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375546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象力和创造力(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重视艺术教育:将损害一代人的心灵世界和一个民族想 象力和创造力艺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不重视德育,损害的 是一代人的道德水准;不重视智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认 知水平;不重视体育,损害的是一代人的身体健康;而不 重视艺术教育,损害的则是一代人的心灵世界,损害的是 一个民族的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柏拉图(引自原文)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在对 1999-2000学年度与2009-2010学年度的艺术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时,做过一个有5万多本科毕业生参与的问卷调查。其中 有一个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用?”回答的结果颇为耐人寻 味。毕业1-5年的答案是“基本技能”,毕业6-10年的回答 是“基本原理”,

2、毕业11-15年的结论是“人际关系”,而毕业 16年以上的则提由:“艺术最有用。12这一调查,与其说是人们对自我成长经验的总结,不如说 是这个时代对艺术教育越来越急促迫切的呼声。那么,艺 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呢?一)对个体而言,艺术教育是生命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力, 是全面提升个体素质与能力的重要路径。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教育在个体生命的早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 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与艺术最近,每个儿童都拥有一颗 艺术的心。儿童就是天生的艺术家。每个儿童都天生拥有 着游戏的精神和艺术的心灵。游戏则是连接儿童与艺术的 最佳通道。研究发现:儿童幼时的游戏程度,直接决定其 成长的

3、质量。因为通过艺术的教育,能开发儿童的游戏和 艺术本能,能使儿童感知到世界的多种形式,如线条、声 音、韵律等。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主张,在 7-14岁期间,艺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生活的主旋律。所 以,没有艺术和游戏陪伴的儿童,是孤独不幸的;没有艺 术和游戏的童年,是黯淡无光的。如果一个孩子丧失了内 心的艺术本能,人性意义上的“死神”就会降临。从人的个体成长的整个过程来看,艺术教育是全面提升个 体素质与能力的主要路径。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认知能力。人的认知能力是人首 要的、基本的能力,也是形成其它能力的基础。智识教育 强调的是逻辑的、理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开发人的左 脑。艺术教育则侧重

4、于直觉的、感性的认知能力,更多在 开发人的右脑。从脑科学角度来说,艺术,协调着人的左 右脑,使两者既保持相互的平衡,又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提升和发展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人类能力 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考察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 志。因为艺术思维更侧重于直觉,具有跳跃性、非线性, 因此在任何类型的发明创造的过程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 关键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人转向艺术时,就进入了 创造活动的实验室。13康德对此做了这样的描述:“艺术 是神圣的,它比科学更高深、更深刻。它揭示的真理超越了科学的范畴。”14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艺术创作具有原创性,是一个发明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

5、过程。15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马克思说:“如果你想 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艺术大师罗丹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 睛。而要培养美的眼睛,艺术教育就必不可少。因为艺术 教育的目的指向之一是审美。审美是艺术教育价值的核心从美感的形成角度看,艺术教育对于唤醒与塑造儿童的美 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儿童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 能,只是它取决于是否能够被浪漫地唤醒,又是否在相应 的精确之后,能够被综合塑造为更高层次的美的意境、生 命的境界。通过艺术教育,在孩子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 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经验结构,形成足够丰富的感受、感 知以及沟通能力。因

6、而,艺术教育也是对美感的唤醒。艺术教育唤起人对审美的需要,培养人的审美趣味,形成人 的审美观念,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欣赏、理解和创造,人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一旦人成为审美的人 之后,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按照美的样式来改进自己的 生活。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人的心理调适能力。随着现代生活节 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的心理普遍存在 承受力小,调适能力差,净化能力弱等问题。而艺术由于 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与人的身心关系最为紧密, 并在人的理性和感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使人的生活方式 由“物质化、身体化”向“艺术化、审美化”转变,因而具有心 理疗治功能的作用。这也是艺术教育所特有

7、的精神救赎的 功能。在日本等国家,用艺术治疗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一 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如通过绘画疗法,让病人释放并表达 自己;通过音乐疗法,让病人发泄情绪;通过戏剧疗法, 让病人借助于表演回归自我等等,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人的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教育不仅让 人学会创造,也能够让人学会合作和交往。在艺术学习的 过程中,会通过使用一系列视觉的、听觉的、动觉的信号 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对于沟通与表 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样,参加艺术学科的集体 学习过程,就是学习合作和交际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而 这些素质,对学生当下的和未来的生活都极为重要。更重

8、要的是,艺术教育有助于人的人格形成。儿童通过不 同形式的艺术教育,逐渐形成初浅的平衡、空间、架构等 意识,并会根据这些来形成和谐的性格,不断滋养精神、 涵育生命、圆善人性。艺术的学习过程,在培养记忆、观 察等能力的基础上,一定伴随着聚精会神、坚持不懈、有 的放矢等,这些是形成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学习过程也是促使形成富有个性化的、独特的、稳 定的、统整的行为模式、思维模式和情绪模式的过程,无 疑对人的当下生活,对今后的成长、发展,对塑造形成健 全人格和完美人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是碎裂学科的粘合剂,是倦怠 时刻的兴奋剂。在学校生活中,艺术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

9、 价值,它不仅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 且使学校生活张弛有度,充满活力。近年来,随着脑神经认知学科的发展,艺术教育的价值得 到了进一步发掘,科学家们发现,艺术是为长期教育服务 的。如果只关注考试成绩,而考试又只针对数学等知识体 系的话,艺术会明显地处于劣势。“如果我们要求短时间就 有结果,那艺术将无能为力。艺术发展的是那些需要长期 积累才能发展完善的神经系统。不过,优势一旦显现,将 无所不及,从精细的运动技巧到创造能力,乃至情绪平衡 能力的提高都将表露由来。”16有科学研究显示,在充分的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成绩测验 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参加艺术活动的学龄期 学生在口头记忆

10、测试上所获得的分数,要比班上那些没有 参加艺术活动的同学明显高由许多。美国加州大学研究表 明,“每周参加音乐活动三次的学生,在数学、阅读、历 史、地理测试中的成绩要比那些不参加活动的学生的成绩 平均高由40%。” 17同时,艺术教育还会对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产生积极影响。根据美国学者Eric Jensen的研究:“艺术用非一般的方法来 影响通常令教师感到棘手的学生,使得拖拉、旷课和辍学 的现象减少了;艺术使学生之间的交往更加友好,争吵和 歧视减少了,冷嘲热讽也减少了;艺术使环境变得充满发 现,重新点燃那些已厌倦被灌输知识的学生对学习的热 爱;艺术为各种水平的学生提供挑战,水平的跨度从发展 迟缓到天

11、资聪慧,所有学生都能够自发地找到适合自己的 水平;艺术让学习者融入真实的世界中,戏剧、音乐、美 术、舞蹈等文化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艺术使学 生成为持之以恒的、自我管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只从 高奖赏测验中获取事实性内容的知识储藏库;与社会经济 地位高的学生相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从艺术指导中 获得的知识和他们一样多或更多。”18为什么艺术教育会有着这样令人惊异的效果?我们认为这 首先和艺术的“粘合”功能相关。艺术学科(教育,不应该是 学科)不仅仅是机械枯燥生活的润滑剂,更是被课表割裂 的教育生活的粘合剂。从本质来看,教育本应是浑然一体 的,但是由于知识的极速增长需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这

12、才 逐渐有了分科。这样的分科本身就导致了教育整体上的碎 裂。艺术教育的存在,把教育生活连缀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让学习生活变得更加轻松、美好,让生命在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显得紧张与忙碌,而仍然拥有从容与优 雅。这种粘合发生在一天、数天、每天的学习中。就像一天中 的课间休息时,无论高歌一曲还是翩跄起舞,这既是艺术 教育,也同时是一节课和另一节课之间的美妙联结;就像 在为期数天、数周的一个课程的学习中,在每一个课程的 开头与结尾,我们用艺术来呈现课程对生命的书写,这也 是一个课程和另一个课程之间的美妙联结;而在所有的普 通日子之间的一个个节假日,或者是根据学校、根据教室 的需求创造的“自己的节日”

13、,都会在擦亮一个节日的同时, 照亮期间的普通日子,从而把一个日子和另一个日子有机 联结为一个教育的整体同时,精神上的高度兴奋专注形成的高峰体验,会让人忽 视身体的疲惫,但人毕竟不仅是精神的人,同时也是物质 的人,在高强度的学习之后,人的肉体会疲惫,也就对学 习自然产生倦怠。但是,因为艺术思维另一种思维,使用 的主要是右脑,其他科目的学习更多使用左脑,所以,通 过艺术教育不仅锻炼了右脑,还让左脑得到了充分的休 憩,为新一轮的学习重新注入激情。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提及的艺术教育,不仅指艺术学 科的教育,如美术、音乐等艺术科目,也泛指在其它学科 中实施的艺术教育,比如数学、化学等学科,当教师在数

14、学课上讲述那些神奇的图形结构,在化学课上展示那些美 妙的分子组合,让孩子以美术的方式进行描绘时,不仅能 够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会相应产生同类效果。三)对家庭而言,艺术教育是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是道德 教育的愉悦化。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无声无息、全 方位的教育,是整个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家 庭教育以日常生活为载体,活生生的现实既在累积着教育 的广度与力度,其琐屑杂乱的一面也会不断冲刷、消减着 深度与高度。由于血缘的特殊关系,家庭教育往往容易剑 走偏锋,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能够让日常生活变 得诗意,让教育变得柔软,从而家庭成员的生命的存在, 最终如同

15、诗人荷尔德林赞颂的那样:“充满劳绩,然而人诗 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同时,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心往往放在知识的传授上,那 么,对道德人格的教育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目标。艺术作为人类丰沛美好的情感和直观可视智慧的结晶,能够直接 给心灵以震荡和冲击。通过艺术教育而开展道德人格教 育,则会避免说教,更加灵动、愉悦。如此一来,艺术教 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强项,回避家庭 教育的劣势与弱项,从而为教育搭建起一个更加美好而坚 固的教育共同体。四)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能够弥合被不同标准切割的人 群,提高全社会的内聚力和创新力。在社会中,尤其是在 城市化、全球化的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 离

16、越来越接近,但心理上的距离却越来越远。选择越来越 多的人们越来越被不同追求、不同职业、不同喜好,乃至 不同收入等具象而微的标准切割,成为越来越孤立的个 体。美国学者艾伯利斯明确指由:“艺术教育有利于形成一个有 内聚力的社会。”艺术教育使人不仅仅了解艺术本身,而且 更多认知和理解艺术背后的社会文化、精神和价值,如此 附着于艺术之上的文化、精神、价值更易于得到生动的传 播与广泛的认可,必然会促使人们产生共同的社会文化和 精神,价值和话语,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内聚力。我们可 能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每当雄壮悲怆的国歌响起,我们总是热血沸腾,深深地被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所震撼。如 果全体公民都了解自己的艺术文化,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容 易形成共识,公民的文化素质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就会 提高,社会内聚力就越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艺术教育 还具有提升国民素养、构建和谐社会、筑造精神家园的作 用。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