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4728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语 文 试 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内江又名甜城,坐落在美丽富饶(ro)的沱江之滨。是川东南乃至西南各省交通的重要交汇点,有“川中枢(sh)纽”、“川南咽喉”之称。B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由108个山头组成,峰峦(lun)叠翠,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h)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C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yo),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x)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D干枯的小草儿在我脚下发出簌(s)簌

2、的响声,似乎在提醒我注意它。它确实比你这地下森林要高出好几分呢,这得(d)意的小草儿。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准确有误的一项是( )A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B“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C何大学问好像苍老了几岁,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个鸡蛋大的疙瘩。D芦荡如万丛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电影2012里每一个微弱的生命不断殊死挣扎时,那种生离死别使人感觉到我们似乎太渺小了,渺小得无与伦

3、比。B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开赛在即,赛场工人不畏炎热,正紧锣密鼓地安装各种设施。C长期的武装冲突使巴以双方两败俱伤,许多巴勒斯坦政治家在纪念第六十三个“灾难日”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再坚持“将以色列赶入大海”。D李晓栓用电话振铃的方式,为渴望锻炼而又无法坚持的人提供叫醒服务,通过日复一日的叫醒,很多人爱上了晨跑,很多素不相识的人因跑步变成了“一家人”。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20多年演艺生涯中,几乎没人记得费玉清在舞台上不穿西装的样子。B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C“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讴歌中国革命、讴歌中国共产党,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理

4、想主义为主题的作品。D即便不是很喜欢语文,在临近中考的最后时刻不让语文拖后腿,也是一种成功。二、文言阅读及诗词积累(18分)(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58题(1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

5、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3分) A录毕,走送之 走:走路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手:用手 C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B当余之从师

6、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无从致书以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7.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整理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B整理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整理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D整理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 、博览群书、虚心求教。8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翻译: (二)古诗词积累(6分)9用课文原句填空(任

7、选6空作答)。(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二章)(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5)杜甫在春望中表达思亲人、盼音讯心情的名句是: , 。(6)古诗常以景寄情。同是秋景,刘禹锡笔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 ”充满了豪迈乐观之情,而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却流露着淡淡忧伤之感。三、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那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时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

8、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2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都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3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

9、树叶也完全静止。4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5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6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

10、了秘密,很湿,夜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10选文前5段描写了“那树”的哪三个方面?表达了整理对“那树”怎样的感情?(5分) 11.“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流露出整理怎样的情感? (4分) 12第2段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据说”?引用他人的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分) 13. 日本福岛核泄露引发全球核电安全大讨论,结合那树一文所表达的观点,你认为人类在对付现代文明造成的灾害时,该有怎样的态度?(4分) 1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B那树具有高尚的品格,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整理对它怀有深情,但它最终却遭受人类的算计。C那树虽然很久以来一直为人类默默奉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早晚必然引颈受戮。文章既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也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D本文用语形象生动,而且充满感情,如“屹立不动”“炸开的火焰”“雨后滴翠”“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等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E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