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376544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水回用技术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总论1.1概述联合国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 全球性危机”。如今,全世界面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水量急剧 增加、水污染、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等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和文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世 界用水量急剧增加。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 m3,约为世界平均 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我国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农 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5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工业方面,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仅

2、为20%40%,单位产品用水定额高。城市生活用水方 面,供水管网和卫生设备的漏水是形成浪费的主要原因,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 水量约占全部供水量的10%左右。此外,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量行业发展集中,生产管理水平低,生 产用水浪费严重;人们思想认识模糊,缺乏危机感,节水意识差,城市生活用水、 家庭用水浪费现象普遍;缺少全局控制,违反生态规律发展,出现掠夺式开发、 浪费式利用、混乱式管理;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都是我国 水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 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

3、带来 一定的经济效益。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 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 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 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 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 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对于前一种,因其投资较高、工 艺复杂,非特缺水地区一般不常采用。多数国家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 在此引出了中水概

4、念。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 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 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 接触的杂用水。1.2 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5)居民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57-94);6)回用水标准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7)建设方提供的有关生活污水水质、水量

5、、布局、工程图纸等基础资料;8)其他相关标准及规范。1.3设计原则1、中水处理回用工程以投资省,运转费用低,占地面积小为原则。2、处理系统先进,设备运行稳定可靠,维护简单、操作方便。3、污水处理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源污染环境。4、控制管理按处理工艺过程要求尽量考虑自控,降低运行操作的劳动强度, 使污水处理站运行可靠、维护方便,提高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水平。2工艺设计21设计水量水质及用水标准本项目洗浴污水排放量约65m3/d,本工程设计时考虑到因有调节池对水量 的调节,后续构筑物的设计处理能力为3.0 m3/h。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等, 污水深度处理部分的处理能力为3.0 m3/h。经取样和参

6、考类似工程设计经验,确 定设计水质表2-1。表2-1设计进出水水质项目COD Cr(mg/L)BOD 5(mg/L)SS(mg/L)NH 3-N(mg/L)LAS(mg/L)原水水质25035015020015022020 3058设计水质350200220308出水水质50105505中水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 水质GB/T18921-2002的规定。中水用作城市杂用水,其水质应符合城市污水 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规定。见表2-2。表2-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用水水质(GB/T18921 -2002)(mg/L)号序项目观赏

7、性景观环境用水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河道类湖泊类水景类1 基本要求无漂浮物,无令人不愉快的嗅和味PH (无量纲)60903五日生化需氧量1066悬浮物SS 2010浊度(NTU) 5.0溶解氧1.527总磷(以P计)1.00.51.00.5总氮15.015氨氮(以N计)5.050色度(度)30.0301石油类1.01.02余氯b 0050053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0.541粪大肠菌群(个/L) C1O2C12NH2C1),其氧化能力 是氯的2倍,杀菌能力是氯的数百倍,能够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去除无 机还原物质,能极迅速地杀灭水中的细菌、藻类、病原体等。本工程即采用生化处

8、理、连续超滤、催化氧化及活性炭吸附等主要工艺,经 过有机合理的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满足回用要求。23工艺流程根据处理的废水水量、水质及处理要求,本方案采用生化处理与物化处理相 结合的工艺思路,工艺流程如图2 -1所示。图2-1中水回用处理工艺流程图24流程说明241污水收集排放污水在污水调节池中收集均质,调节池前端设置隔栅井。242毛发捕集本工程毛发聚集器设于污水泵吸水管上,毛发聚集器要求如下:1、过滤网 的有效过水面积等于连接管截面面积的25倍;2、过滤网的孔径为3mm。243 A2/O系统采用A2/O工艺,即废水先经厌氧兼氧处理,然后进入好氧处理。这样的流 程可以提高废水中有机污

9、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运行得当还能达到脱氮效果。 A2/O池出水在二沉池内进行分离,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厌氧池、兼氧池及好氧池, 剩余生化污泥接入污泥池。二沉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以备后续过滤氧化反应。244过滤系统生化出水首先经过砂滤罐,罐内置石英砂。该装置主要用于去除出水中较细 小的固体颗粒和其它悬浮在水中的微小杂质。本工艺采用新型的高效滤料,此滤 料由多种介质混合加工而成,具有强度高、过滤流速高、反冲洗方便和效果稳定 可靠等特点,从而使其对进水的过滤净化功能大大增强,提高了出水的水质状况。砂滤出水在中间水箱中收集,经过提升泵提升至精密过滤器,之后进入超滤 系统,超滤系统截流废水中所有的微小悬浮物

10、及微生物等。245氧化消毒系统经过砂滤的废水进入高级催化氧化系统,臭氧气由臭氧发生器产生,反应过 程加入催化剂双氧水,高级氧化过程几乎去除掉污水中所有细菌及有机物等,确 保出水符合回用水标准。245活性炭吸附系统吸附法常用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物质、微生物等。而活性炭是目前水 处理中最为常用的吸附剂,其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又可再生。 同时,对某些金属及其化合物也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本装置并非单纯的采用活性 炭吸附,而是将活性炭进行了一种特殊处理,加大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从而加 强了活性炭的吸附效果,使出水水质更加提高。活性炭吸附出水在回用水池中收集待用。供水采用变频泵组。246废尾气处理系统生化系统产生废气经过引风机收集,进入气相氧化塔,塔内通入臭氧,氧化 后接入风管排放。25主要建、构筑物尺寸及设计参数251调节池用于排出污水的收集均质,设计停留时间48小时。平面尺寸40mx80m, 有效水深40m,总深45m,有效容积I28m3。内设穿孔曝气管,用于废水的气 力搅拌,池底设置集水井,配置潜水式排污泵两台,Q=3.0m3/h, H=100m, 用一备,用于废水的提升。252 A2/O池A2/O生化池设计停留时间84小时,其中厌氧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