完成35题。图1235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A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B修建总成本低C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D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如果你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