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40882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走一步再走一步练习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14*走一步,再走一步01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灼人(zhu)抽噎(y)恍惚(hung) 哄堂大笑(hng)晕眩(xun) 突兀(w)呻吟(shn) 参差不齐(c)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本意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此处形容树木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2)“再见啦!看你就像滑稽画里的小人儿。”他们中的一个说道,其他的则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3)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4)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

2、的那一课。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B“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C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更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解析:A项“目不暇接”用词不当,“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诉诸听觉,不能用形容视觉的“目不暇接”;C项不合逻辑,应将“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市容市貌的改变”调换位置;D项句式杂糅,应将“囊括”改为“取得”或删去“的好

3、成绩”。)4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是什么?标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我”那次悬崖遇险,在父亲的指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下悬崖;二是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把大困难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5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你对“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这句话的理解。示例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很短暂,但因为恐惧,对“我”来说就显得格外漫长。同时,“我”在这段短暂的路上战胜了恐惧心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这种成长也使“我”感到惊讶和骄傲。6某中学七年级(1)班

4、准备开展以“我在磨炼中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示例在坎坷中微笑,在磨炼中成长。(2)晓明同学在“我在磨炼中成长”的校级演讲比赛上忘词了,台下一片哗然,最终与得奖无缘。晓明对此事难以释怀,感到很苦恼。如果你是晓明的好朋友,你该怎样劝说他?示列晓明,我们参赛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获奖,更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再说了,这次虽然没有得奖,但你积累了经验,下次机会就更大了,你说对吗?02拓展阅读我们跟着月亮走吧朱成玉那年我12岁,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

5、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坐了班房还要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日里精神恍惚。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地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

6、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儿好吃的吗?”“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姐姐遭遇情感变故后,把自己困在屋子里,拉紧窗帘,整天不出来。母亲担心姐姐闷坏了身子,变着法儿地想让姐姐走出忧郁的囚笼。母亲为姐姐做了很多好吃的,我去喊姐姐吃饭,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母亲实在逼急了,闯进姐姐的屋子,一把扯开窗帘,月光被抖落一地。“你还这么小,难免会遇到不好的人。这有啥,以后的路长着呢,难不成你就把自己困在这黑屋子里,一辈子不出去了吗?”母亲轻语安

7、慰,“丫头,你看,那月亮还有缺有圆呢,何况是人。以后你就知道了,你这点儿小事儿啊,咋说呢,喏,看见窗外炉子上那大锅菜了吧,它就像那大锅菜里的一头大瓣儿蒜,菜都算不上,就是借点儿味。”许是母亲的比喻生动,姐姐竟挤了一个笑窝窝出来,继而号啕,母亲把她拥在怀里,“哭吧,哭出来就好了。咱不能闷着,你看月亮多好看,你怎么舍得不去瞅上两眼呢!”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

8、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让人有些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走吧。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殊不知,母亲才是最温暖、最贴心的那缕月光,我们一生都栖息在

9、她的光华里。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与“月亮”有关的三个情节。母亲让闯了祸的哥哥在月亮地儿反省;母亲用月亮的圆缺来开导遇到情感变故的姐姐;母亲在去给父亲送吃的的路上看到从乌云缝隙中窜出的月亮,又变得坚强乐观。8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段内容做简要分析。从处理哥哥的事情,可以看出她对子女要求严格,自尊心强;从处理姐姐的事情,可以看出她疼爱孩子,善于教育子女,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是个自强的人;从照顾丈夫并承担家庭重担,可看出她是一个疼爱丈夫,关心孩子,坚强自立的人。9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

10、析下列语句。(1)姐姐心里的缺口,慢慢地就被那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了。(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运用象征手法,用心里的缺口被月亮的银辉注得满满的,象征母亲的爱使姐姐走出情感上的挫折,走出忧郁的囚笼。(2)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面对困难时的乐观、自信、坚韧不屈。10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跟着月亮走吧”的理解。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鼓舞你、抚慰你的人或事物,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详见本课“学法点津”】示例这篇文章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坚信光明总会到来。小时候的我胆小怕高,哥哥带我去爬山,我不敢上去,哥哥告诉我

11、,把山路想象成上楼的台阶,在哥哥的鼓励下我慢慢克服了恐惧,爬上了山顶。在困难面前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总会收获成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题有感想类、想象类、材料探究类和综合运用类四大类型。要求从文本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提建议、说启示等。回答比较自由灵活,只要观点明确,想象合理,表达流畅即可。【典型例题】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的失败,在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我们应如何去面对?【参考答案】示例我们要正视困难,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一个一个的解决困难。【技法点睛】1.感受启示题: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旨、具体语句、具体的情节、具体形象)谈。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写出自己的见解。2合理想象题:要求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1)想象人物心理:用第一人称;仔细研读具体语境。(2)想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用第三人称;仔细研读具体语境。(3)想象故事发生的环境:要与人物的心情相映衬。3材料探究题:(1)相似的材料找相似点答题。(2)相反的材料找不同点答题。4综合运用题: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如提建议或拟写广告词、对联、解说词、颁奖词等。5课外积累题:补充与文章相关联的故事、名言、诗句等。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