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40924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缘缘堂随笔的读书笔记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自己对母亲的回忆。他的母亲总是坐在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整理分享的缘缘堂随笔读书笔记。欢迎阅读。缘缘堂随笔读书笔记丰子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漫画家,我最近读了他写的缘缘堂随笔 ,缘缘堂是作者在石门湾的家,后来日军侵略石门湾时被炸毁。书中讲了作者对童年、亲人和家乡的回忆与思念。其中我最喜欢的有我的母亲和关于缘缘堂的几篇文章,先来说我的母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了自己对母亲的回忆。他的母亲总是坐在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当她探问作者学业时,她严肃 ; 当她欢迎作者归家时,她

2、慈祥 ; 当告诫作者时,她严肃 ; 当关照作者时,她慈祥 作者的母亲在他三十三岁时就逝世了,可作者对她的记忆还那么深,在这段回忆中,有快乐还有忏悔。作者因为接受了母亲的表扬, 可没全接受母亲的批评。 正如文中所说的:“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他为此感到有点忏悔。他在文章中还表现出了他对母亲深厚的感情与犹新的记忆。写缘缘堂的几篇文章令我记忆更深。他先介绍了缘缘堂是他亲手设计的,并且在屋里的陈设上一直坚持他的风格,别人给他一个黑人木雕,他不要。因为他认为缘缘堂的性格是和平幸福的,这种“残忍而非人道”的东西不适合它。从有“缘缘堂”这个名字开始,作者已经把这房子当作一个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来看待了。

3、而这种“简单朴素” 、“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你是我的安息之所,你是我的归宿之处。 ”从这里我读出了作者与五岁多的缘缘堂结下的深厚的感情。在这个朴素的院落中,有春天的和平幸福、夏天的欢喜畅快、秋天的安闲舒适、冬天的温暖安逸,还有书香阵阵、欢声笑语 这都是让作者不断回想的记忆。可是当日军侵略,攻破杭州与上海,作者在这些文章中多次写到石门湾也被攻破。他和家人当时为了保命,被迫离开缘缘堂,逃到别的地方去了。但是他对缘缘堂是那么的依依不舍,“与其死在野外,不如与你( 指缘缘堂 ) 同归于尽,所以我们大家站着不动,幸而炸弹没有光降到你身上” 。他是那样的爱缘缘堂,可是他没想到,这匆忙的一别

4、,竟是他与缘缘堂的永绝。他相信,缘缘堂被炸毁后,在天上是有它的灵的。让我更难忘的是他还认为,缘缘堂若是被敌军的飞机炸毁的,它一定很不甘心,可它若是被我军的大炮焚毁的话,它一定很心甘情愿,而且,作者也愿拿缘缘堂换来我军的胜利。作者的敢于失舍、忠于国家深深地打动了我。读完缘缘堂随笔 ,作者娓娓道来的一个一个故事像缓缓的泉水一样深入心田,像清香的茶水一样沁人心脾,像和风细雨一样温润人心。我领悟了母爱的伟大,我崇敬作者的爱国,我欣赏作者朴素、和平的内心。我也希望能有一个像缘缘堂这样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缘缘堂随笔读书笔记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位广博的学者,一个平实的凡人,一位真切的彻悟者,丰子恺,不仅能以

5、其简洁白描般的漫画引人深思,一本薄薄的缘缘堂随笔也让人掩卷漫思、受益良多。人生是一张罗织的网,丰子恺认为“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的明晰的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 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 ”许地山缀网是为了生存,非子恺要剪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无论是补网也好,是剪网也罢,他们都是热爱人生又想看清人生的本质。一个“渐”字道出了人生的演变过程,也点破了生活轨迹变化的秘密。 难为丰子恺能悟出这个含义深厚的 “渐”字!芸芸众生又有几人看到自己是在不

6、知不觉中“渐渐”由生走向死?又有几个看到自己是在“渐渐”的由无知走向丰满?不管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每个人都在“渐渐”中接受了生活给予他的影响, 从而渐渐成善或成恶。 自然界的有无、 荣枯,人生中的贫富、升降都含在一个“渐”字中。这宇宙中没有什莫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因为“渐渐”而模糊了人们的感觉,直到沧海桑田、今非昔比,才因为惊讶而感叹良多。“渐”是无形的,你看不到她轻轻挪移的脚步,渐又是有形的,多年后你会惊诧她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 “渐”能掩盖很多变化,使身在其中的人感觉不到,局外的人也难于感觉到。因此,当一个人奋斗一生逐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时,我们不会觉得惊诧,因为他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人们可以一幕幕

7、地回想起来, 虽然那些都已成为过去, 但依然清晰。 同样,当一个人从温柔富贵之乡中逐步走向破落衰败,只要其中经历了几十年,人们在感叹的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稀罕了,很多平民百姓正是希望有一些变数,使他们不至于永远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当然,他们在祈祷上苍时,并没有求佛不给那些富贵之家关照。事实上,一个家庭顺延几代之后,就会有一些崛起与落差,少有十代都富贵而谦和的,因此,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说法:家无三代富,清官不到头。这是规律,这也是伤感,这更是无奈没有读懂人生的无奈。正因为人生是如此短暂,即使你能活上百来岁,或者与彭祖一样以八百岁为人生之秋,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也是短暂的。人都是时间这一辆永恒列车上的一

8、员,不同的是,有的人从这里上车,有的人从那里上车,有的人在这里下车,有的人在那里下车,每一站都有人上下,如果人们的人生如同上下车一样, 那便是圆满: 上车便是喜悦, 下车更是喜悦。达到这一境界是异常难的,不是有很多人因为在车上打瞌睡,一不小心该下车时却未下车,这于人生来说也许不是很大的悲哀,人们只是这样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这样的生命没有多大价值。那些在车上不安分的人,甚至危害乘客安全的将会被提前逐下车,于人生来讲,那便是生命的结束。因为时间的顺延性与不可逆转性,人生便是唯一的,也可以说是一次性的,从这一角度讲,人生真不如南山脚下一株草,枯草逢春又添绿,人生枯老无再春。既然这样,我也能理解庄子

9、面对妻亡这一世人公认的大打击为什么会鼓盆而歌:人从生到死, 都是自然的, 如同四季更替, 万物更新。万物的存亡都有定数,严格地讲,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物质,更难有永恒的精神与信仰。自然和谐的总是最美的,因为它们保持本质的纯洁。最美的人是儿童,因为他们拥有最纯洁的本质。儿童的一颦一笑无不是由心使然,举手投足都不曾造作。丰子恺从他那四个燕子似的儿女身上悟出了儿童的高贵和伟大,甚至觉得不配为其父。丰子恺感叹于儿童的“称心而言” ,感叹于儿童乐观丰富的生活,更感叹于“我们本来也是同他们那样的,谁造成我们这样呢?”成人,是在生活中蒙了灰尘污垢的,眼睛才会浑浊, 心灵才会蒙纱, 进而惯用虚造的心态和眼神,于是

10、,世界就走了样。世界何其大,一人一心思,一人一顾虑,就足以让一个世界生出无穷的世界,让一件事幻成无穷的事。追究是谁造成大人不能“称心而言” ,不就是人类制造的生活本身吗?曹操临沧海而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世人只当是劝人及时行乐,错矣。他是在警醒人们人生短暂,在人生的短暂中应当创造无限的功业。丰子恺在晨梦中诠释了广为人叹的“人生如梦” ,也是在警告世人不要在如梦人生中失去“真我” 。“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遍,都像昙花泡影的倏现倏灭。 ”“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 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贵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的死。”丰子恺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他的文章散漫中见出空灵之性,平淡中见出不凡的彻悟。“一粒沙中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正是那些些微的小事出动了他敏感的心弦。他赞美着儿童的纯真,赞美着万物的神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自然中包含着多少人类不能企及的智慧。罗丹说:“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或者,人世并不缺少深刻,而是缺少丰子恺这样的思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