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4749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路基土压实度实验步骤(1) 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 0X3 0CM2的一块地面铲 平。如检查填土压实密度时,应将表面未压实土层清除干净, 并将压实土层铲去一部分(其深度视需要而定),使环刀打下 后,能达到规定的取土深度。(2) 利用齿钉将定向筒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 环盖放入定向筒内。(3) 用落锤将环刀打入土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 为止。若用落锤打入仍有困难时,宜另换地方再行锤击。(4) 去掉击锤(或手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5) 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削去环刀两端余土,将其修平。(6) 擦净环刀外壁,在天平放砝码一端放土与环刀等量的砝码,直接称出湿土质量,准确

2、至1. OGo(7) 自环刀中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含水量。(一) 所挖坑中的土的质量/所取坑的体积=湿土的密度;湿土的密度/ (1 +O . O1W)=现场所取的土的干密度; W -为现场烧得的湿土的含水量(酒精燃烧法);压实度()=实测干密度/最大干密度;(二) 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1、焖料。含水量为2%、4%、6%、8%、1O%的土;2、测定击实桶的质量以及其体积。(质量为6 6O O克,击 实桶的体积为2 .77立方厘米);3、装料。分三层装入,每层击实9 8次,共4. 5千克;4、绘图。按照2%、4%、6%、8%、1O%的含水量的 土去做此试验并分别再次测得含水量(实际与

3、理论有差别)在以土的含水量为横坐标,土的干密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 坐标系,分别以一定的含水量所对应的干密度为坐标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就可构成一个光滑的曲线图形,最大的干密度所对 应的就是最佳含水量。挖坑灌砂法测压实度试验的步骤 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的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 基板面积。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 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一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扫干净。 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 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 盘中,测定其含水量。 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是灌砂筒的下口 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

4、关,让砂回流试坑中。 仔细取出试砂筒内砂量,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贝克曼梁测定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仪具与材料1 标准车:双轴、后轴双侧 4轮的载重车,其标准轴荷载、轮胎尺寸、轮胎间隙及轮胎气压等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1的要求。测试车可根据需要按公路等级选择,高速公路、一 级及二级公路应采用后轴100kN的BZZ- 100标准车;其他等 级公路可采用后轴60kN的BZZ- 60标准车。2. 路面弯沉仪: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表架组成。贝克 曼梁由合金铝制成,上有水准泡,其前臂(接触路面)与后臂(装百分表)长度比为2 :1。弯沉仪长度有两种:一种长3.6m, 前后臂分别为2.4m和1.2m;另一种加

5、长的弯沉仪长5.4m,前 后臂分别为3.6m和1.8m.。当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 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宜采用长度为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 并采用BZZ- 100标准车。弯沉采用百分表量得,也可用自动 记录装置进行测量。3. 接触式路表温度计:端部为平头,分度不大于1C。4. 其他:皮尺、口哨、白油漆或粉笔、指挥旗等。标准轴载等级BZN 100BZZ- 60后轴标准轴载P( kN)100 160 1一侧双轮荷载(kN)50 0.530 0.5轮胎充气压力(MPa0.70 0.050.50 0.05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cm)21.30 0.519.50 0.5轮隙宽度应满足能自由插入弯

6、沉仪测头得 测试要求测定弯沉用得标准车参数表1-1四、试验方法1 准备工作(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磅秤量后 轴总质量,符合要求地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 载不得变化。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整光滑地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 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 顶,即在方格纸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 轮胎接地面积,准确至0.1cm2。(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5)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

7、),并通过气 象台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平均值)。(6) 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 及养护等情况。2 准备工作(1) 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 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画上标记。(2) 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 35cm处的位置上。(3) 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阿缝隙处,与汽车方向 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迹中心 前方35c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 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弯沉仪可以是单侧测定,也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4) 测定者吹

8、哨发令指挥汽车缓慢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移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 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 出弯沉影响半径(约3c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指挥红旗, 汽车停止。待表针回转稳定后,再次读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3. 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1)当采用长度为3.6cm的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 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 座处变形,因此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此时应用另一台 检验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弯沉仪的后方, 其测定架于测定 用弯沉仪的支点旁。当汽车开出时,同时测定两台弯沉仪的弯 沉读

9、数,如检验用弯沉仪百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 点变形修正。当在同一结构层上测定时,可在不同位置测定 5 次,求取平均值,以后每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 支点变形 修正的原理如图1-1所示。2)当采用长度为2.5c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变 形修正。五、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1.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依下式计算:Lt=( Li l_2)x 2式中Lt在路面温度 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Li 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 o2.当需要进行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时,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 按下式计算:Lt

10、=( L1 L2)x 2+( L3 L4)x 6式中L 1 -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测定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测定用弯沉仪的最终读数(0.01mm);L3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验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L4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检验用弯沉仪的最终读数(0.01mm) o注:此式适用于测定用弯沉仪支座处有变形,但百分表架处路面已无变形的情况。3.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应进 行温度修正,温度修正及回弹弯沉的计算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测定时的沥青层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T=( T25 + Tm+ Te)/ 3式中T 测定时

11、沥青层平均温度C);T 25根据To由图1-2决定的路表下25mn处的温度(C);T m根据To由图1-2决定的沥青层中间深度的温度(C);Te 根据To由图1-2决定的沥青层底面处的温度(C) O 图1-2中To为测定时路表温度与测定前5d日平均气温底平均 值之和(C),日平均气温为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底平均值。(2) 采用不同基层的沥青路面弯沉值的温度修正系数 K,根 据沥青层平均温度T及沥青层厚度,分别由图1-3及图1-4 求取。(3)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按下式计算:L20= Lt X K式中K 温度修正系数;L20换算为20C的沥青路面回弹弯沉值(0.01mm);Lt测定时沥青面层内平均温度为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n) o4. 按下式计算每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Lr = L + ZaS式中L r 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0.01mm);L 一个评定路段内经各项修正后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0.01mm);S个评定路段内经各项修正后的全部测点弯沉的标准差(0.01mm);乙-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采用下列数值:高级公路、一级公路Z a = 2.0 二级公路 Z a = 1.645二级以下公路Z a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