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59928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 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点

2、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

3、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

4、合作意识。) A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 B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 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 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展示“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

5、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 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著名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板书设计: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教学反思: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 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

6、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 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4、 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情感态度目标:1、 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重难点: 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教学过程:师 生 活 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从今日的天气等话题导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示:冬夏两季的气温差

7、异和降水差别。)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我们广东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气候是自然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作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很大。(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看图回答。 引导: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9种,说明了什么? 生: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师:观察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西部。 继续引导:距离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引导学生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8、,注意逻辑层次、由简到难,有分到总,讲述气候两大要素:降水和气温,分析上述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过渡:降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陆地上的淡水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引导: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集中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生: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教师简单解释何谓季风气候,在亚洲图上画箭头简单示意,补充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

9、水年际变化图,帮助学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 小结:降水的多少与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夏季风强大降水多,反之,降水少(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学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出气候与位置的关系及气候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总结:赤道穿过非洲中部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气候类型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心影响因素:纬度位置,还有地势高低等总结本课要点。板书设计: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学反思:教师点评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投入程度、合作态度、

10、探索精神等,引导学生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质疑,将学生的问题整合到分析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为激励学生课外探究和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得最好的过程、最喜欢的环节和收获最大是什么?学生自由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目标: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4、东南亚的风景重点和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教学准备:1、 东南亚地图;2、 自制CAI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师

11、 生 活 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板书: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

12、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板书:东南亚的国家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文莱、东帝汶。特别值得一提是东帝汶这个国家,于2000年独立。这十一个国家就是位于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第二课时导入:自古以来中国就与东南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国著名革命家陈毅在写给缅甸朋友的诗中曾说到:”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共饮一江水”,这便是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因为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的源头都在中国。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将他们找出来。在河流与河流之

13、间,多是山脉和高原,用我们的手就可以形象的表示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思考:这样的地形条件有怎样的好处?蕴藏丰富的水利资源,下游可以形成肥沃的平原。因此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中南半岛上的国家的首都主要多分布在大河的沿岸。活动:为什么分布在这里?有怎样的好处?有什么弊端?上节课我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下南洋,我们可以发现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直到今天,许多中国华人华侨都在为东南亚国家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请同学们看一下阅读材料。在东南亚的国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分别占到该国的77%和25%,在60年代,印度尼西亚曾经发生反

14、华暴力事件,对当地的华人华侨任意的屠杀,在国际上造成极坏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撤回资金,重返祖国的怀抱。改革开放以后,华侨华人纷纷回国支援国家建设,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反思:第二节 东南亚一、地理位置 纬度 海陆二、气候 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对比) 共同特征:湿热三、农业 水稻 气候 人口集中,耕地少 热带经济作物四、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五、河流 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 丰富水能资源 下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有利农业生产六、城市分布 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七、华人、华侨集中 华侨:中国国籍 华人:外国国籍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二节 中 东一、课程标准1、 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读图说出其地理位置的特点。2、 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二、教学重点1、 认识中东地区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2、 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生产和输出在世界的地位及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四、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