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36947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67(附答案详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专接本-心理学考前模拟强化练习题(附答案详解)1. 填空题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_智商。【答案】【答案】离差【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能力-智力理论和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常用的智力测验【点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改用离差智商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离差智商是对个体的智商在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的度量,因而不受个体年龄增长的影响,克服了比率智商的弊病。2. 填空题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答案】【答案】兴奋和抑制【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理学概述-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点拨】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

2、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抑制是指神经细胞处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3. 问答题能力和知识之间有何关系?【答案】答:(1)能力与知识的区别: 能力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能力和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知识比较具体,能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 能力和知识的发展水平不同步。相对来说,知识的获得要快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知识获得要晚些。同时,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2)能力与知识的联系 知识是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知识的掌握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的。

3、 综上所述,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的结果。两者是互相转化、互相促进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情绪能力-能力概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4. 填空题科学工作者根据气候、动物、磁场等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对地震灾害做出预测,这反映了思维的_特征。【答案】【答案】间接性【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言语与思维-思维概述-思维的特征-间接性【点拨】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5. 填空题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_和功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传递和整合信息。【答案】【答案】结构【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理学概述-心理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

4、点拨】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或称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6. 填空题一些新产品的问世,如科技发明中的水陆两栖坦克、文学创作中的童话形象美人鱼等是通过_的方式进行想象加工的。【答案】【答案】黏合【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表象与想象-想象-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点拨】黏合: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7. 填空题需要是有机体因生理上或心理上缺乏某种刺激而呈现一种_状态以及渴望得到满足的体验。【答案】【答案】缺乏/不平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需要与动机-需要-需要的概念【点拨】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

5、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8. 填空题尘埃落到皮肤上不会引起我们的感觉是因为其刺激强度没有达到肤觉的_。【答案】【答案】绝对感觉阈限【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与知觉-感觉-感觉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点拨】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察觉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受阈限来衡量,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9. 填空题反射是有机体借助_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的规律性应答。【答案】【答案】神经系统【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理学概述-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反射与反射弧【

6、点拨】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10. 填空题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答案】【答案】强化【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理学概述-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反射与反射弧【点拨】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条件发射又称为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11. 填空题“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这种现象是_。【答案】【答案】联觉【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感觉和知觉-感觉-感觉的一般规律【点拨】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

7、,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比如,红色让人感觉温暖,蓝色让人感觉凉爽。12. 填空题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的_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答案】【答案】态度【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人格-人格结构-性格-性格的概念【点拨】性格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13. 单选题( )的医林改错中提出的脑髓说比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问题1选项A.王清任B.王充C.李时珍D.陈大齐【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心理学概述-心理活动的脑神经生理机制-神经系统及其活动方式-反射与反射弧【解析】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

8、,他根据对大脑的临床研究和尸体解剖指出:“人之灵机,不在心而在脑。”他的“脑髓说”比俄国谢切诺夫的“反射说”还要早30多年,这是中国古代对心理科学基础理论的又一重要贡献。故本题选A。【点拨】反射: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14. 填空题_是介于感知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答案】【答案】表象【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表象与想象-表象-表象的概念【点拨】表象是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

9、的重要环节。15. 填空题记忆内容在保持过程中会发生量和质量方面的变化,量的变化除了大家熟悉的遗忘现象,还有_现象。【答案】【答案】回涨/记忆回涨/记忆恢复【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记忆-记忆过程及遗忘-记忆过程-保持【点拨】记忆保持量的变化:包括记忆恢复(记忆回涨)和遗忘两个方面。记忆恢复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学习后过几天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16. 填空题注意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的注意很难长时间保持不变,因为注意存在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做_。【答案】【答案】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与起伏【点拨】短时

10、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接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17. 填空题教师控制学生分心的措施有_控制、提问控制、信号控制、表扬或批评控制。【答案】【答案】超前【解析】【考点】本题考查注意-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与起伏【点拨】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特征是注意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18. 论述题试述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答案】答:人格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它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智力

11、、气质这些与遗传因素关系较密切,而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更密切。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强弱而异,社会对顺应要求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3)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表现得消极、被动、缺乏安全感、退缩、服从、胆怯,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 放纵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

12、欲,有时会失控。孩子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4)学校教育因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不同的教师领导风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不同。学生在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领导风格下,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伴群体对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5)个人主观因素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

13、他去思考与行动。另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6)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人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个性心理特征-人格-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19. 论述题什么叫气质?怎样理解气质的意义?【答案】答:(1)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2)意义: 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不影响智力发展的可能性,不

14、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气质影响所选活动的性质和活动效率,对择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气质对教育活动有指导作用,教师应了解气质的有关知识,知道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发挥不同气质类型的优点,克服缺点。【解析】【考点】本题考查人格-人格结构-气质【点拨】气质的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20. 填空题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常受兴趣、态度、情绪的影响,如紧张有趣的课程安排会使学生觉得时间过得快,而枯燥的活动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这种现象属于心理学中的_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