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35900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272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0212272 兴安盟深入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兴安盟气象局牛宝亮 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历来就是气象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2021年中央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即“两个体系”)纳入一号文件,既是中央领导对多年来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说明中央领导对“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积极探索和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促成气象部门乡村建设专项的启动。兴安盟气象局作为内蒙古气象局202年“两个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在组织保障体系、广覆盖的信息发布传播网络、监测预警服务

2、能力以及加强部门合作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中国局和区局调研组和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同时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评价,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全盟“两个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年,我们按照区局深化“两个体系”建设的部署和兴安盟委、行署对气象服务的总体要求,结合兴安盟的实际情况,在进一步深化推进“两个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各级政府和基层群众的高度评价。实践证明,“两个体系”建设是气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2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 神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气象为

3、建设和谐新农村新牧区保驾护航的有效举措。 一、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有效的考核机制是政府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气象部门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和预警是成功防御气象灾害的基础和前提,但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牵涉到相关管理部门和广大农牧民,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防灾减灾效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机制。去年兴安盟和突泉县已经建立了政府主导的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今年中旗、扎旗政府也相继建立了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在此基础上,今年政府主导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点:一是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系统建设资金和稳定的维持

4、经费是“两个体系”建设成果持续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障,今年我们在乡村建设专项资金的基础上,盟里自筹资金40多万,结合移动公司乡村信息化建设项目,新建60套农村大喇叭、0个电子显示屏和一套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实现了农村大喇叭覆盖全盟所有行政村,系统运行和维持经费均由旗县或乡镇负责,稳定的投入机制保障了广覆盖气象信息传播发布网络有效运行。二是强化政府考核管理,建立“两个体系”建设长效机制。组织体系和传播网络建成 2后,各级政府的跟踪考核是确保系统及时、有效发挥防灾减灾作用的关键,今年突泉县、扎赉特旗、科右中旗和乌兰浩特市政府已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其它旗县市也将

5、陆续将本行政区内气象灾害防御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目标管理,为持续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二、深化、细化部门间业务合作,不断提升“两个体系”建设综合效益 多年来,为了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提升气象部门综合服务能力,各级气象部门积极与农牧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等部门开展业务合作,既拓展了服务领域,也提升了气象部门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今年,我们在以前部门合作的基础上,逐步深化与各部门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和经济社会效益,比如,与农牧业部门共同对玉米种植品种进行了审定,确定了应该淘汰的品种,补充了近年来新引进的品种,并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各地适宜种植品种动态查询

6、系统,不仅方便了农民朋友和种子销售等相关部门查询,提高了系统应用覆盖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维护效率,同时分旗县编写了包括当地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分布规律、主要作物品种特性、科学选择适宜种植品种农业气象原理及各村不同生产管理水平耕地适宜种植品种的服务手册,网页查询与服务手册相结合,服务效果将明显提 3升;与盟国土局共同制定了兴安盟突发地质灾害预警服务业务流程,将全盟地质灾害区划和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加入到mia系统和三级业务平台,使突发地质灾害预警既便捷高效,更提高了突发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合作,将全盟800个协保员全部纳入气象信息员队伍,既扩大了气象服务信息在

7、基层的传播,还可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收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实现农民减灾增收、农保公司减赔增效和气象服务经济社会效益提高的多赢局面;将移动公司农村信息化项目与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相结合,共建农村气象大喇叭预警传播系统,实现全盟868个行政村全覆盖,既加快了广覆盖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建设进度,又可以减轻气象部门的系统维护工作,实现了各级政府、移动公司、气象部门和社会公众多赢目标;与盟防火办、防汛办及察尔森水库管理局及水文局合作,不断提升在森林草原防扑火、防汛信息共享和协调指挥方面合作的水平,实现多部门联合、联动防御气象灾害格局,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 三、加大现代化业务系统建设,提高对灾害性

8、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 乌兰局长曾将“两个体系”形象地比喻为高速公路系统,广覆盖的信息发布和传播网络是高速公路,组织保障体系是高速公路的指挥和管理系统,服务产品和预警信息是高速公 路上跑的车,服务产品是车上拉的货物,服务产品内容的针对性、可用性和可操作性是货物的使用价值,货物使用价值的高低是提升整个高速公路系统运行效益的关键。由此可见服务产品的内容,即对灾害性天气科学的监测预测和及时的预警服务是成功防御气象灾害的核心,具有较强针对性、较好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服务产品是提高服务效益的关键。 为了贯彻落实提高四个能力和深化“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两个体系”建设综合效益,今年兴安盟气象

9、局自筹近十万元资金用于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以服务需求为引导,以科技创新团队为基础,以业务开发项目为依托,设立了包括精细化预报平台、短时临近预报系统、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玉米精细化种植区划、农业节水灌溉引进试验、业务考试系统和题库建设等八个业务开发项目,一是加强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和预报预警方法研究,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和水平;二是紧密结合农牧业生产实际,加强农牧业气象服务指标和评估分析方法研究,为农牧业适应气候变化和增产增收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结合玉米、绿豆全程系列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可用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做到服务产品既能满足领导

10、决策参考,也能指导农牧民生产生活安排;四是通过各专业考试题库和网络考试系统的建设,调动业务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学 5习型部门建设和年轻人才的成长,为提高四个能力和“两个体系”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四、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农牧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农牧民是农村牧区防御气象灾害的主体,农牧民,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农牧民普遍缺乏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是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让农牧民了解如何更好的利用气候资源增产增收,如何更好的防御气象灾害从而减灾增收,是实现气象为农服务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年我们在常规科普宣传的同时,从5月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周开始,

11、在兴安日报农村版开辟了“气象防灾减灾”专栏,介绍了全盟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取得的进展,同时对兴安盟易发、多发的干旱、冰雹等十种气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对象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相应预警信号标志含义及预警信号获取渠道、应对措施等进行了连载宣传,同时将上述内容整理加工后编印成“兴安盟气象灾害防御手册”,印刷后将发放到相关部门、气象助理员、气象信息员、农保协保员及种养殖大户等,这些就地取材,有针对性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培训,比较接近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更容易被农牧民接受,进而变成应对和防御气象灾害的实际行动,提高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五、存在不足和今后思路 6

12、经过两年的摸索和建设,我盟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各级政府和农村牧区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深入、持续推进“两个体系”建设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政府主导作用没有完全到位,如果不能很好发挥政府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主导作用,将直接影响“两个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和深化;二是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力,特别是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明显不足,是制约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综合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三是部门合作与部门联动防御气象灾害还处于初级阶段,各部门间的业务系统缺乏可共享的数据交换平台,不利于业务技术合作的进一

13、步加强和深化。 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即有气象部门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原因,为了克服困难,持续推进和深化“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部门四个能力建设,提高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新牧区服务能力,今后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主要采取三个措施:一是通过建立集学习辅导、自学提高和考试检验于一体的网络学习与考试系统,促进业务人员通过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为了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盟局所有业务开发项目组必须要有年轻人参加,让年轻人通过参加开发项目熟悉和了解业务服务对新技术的需求,逐步形成自己的科研开发思路;三是计划 在近期举办数据库和软件编程培训班,要求近年来的大学生必须学习软件编程,在提高参加业务开发项目能力同时,为今后独立承担项目奠定基础。二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业务现代化建设,重点是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特别是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精细化气象预报能力、农牧业气象综合服务能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等建设,通过项目开发实现四个能力的提高。三要在自身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同时,选准突破点,由易到难,逐步加强与合作部门间的业务系统融合,实现部门之间业务系统共享数据平台,将大大提高部门业务合作的工作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也是今后推进和深化部门合作的需要。 二一一年十月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