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及其作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37647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尔斯泰及其作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级班:学号:姓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 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一百年前在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对于我们这 一代人来说,曾经是照耀我们青年时代的最纯洁的光芒。(罗曼罗 兰名人传)还记得,最初接触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是在小学的一篇课文跳 水当时老师只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著名的俄国作家,跳水 的寓意也是浅显易懂。真正深入了解与感受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伟大艺术和现实魅力 是在高三时读的复活。那时虽是学业最繁重而紧张的时刻,可一 拿起复活就爱不释手,深深地为作者的构思与思想所折服。那晚 读到凌晨两

2、点终于看完,因而造成久久不能入眠,还沉浸在列夫托 尔斯泰为我再现的俄国当时年代的情景。到现在,我已经几乎看过托尔斯泰的所有小说、作品,长篇小说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短篇小说哥萨克 舞会之后、克莱采奏鸣曲、谢尔基神父等。列夫托尔斯泰的这些作品详细地阐述了他有意或无意地自创的 主义“列夫托尔斯泰主义”即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爱上帝和你的邻人如爱你自己。我为之疯狂着迷与崇拜,几乎全 盘接受他的思想,帮助构成了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一 句,列夫托尔斯泰在五岁时就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 而是一种沉重的劳作”,甚至成为我的生活指导,每当我沉迷于享乐 时,我想起这句话,我

3、知道这是不对的,应该适度放松而不是一味享 乐。有人说,托尔斯泰这些生活准则有时候接近于“病态”。我不这 么认为,因为托尔斯泰比任何人都更执着于自己定义的道德,绝不松 懈。外人无法企及就认为病态,他们不知道这是世界所需要也是缺少 的。研究托尔斯泰及其作品的专家学者成千上万,研究的作品比托翁 自己的作品还多。在这其中我最欣赏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的托 尔斯泰传。我研读了好多遍,闲来无事就读读,我特地把这本书带 到大学,指导我的大学生活与学习,不致堕落太严重。我非常及其喜 欢罗曼罗兰对他的一句评价:对人的猜疑,对人类的理性的潜在的 蔑视,致使他到处去探究自己或他人的欺骗和谎言。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都在探究

4、自己或他人或社会甚至国家的欺 骗与谎言,并残酷地犀利地尖刻地揭发它们直至它们毁灭。列夫托尔斯泰一出生就是贵族,十分高贵、十分古老的双重家 族。他早期一直以贵族为荣,立场站在贵族这边。他继承了位于雅思 那亚波良纳的庄园,他的一生几乎都在那里度过,生活,写作,改 革,奋斗,直到八十二岁才逃离那里。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卫国战争史诗,罗曼罗 兰称其为“我们时代最博大的史诗,近代的伊利亚特”。在这部小 说中除了战争场面,其余大部分描写的都是当时俄国莫斯科上层贵族 社会的奢侈生活。他描写安德烈和彼埃尔这两位好友的一生,借此描 写拿破仑攻打俄国,俄国人民卫国战争同时俄国贵族依然歌舞升平的 战争与和

5、平生活并存的场景。托尔斯泰写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严格根据史料,首先对历史 人物在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否协调进行心理分析,再对他心理进行哲学 的历史的评论。”他否定贵族大臣在战争中的作用,高度赞扬人民大 众的力量。比如,边境人民在撤离之后烧损了一切,决意不给敌人留 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托尔斯泰还认为,战争胜利的关键人物,不是俄国皇帝而是库图 佐夫。库图佐夫热爱和平,体现了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 可是为了祖国他必须指挥战争直至胜利。士兵对皇帝的狂热,在战争 中只是一时的激励,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多大用处,反而使人失去理 智,例如,对皇帝极度狂热愿意不顾一切地献身的可怜的小彼加,结 果在战争中

6、愚蠢地往前冲未杀一人就死了,狂热淹没了理智。而库图 佐夫“他在听,在回想一切,他善于在合适的时机利用这一切,不阻 挡任何有用的东西,也不容许任何有害的东西”准确地运用和指挥士 兵,果断地排除众议选择放弃首都,最终反攻胜利,取得卫国战争的 伟大胜利。战争结束了,库图佐夫死了,和平却还未到来。列夫托尔斯泰 清醒地看到俄国社会还没有和平,只有“假和平”。在小说末尾,彼 埃尔的生活做了暗示。同样是贵族的托尔斯泰,不像莫斯科那些贵族,整天纵情声色, 舞会、晚会、出游,托尔斯泰看不惯这样的生活,他一个人在雅思那 亚波良纳的庄园过着自己不为世人理解的生活,进行自己认为有用 的改革。接下来的另一部顶峰之作小说

7、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个人物 列文大致可以反映作者当时的心境、思考和生活。安娜卡列尼娜主要有两条主线:安娜和列文,将这两条主 线串起来的是安娜的哥哥奥博兰斯基。作者通过安娜的视角与遭遇描 绘了当时社会的一切现象,包罗万象,这方面不是我要讲的,我重点 想说列文这个人。列文实在带有太多的托尔斯泰的自传色彩。就连列文的求婚方式 都是作者本人的再现。所以,我评论列文,可以相当于评论托尔斯泰。列文是个贵族,继承了一座庄园,还有树林、农场和农民。他认 为,作为贵族不能压榨农民。可是列文并没有把土地无偿地完全赠给 农民。这其实已经昭示他的改革不会成功。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 设备,希望改良土地以此提高农民的生活

8、水平。虽然列文接受了先进 的教育,学到了农业科学知识,但是他根本不了解农民,不了解农民 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此他发觉农民故意怠工毁坏农业设备时,他心 灰意冷,认为自己的改革毫无成效。列文很迷茫,“但是我到底在探求什么呢?”列文和农民一起干 活,割草,他觉得很开心,认为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接近上帝而获得幸 福。列文获得了渴望的婚姻,他觉得很幸福,可是过得不像他想象中 那样。吉蒂嫁给他以后,深爱他,乐意与他一起经营庄园,不再是个 小姐。可是列文对于哥哥的死引发而出的许多问题怀有挥之不去的恐 惧和幻想,小说末尾,列文还在一直思考“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 个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非言语所能表达的秘密”,

9、他没有告诉 妻子吉蒂他所想的是什么,也说不清楚。这也是托尔斯泰婚姻生活的缩影。托尔斯泰娶了索菲亚为妻,可 是这位托尔斯泰夫人不能理解她的丈夫,只希望丈夫认真写作不要参 与其他的她认为无益的社会活动。她看不到托尔斯泰的痛苦。托尔斯 泰夫人最伟大功绩莫过于完整地保存了托翁几乎全部的作品,并公之 于众,我想这一点或许只有她能做到,也完成得很完美,毕竟作为一 位伟人的妻子不是那么轻松的。最初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没有设臵列文这条线索, 可是当时托尔斯泰的内心活动和外在生活深深地影响到他的作品,于 是完稿后安娜卡列尼娜就成为现在这样的完美无缺。一方面体 现出托尔斯泰作为一位作家,其文学修养与写作技巧

10、已达到登峰造极 的地步;另一方面反映出作者作为一位改革者与探索者不懈劳作的形 象。托尔斯泰像列文那样进行农业改革,结果让他很苦恼。他不明白 为什么他处处为农民着想可却得不到支持。托尔斯泰是一位贵族。他在自己的庄园农场进行改革,是站在贵 族的立场,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广大农民需要什么。他还不能完全抛弃 自己贵族的身份。因此注定他不会成功,不会改变现状。当时的俄国 社会,农民苦不堪言,托尔斯泰深邃地眼睛看到社会本质的问题,揭 穿社会中的欺骗与谎言。但是作为一位作家,他不该勉强自己提出什 么实质性地措施来拯救俄国的农民。况且他的能力也不应该是这方面 的,难怪,屠格列夫临死前都在请求托尔斯泰回到文学中来。

11、托尔斯泰不会那么轻易放弃,(安娜最后一段),他永不停止地思 考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他天才的思考剖析能力,帮助他找到了解 决的方法。可惜当时的俄国社会已经黑暗到不容许任何进步改革的地 步,托尔斯泰还是失败了。托尔斯泰将晚年思想中的精华全部倾注在 复活中聂赫留朵夫身上。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最后一 部长篇小说,其艺术成就和思想内涵是前人和后人都无法超越的一座 高峰,我认为。复活是我最喜欢、感受最深、启发最深刻的一部 小说。我主要想叙述聂赫留朵夫这个主人公,因为他带有作者晚年的自传色彩,一位经历半个多世纪后的老人的人生总结的升华。托尔斯泰已经明白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学

12、术团体里,在 政府机构里,在报纸上,我们反复讨论人民贫困的原因和提人民高生 活的办法,然而单单没有谈到唯一可靠的、必然能够提高人民生活的 方法,那就是停止从人民手里夺取人民所不可缺少的土地。”在聂赫 留朵夫早期和后期,他清醒地认识到亨利乔治的基本原理的正确性: 土地是不可以成为财产的对象的,它不可以成为买卖的对象,如同清 水、空气、阳光一样。一切人,对于土地,对于土地给予人们的种种 好处,都有同等的权利。聂赫留朵夫也是一位贵族子弟,继承了庄园、农场,大量农民的 生死几乎是掌握在他的手里。他已经不再像列文那样试求通过改革来 使他的农民摆脱贫困境遇,而是无偿地将手中的土地所有权分给农 民。因为在他

13、为玛丝洛娃求情辩护的过程中,已经认清了这个社会 上层贵族官员和下层农民之间的天壤之别的生活。他决定赎罪跟 随玛丝洛娃流放到西伯利亚,因此对于他毫无用处的土地反而更增加 他的负罪感。虽然农民对于这种“无私”抱有怀疑与担忧,可是聂赫 留朵夫决意要这么做,他的精神一步步走向“复活”,完美地体现托 翁的“道德的自我完善”主义。晚年的列夫托尔斯泰由于他的小说、作品和社会活动,他的社 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已经胜过千军万马,他的救民之道严重干预了 沙皇政府的统治,可是军队不敢动他,“俄罗斯的任何一座监狱都关 不下他(列夫托尔斯泰)”。印度圣雄甘地从托尔斯泰那里继承和发扬了“不以暴力抗恶”的 主义。列宁借托尔

14、斯泰的“主义”和他的所揭发出来的“欺骗和谎言” 来宣扬他自己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生活已经完全接近于“平民化”,尽管他 很富有。“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一种沉重的劳作”,托尔斯泰一生 都在诠释与实践这条原则。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有太多可以研究,无论是他本人还是 他的作品。我极其崇拜托尔斯泰的为人、作品和“托尔斯泰主义:道 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胜过一切。我才疏学浅,文笔卑微, 见识不成熟只能写得这么少,希望不致辱没托翁的伟名。最后,我想谈谈托尔斯泰与宗教。可以说,“托尔斯泰主义”是源于基督教精神的。“爱与真理”, 托尔斯泰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复活末尾,聂赫留朵夫在福音书

15、中找到安慰与幸福,找到接 下去生活的力量源泉。战争与和平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之 一:娜塔莎,因为她是虔诚的基督徒而更使她美丽善良动人。安娜卡 列尼娜中。列文认为:上帝就是要求人们应该劳作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上最虔诚的基督徒。他猛烈地抨击过黑暗的教会。在复活里对于监狱里的礼拜的 描写让教会长老们惊慌不已,开除托尔斯泰出教会。在他临死前,教 会希望他收回以前说过的那些“污蔑教会”的话,托尔斯泰没有同意。但是,这,不能抹灭托尔斯泰是虔诚的基督徒的事实,上帝洞察 他上帝忠诚的奴仆所作的一切,他,永垂不朽,如同基督耶稣永 远在世人心中一样。谨以这篇小文向我所崇拜的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致 敬。参考文献:罗曼罗兰名人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