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3718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食主产区指标体系评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蒋和平蒋和平(1956),男,湖南省永州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从事农业科技园发展与现代农业的研究。崔 凯崔凯(1986 ),男,河北省石家庄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硕土研究生,主要从事区 域发展与现代农业的研究。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Construction and Measuring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摘要:本文通

2、过设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了 25年的历史数据(19852009),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对粮食主产区25年来(19852009)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测算过程中,采取了分区域、分指标对比,并始终考虑到过去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且各地区发展呈现不均衡性。对于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因素,各指标的作用各有不同,但今后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将更注重农村社会化、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可持续化等方面。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业

3、现代化指标体系测算与评价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25 year historical data, assesse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degree of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in 25 years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calculaing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thi

4、s article took method of sub-regi on al, sub-i ndex con trast, and always takes into acco unt of past proc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 nt in gra in product ion area reflects the overall con diti on of Chin 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 nt

5、to some exte nt.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 ni zati on and econo mic developme nt shows closely related, and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esents imbalaneed way of developme nt. O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vel of moder ni zatio n, differe nt in dex play various role, but the future

6、 agricultural developme nt trend will dem on strate its more emphasis on rural society, urba n-rural in tegrati on and agricultural susta in able and so on.Keywords: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 Indexes System; Estimates and evaluati on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概念, 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

7、 在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内涵和阶段目标,反映在农业经济上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和有差异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目前国内对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成果和文献很少,因此,针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构建科学、全面、客观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评价,同时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作出判断。对于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1研究的背景和依据粮食主产区是指地理、土壤、气候、技术等条件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并且有一定经济优势的专属经济区。从最广义

8、上讲,粮食主产区是指我国以从事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村区域,这类似于粮食产区的概念。本文对粮食主产区的分类和分划,主要根据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对粮食主稀罕去粮食生产给予政策补贴性扶持,为此国家按照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提供商品粮数量等标准确定了河北省、河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苏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13个省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根据历年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和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从19852009年的二 十多年间,13个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稳定在75%以上,稻谷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占 70%以上,小麦产量由将近 70%

9、提高到75%左右,玉米和大米产量 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稳定在75%和 85%左右。13个粮食主产省区提供了全国80%以上的商品粮。从粮食销售情况看,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出售粮食数量占全国的80%以上。可以看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以及粮食主产区在提供大宗农产品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决定了粮食主产区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整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2.1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的构建作为指标体系,要分层确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目标系统(综合水平)、子系统(主体指标组)。首先应确定个体指标

10、,将之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以便进行统一性考察。根 据以上原则,结合统计学与数量经济学方法,本文认为应选择的评价指标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反映农业现代化生产手段方面的指标组。在该指标子系统中主要表现为土地、动力、资金、科技、水利以及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资源的投入水平。包括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单 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用电量、有效灌溉率、农业人口人均受教育程度3五个二级指标。3其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年)=ZPiEi/P,式中P为本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 P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E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数系数,i根据我国的学制确定,

11、文盲#2、反映农业现代化产出水平方面的指标组。农业现代化产出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综合产出能力, 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包括劳动生产率、 土地生产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粮食单产五个二级指标。3、反映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组。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引起农村经济水平的变化,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外部环境保证。包括城镇化率、农业从业人员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三个二级指标。4、反映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组。由于农业是一项极其依靠自然环境的产业,只有注

12、重保持农业的生产环境,才能实现农业的稳定发展。包括森林覆盖率和农业成灾率两个二级指标。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很多, 选用专家调查法与系统综合目标分层加权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权重确定后需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量纲指标能够加总计算。为此,根据系统论方法,特提出构建现代农业评价模型如下:nmA = 2 f k *送wkiZ aij Bijk 土i 二j -丿其中A为现代农业综合评价指数, f k为一级指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 现代农业要素投 入水平,现代农业支持保障水平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权重。Wi为第i个一级指标第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aj为第i个二级指标第j个

13、三级指标的权重,Bj为第i个二级指 标第j个三级指标值。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专家打分评价表,并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定性分析资料,。聘请国内知名农业现代化研究专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分别对各个指标层的重要度排序。确定指标因素间两两重要性的比值, 并对指标要素两两之间采用 1 9标度法标度,建立判断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一致性检验, 得到每个层次各指标的权数(见表1)。2.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及阶段划分正确划分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需要根据一定的衡量标准作为依据。本评价系统由15个评价指标构成,在确定标准值时,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我国农业的发展及

14、发达国家农业的发 展;其次,要从粮食主产区发展的内部结构因素出发,综合考虑主产区农业发展中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第三,要考虑本评价指标体系中,多项指标的衔接与配套。总之,在借鉴农业现 代化评价标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研究报告和数据为参考, 以我国东部发达省份农业的现状为实际参考依据,结合上文测算出的权重, 本文确定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的标准如下:和半文盲为0,小学为6,初中为9,高中和中专为12,大专以上为15表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标准一级指标权重(Wl )二级指标权重(W )标准值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0.27人均农业固定资产投入(yuan/per )0.20

15、8000-10000化生产手段(B1)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kw/ hm2)0.1510-30农业从业人员人均用电量(kwh/per )0.133000-5000有效灌溉率(%0.1865%-90%农业人口人均受教育程度(year)0.3410-15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0.35劳动生产率(yuan/per )0.2410000-15000化产出水平(B2)土地生产率(yuan/hm2)0.1935000-50000农民人均纯收入(yuan/per )0.3610000-20000农业生产总值比重(%0.0925%-10%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t/hm2)0.126-8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0.21城镇化率(%0.3360%-80%化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从业人员比率(%0.1535%-10%(B3)恩格尔系数(%0.5225%-10%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0.17农业成灾率(%0.7025%-15%化可续发展水平(B4)森林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