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377470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合成推断题技巧与经典例题讲解(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机推断解题技巧辅导教案教学容本堂课教学重点:1、 掌握羧酸的性质2、 掌握酯化反应3、 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3、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4、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5、有机合成过程:思考与交流学生思考、讨论,老师引导,得出答案1.1醇的消去反应;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炔烃的加成反应。2.1烷烃或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2不饱和烃与HX或X2

2、的加成反应;3醇或酚的取代反应。3.1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2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4酯的水解反应。拓展1:引入-CHO,某些醇氧化 引入-COOH,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 引入-COO-,酯化反应拓展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聚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常见的有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以及我们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烯烃或炔烃的加成、苯环的加成、醛或酮的加成发生消去反应的有醇分子脱水、卤代烃脱卤代

3、氢发生氧化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醛等。发生还原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醛等。发生加聚反应的常见有机物有烯烃、炔烃等。下面介绍一种有机合成的常用方法逆合成分析法。板书二、逆合成分析法:ks5u阅读课本,以草酸二乙酯为例,说明逆推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分析草酸二乙酯,官能团有;反推,酯是由酸和醇合成的,则反应物为和 ;反推,酸是由醇氧化成醛再氧化酸来的,则可推出醇为反推,此醇A与乙醇的不同之处在于。此醇羟基的引入可用B ; 反推,乙醇的引入可用,或;由乙烯可用制得B。分析思路:书写上述6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见课本66页至67页讲: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

4、。而伤风感冒是常见病。大家知道,阿斯匹林是一种常用药,它是怎样合成的呢?请看下题。ks5u高考下图是以苯酚为主要原料制取冬青油和阿斯匹林的过程;1写出、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_;2B溶于冬青油致使产品不纯,用NaHCO3溶液即可除去,简述原因_;3在2中不能用NaOH也不能用Na2CO3的原因是_。命题趋向 综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作为高考化学理综命题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学而言,其命题呈现如下趋势:是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容的传统考查方式仍将继续,是有机推断中渗透有机实验、有机计算等其它有机综合性问题、开放性的考查形式。一、知识网络1、知识网1单官能团2、知识网2双官能

5、团二、知识要点归纳1、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反应条件可能官能团浓硫酸醇的消去醇羟基酯化反应含有羟基、羧基稀硫酸酯的水解含有酯基 二糖、多糖的水解NaOH水溶液卤代烃的水解 酯的水解 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XH2、催化剂加成O2/Cu、加热醇羟基 CH2OH、CHOHCl2/Fe苯环Cl2/光照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碱石灰/加热RCOONa2、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 :反应条件可能官能团能与NaHCO3反应的羧基能与Na2CO3反应的羧基、酚羟基 能与Na反应的羧基、羟基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醛基 与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溶解醛基 若溶解则含COOH使溴水褪色CC、CC或CHO加溴水产生

6、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C、CC、酚类或CHO、苯的同系物等AB氧化氧化CA是醇CH2OH 3、根据反应类型来推断官能团:反应类型可能官能团加成反应CC、CC、CHO、羰基、苯环 加聚反应CC、CC酯化反应羟基或羧基水解反应X、酯基、肽键 、多糖等单一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或羧基和胺基 5 、注意有机反应中量的关系烃和氯气取代反应中被取代的H和被消耗的Cl2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饱和烃分子与H2、Br2、HCl等分子加成时,CC、CC与无机物分子个数的关系;含OH有机物与Na反应时,OH与H2个数的比关系;CHO与Ag或Cu2O的物质的量关系;R

7、CH2OH RCHO RCOOH M M2 M14RCH2OH CH3COOCH2R M M42RCOOHRCOOCH2CH3 MM28 三、注意问题1官能团引入: 官能团的引入:引入官能团有关反应羟基-OH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葡萄糖分解卤素原子X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碳碳双键C=C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醛基-CHO某些醇氧化,烯氧化,糖类水解,炔水化羧基-COOH醛氧化, 酯酸性水解, 羧酸盐酸化,酯基-COO-酯化反应其中苯环上引入基团的方法:2、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类型方式酯成环COO二元酸和二元醇的酯化成环酸醇的酯化成环醚键成环 O

8、 二元醇分子成环二元醇分子间成环肽键成环二元酸和二氨基化合物成环氨基酸成环不饱和烃单烯和二烯2合成方法:识别有机物的类别,含何官能团,它与何知识信息有关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求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拼接衍变正逆推,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3合成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4解题思路:剖析要合成的物质,选择原料,路线合理的合成路线由什么基本反应完全,目标分子骨架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四、重要的图式X稀硫酸AB氧化C氧化试分析各物质的类别X属于,A属于 B属于,C属于。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怎

9、么考有机推断题的特点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经典习题例题: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H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浓NaOH 醇溶液BACDEFGH化学式为C18H18O4C6H5-C2H5Br2CCl4浓NaOH 醇溶液足量H2催化剂稀NaOH

10、溶液 O2Cu O2催化剂乙二醇浓硫酸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反应。2写出结构简式:B;H。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反应。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到G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为卤代烃;再由A到D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二、怎么做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1

1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三、做什么找准有机推断题的突

12、破口解题的突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性质、用途或反应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往往这就是题眼。详见资料课堂练习练习一: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时,发生下列转化: 已知有机物A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3:1,其蒸气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3倍,E能与NaOH溶液反应,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G能使溴水褪色。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 2写出A、B的结构简式:A,B。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 反应。Br BrA反应反应反应溴水反应CH3CH2CCH2CH3CH3CH3CH2CCOOHOH氧化反应 CH2CH2ClBC氧化反应D分子式为C5H8O2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