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407834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各国儿童教育面面观: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张耀宁绘& 美国小学 孩子的乐园 &本报记者王如君提起美国的大学,许多中国人都赞许有加。可说到美国的小学,大多数人免不了要摇头。在美国工作期间,我把儿子带到华盛顿,在当地的斯汤德特小学从学前班上到了二年级上半年。孩子学了多少东西谈不上,但我亲身体会了一番美国的小学课程。美国小学大体上分为公立、私立、家庭几种,公立学校占主流,是面向大众的免费学校。记者的孩子上的就是这种学校,在此向读者讲几则有趣的故事。不会说英语照样爱上学孩子没上学,大人还觉得挺轻松。可真要上学了,不免有点紧张,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英语。尽管也教过几个单词,可说到底,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上

2、学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夫妇俩临阵磨枪,教了孩子一些必用的词汇,可根本记不住。最后,我想了一招儿,别的甭学了,把至关重要的“厕所”一词学会就成。第二天一早,孩子穿了一身新衣服,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下午3时15分放学。我们本以为,一定会接回一个满脸委屈的泪孩子,没想到这小家伙又蹦又跳,根本没把和一群洋孩子在一起当回事。第一周一切顺利,第一个月也没问题,一直担心孩子不愿到校的现象始终没有出现。这反倒让人纳闷:这孩子变了吗?他两岁半开始在北京上幼儿园的时候,整整哭了一个月后才一切正常。5岁时到呼和浩特上幼儿园,还是总不愿去。这只能说明一点:斯汤德特小学是个有乐子的地方。老师鼓励玩毛毛虫随着时间

3、的推移,孩子的英语逐渐跟了上来,作为家长自然也就放心了许多。看到他每天背回一个空空的书包,语文、数学作业最多不过是两页纸,回到家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总共用不了10分钟。孩子高兴,家长也就没有了负担。学生的各种课本是不能带回家的,因为那是公费买的;学生在课堂上用的练习本是免费的,一般也不带回家。每个学生在教室有一个自己放衣服的衣橱以及存放书本的盒子,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在接送孩子之际,记者留心看了各年级的教室,大体上是“花花绿绿一片”,学前班、一年级的教室最花哨,墙上有标着图画的字母表、数字、地图、学生绘画等等,根本没一块空闲的。教室看起来似乎很乱,但哪一项对孩子们都有用。应

4、该说,这种花花绿绿的环境,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每班一般20人左右,再多了就要分班。美国小学强调的是小课堂,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超级童星是专门为孩子提供才艺展示的栏目,同时借助于舞台训练让孩子提高自信,锻炼表演能力,挖掘表演天赋,让您的孩子在聚光灯下绽放自己,并且用我们通过摄像机记录下孩子们的每一次训练,彩排和舞台表演的片段,这些影像资料将会成为他们童年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美好记忆。这个舞台属于每一个孩子,我们有专业舞台指导对小朋友们进行培训,以保证节目的质量,在培训期间也提升了孩子的舞台感,增加艺术气质,让您的孩子走出精彩人生的第一步,欢迎来电垂询010-57050755/老师上课也不强求学生坐个

5、什么样,而是随意,甚至可以趴到地上,只要注意听、不出声就成。老师鼓励孩子们多玩、会玩,同时常向孩子们灌输一个概念:“分享”,大家一起玩。每周有一天让孩子们带一件自己得意的玩具到教室,彼此交流一起玩。有一次,我们带着孩子到一个美国朋友家过周末。女主人格外热情,抓了一只毛毛虫装到了瓶子里,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临别时还建议拿到学校让小朋友看。我们也就依言而行,出人意料的是,老师大加赞赏。而且就毛毛虫向孩子们讲了蝴蝶成长的整个过程,她还专门介绍了一家书店,说那里正举办一个有关蝴蝶的展览,建议我们一定要带孩子去。说实话,记者已是人到中年,也只是通过那天的事情才得知那种毛毛虫变成蝴蝶要用两周时间。难闻朗朗

6、读书声也许有人会说,那美国的小学不尽是玩了吗?其实不然,而是寓教于乐。记者曾翻看过孩子的各种课本,从来没有看到有背的内容。老师教英语,从不要求背什么,甚至单词都不用背。使用的方法是:给图画,选单词;给单词,选图画;给句,选词填空;默写次数绝不超过3遍。如此多次反复,没有不会的道理。我们中国人经常爱说的一句话是:“喜听朗朗读书声”。可在美国的校园,十几个孩子同声朗读一个东西很少见,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美国学校十分强调阅读,但不是大声读,更多的是默读。阅读课外书从学前班就开始了,最早是一本书不过十来个词,而后再发展到几句话、短故事,一直到章节小说。学前班就有了科学课,先是认一片树叶,然后是各种动物,

7、逐渐复杂起来。学前班开始记日记,都在课上完成,最初画一个东西,随后是写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写得长起来。到了三年级,就开始写小论文了。由此看来,美国小学生学得太轻松,而中国小学生学得又太沉重。如果两者能合理地取长补短,就再好不过了。& 澳大利亚:塞里纳太太的家规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李景卫“活到老,学到老。”这句千古不朽的名言告诉人们知识是无穷尽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做父母的也得这样。否则,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还真手足无措。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知识飞速传播。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长,每天都能获得新的知识和进步。我女儿在澳大利亚的学校读书,在她的知识海洋里,

8、东西方文明相融。她的言谈举止无不透着点儿文明。看到这一切,我心里高兴。女儿毕竟是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对大千世界里眼花缭乱的种种新、奇、怪的东西缺乏辨别力,会受那些东西干扰而偏离学习目标。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然而,从传统模式中走过来的家长来教育信息时代的孩子,谈何容易?!在女儿眼里,家长光知道联合国不行,你还要知道“飞儿乐队”是什么;你不但要了解布什,还要知道“宝儿”是谁。不然的话,她会觉得你什么都不懂,你和她思想交流的平台就会产生沟壑。甚至坐在沙发上时,她的手就不再搭在你脖子上了,与你保持距离。这样,你还如何对她进行教育?我常觉得对于未成年子女教育无从开口,无处下手。在黔驴技穷又无助的情况下,我

9、不禁会想到自己的未成年时代。那个时代,我父母以一根棍棒,一句就解决问题。在读书期间,稍有情况,父母就会说:“不好好学习,那就只能一辈子面对黄土背朝天。”实在不行,再来上几棍。现在的孩子,你跟她讲自己像她这个年龄的时候,学习条件差,但知道用功,希望她珍惜如此好的条件,刻苦学习她会回答,时代不同了,没有可比性;你说不管什么时代都应该刻苦学习,她会应道,家长与孩子之间有代沟;你告诉她学习语言要多看、多读、多写、多背,她会说,现在没人那么傻读书了;你要求她放学早回家,她会跟你说,应该多一点自由。你再多说什么,她就会说,中国的父母就是那么跟不上时代,就是那么土。中国孩子的家长真是太土了吗?邻居塞里纳家有

10、两个女儿,与我女儿同龄。每次见面,两个女孩都热情打招呼,非常有礼貌。洋人教育孩子可能真有绝活。碰面的时候,我总是与塞里纳夫妇聊聊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从他们那里取点经。“难啊”,塞里纳太太深有体会地说。“她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对,自己什么都好,外面的什么也都好,唯有自己的家长什么都不好。对于家庭的管教,她们有一千个理由不接受!”看来,洋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与中国人有同样的苦衷。有什么办法?塞里纳太太答了四个字:“家有家规。”她的家规归纳起来还真有不少条:1孩子要尊重和热爱父母,每天早晨离家上学时,必须与父母相吻,说再见,放学回家时,必须向父母问好,再与父母相吻。这样有利于加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和爱心

11、。2孩子必须让父母熟知在学校的学习、师生及同学关系等情况,以便家长有的放矢地与校方沟通,把握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3孩子要学会待人接物。家里来朋友或客人时,孩子必须上前打招呼,并且招待朋友或客人茶水或咖啡。朋友或客人走后,孩子收拾并清洗杯具。4孩子必须学会理财和珍惜衣物。家长每周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孩子对零用钱要有计划地使用。每笔开支都要有票据,周末交家长审查。如有开支不合理情况,必须听取家长意见,保证在以后不出现类似情况。否则,扣发下周零用钱。放学后不得穿着校服下厨房,不得穿着校服或正装去遛狗。要爱惜贵重衣物,遛狗或出门散步时,必须换上便装。5孩子要主动培养生活能力和责任感。早上,孩子自己听

12、闹钟起床。自己做早餐和准备午餐盒饭。另外,留出足够的时间赶校车或公共汽车。除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外,家长不接送孩子上下学。6保持室内整洁。周一至周五上学期间,孩子起床后要将床铺整理好。如果发现没这么做,放学后接受到湖边跑一个小时的惩罚。塞里纳太太讲到这点时,特别跟我说,惩罚,但不伤害她们。让她们出去跑对她们身体还有好处。周末,孩子起床后不但要整理好床铺,还要打扫整个房屋和洗车。两个孩子,分工进行。7孩子18岁生日之前,只有男同学,不得有男朋友,不得与任何男孩子约会,晚间不得出门。参加同学生日聚会必须提前告诉父母,由父亲或母亲陪同前往。塞里纳太太说,这些未成年的女孩子,看到任何一个男孩子都觉得他像

13、王子似的。这样可危险。她说,两个月前,大女儿去参加一个男同学的生日聚会。她坚持要陪大女儿一块去。结果,大女儿对此十分不满,故意说话气她:“我18岁生日那天就找个男朋友结婚,一天都不跟你多呆。”塞里纳太太说:“好啊,反正你现在还不到18岁生日。”时间久了,我女儿与塞里纳一家成了好朋友,对塞里纳太太的家规也非常了解。现在,家庭教育还算顺利,土的再加些洋的,她似乎都能接受。由此看来,在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传统的东西有着十分宝贵的价值。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注意知识更新,注意与子女沟通感情,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成功。& 英国教育 强调启发兴趣 &本报驻英国记者施晓慧曾请教一些英国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英国

14、教育中如此强调学生的兴趣?他们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喜欢、热爱你的专业,你才会不顾一切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追求知识、提高能力没有不辛苦的,但辛苦不等于不快乐,更不等于痛苦。国内常有厌学的事,这在英国的中小学里是不可思议的。很多驻英中资机构人员的子女在当地读书,即使没什么外语基础,孩子进入学校没几天,就喜欢上学了。按英国的学制,妞妞5岁进了学校,一年级就有科学课、地理课等。其实,这些听上去很高深的学科讲的都是生活常识。比如地理课,就从你学校旁边的环境讲起:公园、花草、马路和汽车,刮风、下雨和晴天。孩子们是从生活渐渐亲近科学的。开学几个月后见到小妞妞,算术、

15、语文虽然学得不多,但懂了很多事,她会很热情地帮助客人端茶倒水,礼貌用语一套套的。小郑的女儿在英国读三年级,很少有课外作业,在学校里也有很多半游戏的课。比如老师讲一段历史故事,涉及到著名的家族,小朋友们就用废报纸来做这个家族的族徽。老师还告诉他们:什么是带有种族歧视性的言行,受到歧视,一定向老师投诉,这是一种雏形的利用法律自我保护的训练。校外课也很多,记者经常在地铁上碰到一班小学生,他们也许是去博物馆,也许只是去某个公园游戏。一路上,是他们学习公交常识、公共秩序和公共行为规范的机会。英国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几乎都设有专门的教育场所,除对学校特别照顾外,周末还有很多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的免费活动项目。比如在科学博物馆,为鼓励四五岁孩子的动手能力,不仅免费让孩子使用新技术的照相机,还当场把你拍下的照片印在小T恤衫上奖励你。著名的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现代艺术馆,甚至像英格兰银行这类很专业的博物馆,都是孩子们常去上课的地方。英国政府说,教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学校要为社会输送有各种职业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核心任务,启发学生的兴趣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英国从中学开始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学生要系统掌握相当的基础知识,但仍然与学生兴趣结合起来。进入初中,学生就可以选课,英国的初中生开课的面很宽,他们初中毕业时,最少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