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32877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报批文件灰竹林隧道施工方案编码ZM-SETS-006监理批准人批准日期EPC批准人批准日期A2011。8。8初步使用版本日 期文件状态编制人审核人 批准人 目 录1 工程概况51。1 设计概况51.2工程地质情况51。2.1地形地貌51。2。2地质构造51。2.3地层岩性51.2.4水文地质71。3 施工条件71。3.1 气候条件71.3。2 交通情况81.3。3 施工用水电通讯情况81.3。4 施工场地情况82 工程施工方案82。1工程测量82。1。1控制测量82.1.2施工测量82。2隧道开挖92。2。1 施工顺序92。2。2 开挖设备102。2.3

2、 开挖方法112。3超前探测与支护112。3.1 超前探水112.3。2隧道施工初期支护112.3.3 超前小导管122。4隧道模筑衬砌施工162.4。1 施工顺序162.4.2 钢筋加工及绑扎162。4.3二衬前防水措施162。4.4 混凝土制备162。4.5 主要施工机械162.4.6 模筑衬砌施工162.4.6 质量保证措施182。5 爆破设计182.5.1设计原则182.5.2钻爆参数选择182.5.3掏槽方式192.5。4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192.5.5爆破设计图192.5。6爆破效果监测及爆破设计优化212。5.7超欠挖控制222.5。8防坍技术措施232。6结构防排水242.6.

3、1 设计简介242.6。2 排水沟施工252.6。3 衬砌背后注浆252.7隧道施工通风、排水及管线布置252。7。1隧道施工通风252.7.2隧道施工排水272。7.3隧道供风、供水、电力供应及管线路布置272。8进出洞口施工272.8。1施工准备272。8。2洞口土石方开挖272.8。3 进洞施工方法272.8。4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282.8。5 洞门282。9隧道装碴和运输292。9。1隧道出碴系统292。9。2 装碴和运输设备292。9。3 错车道布置292。10隧道弃碴排放302。10.1 弃碴排放302。10.2环保管理303 环水保措施303。1工程概况303.2。施工方法30

4、3。3施工要求303.3.1挡墙砌筑303。3。2防、排水系统313。4.质量保证措施314 复垦方案321 工程概况1.1 设计概况灰竹林隧道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境内,进口位于龙街镇上村;出口位于大理市永平县杉阳镇抱龙村中村,隧道实长2023.3m。隧道共两种断面(级、级),标准断面净空3。8m3。8m,隧道采用直墙圆弧拱形隧道断面,初期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钢格栅+锚、网及喷混凝土;二次衬砌采用C30钢筋混凝土。1。2工程地质情况1。2。1地形地貌博南山隧道所处的地貌单元为低中山地貌.隧址区地表高程1798m2285m,相对高差大致在200500m之间,山顶为尖顶状,脊线呈锯齿状,地形

5、起伏较大,山体较陡,植被茂密,沟谷一般呈现“V”形。山体较陡,植被茂密,沟谷一般呈现“V”形.隧道进口处山坡坡度3040P,植被覆盖率4050%;出口处山坡坡度30P45P,植被覆盖率20%30%,山脚有小溪流过。1.2.2地质构造洞身段围岩主要由破碎较完整的强中风化白云岩、云母片岩构成,岩石强度表现为较软岩较硬岩,强度差异较大,洞身段受断层影响,围岩等级为级。1.2.3地层岩性隧道进口、洞身和出口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和下伏基岩为晚元古界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为一套变余砂岩间夹千枚岩,顶部夹结晶灰岩组合。其地层和岩性的分布如下:(1)第四系更新统(Qp)碎石土:黄褐色,稍密,稍湿,母岩成分主

6、要为风化的变质砂岩,含量约为55,以粘土质充填,厚0.502.00m,为地表残破积土层,钻孔。(2)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2l)强风化变余砂岩:黄褐-红褐色,原岩结构、构造大部分已遭破坏,岩石中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破碎,岩芯呈碎块和碎屑状,局部呈土状,钻孔揭露厚度为7。2012。50m,在进口地段层底标高为311。99m,在出口地段层底标高为204。31m。中风化灰岩:青灰色,变余细晶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含少量碎屑岩屑;岩石中裂隙发育,裂隙面被铁锰质侵染,见有方解石细脉,局部见有溶蚀现象,岩芯柱状和块状,RQD=3060,钻孔揭露厚度为34。8037。70m,进口地段

7、层底标高为169。54m;出口地段层底标高为274.29m。微风化灰岩:青灰色,变余细晶质结构,中厚-厚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含少量碎屑岩屑;岩石中见有小裂隙较发育,局部裂隙面被铁锰质侵染,岩石较完整坚硬,岩芯以1070cm柱状为主,少量碎块状,RQD=8085,钻孔揭露厚度为4。205.60m,该层位未被揭穿。中等微风化变余砂岩夹千枚岩:深灰、灰、黄灰色,变余砂质结构,中厚厚层夹薄层状构造,岩石中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裂隙的间距为1030cm,裂隙面产状以3103554565一组为主体,其次为501406580一组次之.多呈闭合型,结构面为结合一般结合好,裂隙面被铁锰质侵染,岩层中见

8、有石英脉较发育,岩体较完整。本次勘察无钻孔揭露。据地质调查和钻探资料表明,灰岩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出口地段,震旦系上统老虎塘组上部的岩性;隧道洞身总体为震旦系中统老虎塘组的一套变余砂岩间夹千枚岩组合,并构成一个轴向呈北东东向背斜构造,其北翼岩层产状为1201454565,南翼岩层产状为3203454570,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呈大角度相交。(3)不良地质F1 断层:地表断层破碎带及主要影响范围为0+602。70+803.2,洞身影响范围为0+598.60+805.5。断层走向北西,与线路夹角50,陡倾向大里程,为逆断层,断层范围围岩破碎富水。其影响带呈碎石状,岩体破碎,地下水较丰富。F2 断层:地

9、表断层破碎带及主要影响范围为1+029。21+468。8,洞身影响范围为1+495.41+908.4。断层走向北西,与线路夹角47,陡倾向大里程,为逆断层,断层范围围岩破碎富水。其影响带呈碎石状,岩体破碎,地下水较丰富。1.2。4水文地质隧道穿越山体覆盖层较薄,且山体陡峻,基岩顶板埋深不稳定,无法形成稳定的含水层。下部变质岩的结构较为致密,虽然岩石中的节理裂隙比较发育,但多为闭合型,渗透和连通性差,属弱含水层。因此,富水性很弱,水量十分贫乏。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在勘察期间进口地段地下水位标高为279.19m;出口地段地下水位标高为185.81m。依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动力特征,结合现场地形地貌

10、特点分析场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隧道围岩渗透性比较弱,在局部层间裂隙发育地段的洞室中会有滴水和小淋雨现象,初步估算拟定洞身最大涌水量(Qmax)为10t/d。1。3 施工条件1。3.1 气候条件经过云南省的中亚热带、北亚热带,该区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14.517。5之间,极端最高温度34。5,极端最低温度-4.4,年平均降水量在593.1mm-987.6mm之间,日最大降水量136.8mm。1.3。2 交通情况交通条件极差,进口位于半山腰,与地面高差约160m,需从周边山体绕行修建伴行道路至洞口;出口需沿既有乡村道路行走约40km到达毕家田村,在

11、新秀约3km施工便道至洞口。1.3.3 施工用水电通讯情况水:拟在进口及出口工区各设浆砌蓄水池蓄水。隧道进口及出口工区各设置30m3高压水池,设置管线路至隧道内、生活区、拌合站、机械修理厂等用水点。电:出口附近村庄有地方电网通过,可申请从杉阳镇高压电网T接入工地。通讯:进出口基本没有无线信号,需向电信部分申请加设信号塔.1。3。4 施工场地情况进出口均位于半山腰,场地布置困难,需沿山体开挖平整场地。2 工程施工方案2.1工程测量2。1.1控制测量结合本隧道长度、地理环境、地貌状况和本工程测量精度的要求,洞外平面控制采用GPS控制网形式复测原设计院提交的洞口导线点;洞口插网采用三角形或多边形闭合

12、环形式,以GPS控制网复测成果作为起算数据,平差并精确计算出各插点的坐标。高程控制采用洞外GPS控制网内的三等水准点作为基点,用精密水准仪向洞内导入水准点,精度达到三等。2.1.2施工测量洞内平面采用导线闭合环形式布置。导线设计边长为250米左右。洞内高程测量使用水准仪实测,精度达到三等水准要求。洞内水准线路应由洞口高程控制点向洞内引设,正洞每125米左右设一个水准点,引测水准点采用往返观测,并且定期复核,测设精度满足测规要求。2。2隧道开挖2.2.1 施工顺序隧道开挖初支施工顺序隧道超前探水 隧道开挖 初喷混凝土 装碴出碴 立拱复喷混凝土 隧道开挖 级围岩开挖支护作业循环 图21、级围岩开挖

13、支护作业循环见图222.2.2 开挖设备开挖钻孔设备采用自制多功能台架,YT-28风钻作业。2.2.3 开挖方法开挖方法: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级围岩地段采用上、下短台阶法。2.3超前探测与支护2.3。1 超前探水(1)隧道开挖前必须进行超前探水,钻孔深度原则是能长尽量长,一般每次探水段长度为3050m,前后两次搭接长度58m。 (2)超前探水孔孔径(终孔)为75mm,采用双管单动金刚石钻头取芯,以判别岩石质量指标,钻孔位置布设在掌子面中心。(3)超前探水孔要详细记录出水点位置、水量、水压,超前探测钻孔孔口安装止水导管和闸门。(4)探水钻采用型号MYZ-100Z的钻机.2。3.2隧道施工初

14、期支护2.3.2.1 施工顺序(一)有钢架时初喷砼架立钢架-超前小导管(有)挂钢筋网复喷砼锚杆。(二)无钢架时初喷砼锚杆-挂钢筋网复喷砼.2.3。2.2 砂浆锚杆初喷砼完成后,按设计要求及时安设锚杆。先在岩面上画出需施设的锚杆孔点位,采用凿岩机钻孔,高压风枪清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5cm。(1)先塞入已浸泡水的药卷,塞够卷数后用风钻或风镐将杆体抵到设计深度。塞入杆体,然后加垫板和螺母,待锚杆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后拧紧螺母。(2)砂浆锚杆孔内砂浆饱满,粘结均匀,托板与岩面密贴,抗拔力符合设计要求。(二)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5)施工准备钻 孔装水泥药卷清 孔结 束锚杆位置放样加垫板,拧紧镙帽,固定杆体插入锚杆 图25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2。3。3 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注浆采用42热轧无缝钢管,纵向搭接长度部小于1.5m,方向与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