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527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江市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初 二 语 文第一部分(20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柔nn( ) 魁w( ) wn( )丝不动 繁花似jn(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2分) 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采斑斓、争奇斗研的牡丹花和金盏花。 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尉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可望而不可及。” 错别字改 正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篇名。(6分)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 )4将下列语段改写为句式整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可更换个别词语,也可调整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我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答 5名著阅读。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写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四位水浒英雄的姓名和绰号。(4分) 答 请从众多的水浒英雄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并用一句话概括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然后简述喜欢的原因。(3分) 答 第二部分(40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一

3、段文字,完成610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走送之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不敢出一言以复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哪一项?(2分) A余幼时即嗜(sh)学 B既加冠(gun) C主人日再食(sh) D同舍生皆被(p)绮绣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译文 9作者求学如此艰辛却能学有所成,他的这一段经历能作为什么观点的有力证据?请写出这一观点。(2分) 答 10送东阳马生序一文成功运用

5、对比手法表现主题,请结合下面的语段作具体说明。(2分) 答 阅读城东早春,完成1112题。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11这首诗中的哪一句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早春”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答 12这首诗是针对“诗家”说的,细读全诗,说一说诗人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创作见解。(2分)答 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1315题。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6、,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

7、“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13在情节安排上,作者为什么不让孔乙己把“回字的四样写法”写完呢?(2分)答 14孔乙已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奉者。请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来刻画孔乙己这一特点的。(2分) 答 15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对于这两种看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3分) 答 阅读错过选段,完成

8、1617题。 有的所错过的,还有机会再次相遇,正因为对错过有了痛切的感受,当机遇再次呈现时,你便会有高度的应变力与把握力,也许,那最后的结果,是与其在上次侥幸抓获,不如这回你冷静而成熟地驾驭恰恰是因为你上次的错过,才导致了你这次的获得硕果! 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再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竞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而更有虹彩。 一念之差中,失之交臂了吗?有时我们虽然错过,只要我们立刻意识到了,并立刻追上前去,力挽狂澜于既倒,我们多半也还可以使错过转化为掌握;问题是我们往往在立即意识到了以后,竟滞涩、凝结住了我们的行动;这样的错过,则几近于过错。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 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我们要品味它。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车站。16作者认为“错过,也往往构成另一种得”,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2分)答 17文中画线句子告诉人们怎样的道理?具体说说作者通过怎样的方法担这个令人深思的道理说清楚的。(4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