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40467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7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信息科技学业考复习要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信息科技要点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的基本知识1.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用来描述各事物的特征、变化及相互关系的数据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信息;克劳德香 农对信息定义: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量是用消除不确定性的 多少来衡量的。 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资源。 信息的主要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和时效性等。2. 常见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信息处理、光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几个方面。 信息处理:cpu、硬盘等的发展,光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 光传输技术:目前一根光纤传送容量达到400Gbps,未来达到1.6Tbps。 网络技术:I

2、P技术 通讯、广播和计算机三网融合 宽带IP 移动通讯技术:第一代1G第二代2G第三代3G第四代4G 特点(高数 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3. 信息的处理过程 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是指信息收集(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表达和信息 传输。 信息处理的一般要求:信息的获取要全面、信息的加工要准确、信息的表达要规范、 信息的传输要安全。 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高速、自动和准确。4.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如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 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信息技术

3、促进政治文明和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加快贸 易电子化;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个人 和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的双重影响(1)信息垃圾(2)因特网既是知识的海 洋又是不良信息的滋生地(3)青少年网瘾(4)信息技术犯罪)(二)信息与数字化1. 信息的数字化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因为它便于实现。 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说信息的编码。 编码:建立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 信息编码的意义: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而规定的符号系统,编码的过 程是将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变换。2. 数制及数制之间

4、的转换 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一般使用“除以2取余数”法。 二进制整数转换成十进制数:一般可将每位二进制数和2的相应次幕相乘,再求它 们的和;(按位权展开)1011 (2) = 1*23+0*22+1*21+1*20 = 8+0+2+1 = 113. 字符的编码 ASCII码:即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在该码中,用7位二进制数编码来表示字符 或控制符,共可以表示128个(2 7=128)。其中包括10个数字、26个英文大写字 母、26个英文小写字母、32个标点运算符号,34个控制符(空格、回车、换行等), 部分字符的大小关系:(空格符号)数字符号(0-9) 大写字母符号(A-Z) 小 写字母符

5、号(a-z)。存储时使用8位(1个字节),最高位为0 汉字信息交换码(国标码):GB231280标准为6763个常用汉字和682个非汉字 图形符号规定了代码,每个汉字使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只用低7位,最高位 为0;目前GB18030标准,收录了 27484个汉字。 汉字内码:汉字输入计算机后,在计算机内必须转换成统一的二进制方式编码。汉 字机内码是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等工作时统一使用的代码。 对于同一个汉字来说,机内码是唯一的,它是由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置 为1而得到的。 汉字输入码(外码):为了通过键盘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形成的汉字编码。常见的 输入码有区位码、

6、拼音码、形码、音形码。 汉字字形码:为显示和打印输入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最常见的是使用点阵方式 表示汉字字形。汉字字形点阵有16*16,24*24和32*32,其中一个16*16点阵的 汉字占用32 (16*16/8)个字节,一个24*24点阵的汉字占用72 (24*24/8)个字 节。一个32*32点阵的汉字占用128 (32*32/8)个字节。4.声音的编码 通过采样和量化把声音转换成二进制数序列。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每秒钟的采样样本数为采样频率。量化值的数位常用的为8 位、16位和32位。例:CD音频格式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的值用2字节表示,立体声双声道, 7分钟的数据

7、量为多少MB?(四舍五入保留整数)44.1 x 1000 x 2 x 2 x 7 x 601024 x 1024 MB 常见的声音文件格式:mp3, wav,mid等5, 图像的编码 图像的编码:把静态图像按矢量图、位图方式转换成二进制数。 矢量图:矢量图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这些图形的元素是一些点、线、矩形、 多边形、圆和弧线等等,它们都是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的。矢量图形最大的优点 是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等不会失真;最大的缺点是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真 图像效果。 位图:是由许多像小方块一样的像素组成的图形。由像素的位置与颜色值表示,能 表现出颜色阴影的变化。 一幅彩色图像可以看成是由

8、许许多多个彩色的点(像素)组成,每个点有深浅不同 的颜色任何一种颜色均可用红、绿、蓝三种原色调配出来。位图文件是一种存储图 像的文件,它的扩展名为.BMP。(全彩800*600图片大小,黑白图片大小) 单像素所占字节:全彩(24位)3Byte、黑白(灰度色)1Byte、纯黑白1/8Byte (1bit) 例.现有一张分辨率为1024*768的黑白图片,每个像素用1位二进制数表示颜色信息,那么这张图片的数据量为多少KB?(四舍五入保留整数)1024 x 768 x 1/81024 常见图片格式:BMP、TIF、GIF、JPGKB6, 数据的压缩 数据压缩: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常见的图像、音频和

9、视频格式软件都是用了压 缩技术。如VCD、DVD、IP电话等都用到了数据压缩技术。MP3是音乐信息压缩 标准;JPG是静态图像信息的压缩标准;MPEG和RM是视频信息的压缩标准,这 些标准都有很高的压缩比。 压缩比是衡量一个压缩软件性能的指标之一。压缩比以“压缩前文件大小:压缩后 文件大小”来表示,例如“100:2”表示压缩后的文件大小是压缩前的2%。如果现 有一个文件压缩前大小为2MB,采用“256:1”的压缩比进行压缩,则压缩后的文 件大小为8KB。 有损压缩:适用于图像、音频和视频格式的文件。字处理软件Word、WPS也有对 图片的压缩功能。如MP3、WMA、RealMedia文件、JP

10、G、MPG等文件。 无损压缩:适用于程序、文档数据等,常用的无损压缩工具有WinRAR、WinZIPo 无损压缩都有严格校验功能,以使数据能正确地还原。二、信息技术工具(一) 计算机硬件系统1. 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体系结构:(1) “二进制思想”: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值基础。(2) “存储程序思想”:程序作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 制执行。 五大逻辑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1) 运算器:负责对数据进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2) 控制器:控制指挥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3)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

11、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英文简写CPUo主频:是衡量CPU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主频的基本单位是Hzo(4) 存储器:是对大量信息进行暂存和保存的设备,通常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而内存储器又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o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主要存放启 动汁算机的程序以及计算机的管理监控程序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能读能写,可存放大量数据及程序,断电后 信息丢失。外存储器:有存储容量大、可移动、单位存储容量价格低等特点。但存 取速度比内存储器慢。有软盘。硬盘、光盘、磁带

12、、U盘等。存储容量:就是有效容纳信息的总量,它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 写为B);1B=8bit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5) 输人设备:将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码送入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 扫描仪、数字照相机等。(6)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结果转为各种形式的信息输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 器、打印机、绘图仪等。(7)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一般统称为外部设备。有些设备既是输入设备也是输出设备, 如磁盘驱动器、U盘、数码相机等。2,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主板:是安装各部件的母板,包括许多插座、插槽和各种接口,决定主板性能的主

13、 要因素是芯片组,如intel 845、G31等。目前主板上往往集成了显卡、声卡和网卡 等。 CPU :主要指标有单核或双核、运行频率、数据位宽、指令集、内部高速缓存等, 为了散热,通常需要风冷和液冷等散热手段。 内存:指随机存储器(RAM),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除了和CPU有关外,内存的速 度和容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通常使用的是DDRII,容量是1G-4G。 显卡:是处理图形的模块,显卡上处理图形的芯片GPU、显存及其运行频率和有 效数据位宽是决定显卡性能的主要因素。 硬盘:外存储器,有IDE和SATA两种接口,目前容量一般是几百G,甚至更大。 硬盘转速是反映硬盘快慢的指标。 显示器:分C

14、RT、LCD和LED等。显示器的重要指标包括尺寸和分辨率,分辨率用 屏幕上像素点所占据的行数和列数来衡量,在显示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分辨率越 高,显示器的清晰度就越好。 声卡:处理声音的模块。 总线(BUS):是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实现连接、完成数据的传 送。根据传送数据的不同功能,总线可分为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 计算机的速度快慢取决于各个硬件之间的合作协调程度,不能只看某一个部件, CPU、内存、硬盘和GPU等部件都要配合运行才能提高机器的速度。3.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946年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NIAC”由1.8万个电子管组成,每 秒钟运行

15、速度为5000次。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五代: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智能计算机。(二) 计算机软件系统1. 指令和程序 指令:计算机执行一步运算或者判断的命令称为指令。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操作码指挥计算机做某项事情,而操作数则告诉计算机应该对哪个 数据进行操作。 程序:指令的有序集合。2. 软件的分类 软件:是为解决计算机管理和各种应用问题所编制的各种程序以及与此相关的文档资料。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1)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最靠近硬件的一层软件,它与具体的应用无关,是为所有其他 软件服务的。有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编程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四类。(a)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通过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来实现对计算机的管理,是管理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 他软件提供支持的软件。常用的有单任务的DOS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 务的 Windows、Unix 和 Linux 等。(b) 语言处理程序:即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如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等。常见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Pascal、C、C+ +、Visu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