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322684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农村初中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1 2黔西南州首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论文标题: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联系 : 2022年4月26日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兴仁县第二中学教师:蒙礼彪 九年级化学课程是学生的入门课程,学生由开始时学习热情高涨到后来兴趣减弱,直至普遍对化学的学习感到困难与吃力。原因是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他们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如何运用化学这门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学科特点,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使学生由此对学习能够保

2、持长久旺盛的求知欲望,这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师肩上的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一、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例如:镁带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奇型怪状的铜树,不同PH色板与酸、碱、盐的作用等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世界是这样的奇妙。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更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例如:学习二氧化碳和水反响生成碳酸的性质实验,设计这样一个实验问题:盐酸、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什么现象?在两支试

3、管中分别参加等量的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参加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有何现象?又如,学习制备物质的实验,把大实验划分成小实验,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实验中的实验要点和要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如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先把大实验划分成: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怎样检验氧气?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再比方:学习制作过滤器及过滤时的本卷须知,设置的问题为过滤混有少量泥沙的氯化钠溶液,看谁用的时间最少,看谁得到的溶液最清澈。通过设置实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开展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二、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生

4、动形象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听得入神、想象丰富。首先,讲课时语言要准确科学,其次,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借助比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又比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容。将化学变化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比作学生调座位,有助于对这一核心内容的理解。联想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别(男、女生)、人数、体重不变,很容易理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5、种类、数目、质量不变。通过运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三、丰富课外活动根据中学生普遍喜欢化学实验这一特点,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地开展课外活动,以便使学生学有所用,活泼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家庭小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自制水果电池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性质时,可参观氧气厂,亲眼看到制氧的全过程,目睹液氧和固氧都是蓝色的;在讲化肥的制取时,可到化肥厂参观,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进行化学专

6、题讲座、专题报告、开展化学游戏、办化学小报等。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趣味化学的小制做,诸如“魔棒点灯、“空杯生烟、“清水写红字等,这些有趣的活动无疑也会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的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去,来了解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与化学有关联的知识,同时对学生来说还兼有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放怀天下的意味。每当此时,学生个个欢呼雀跃、兴趣陡增自不必说。总之,应根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活泼学术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课外活动,来积累学生追求文化品位的意识和经历。

7、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包括预习、阅读、解题和观察、记忆、思维等。如记忆过程,将抽象难记的知识,采用一些窍门记下来。例如:把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表编成“口诀“、顺口溜,学生兴趣浓厚,记忆效果就好。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知识就能掌握得牢、用得活,就能获得知识内在的乐趣,从而进一步稳固学习兴趣、爱好。五、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开展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

8、生科学的情感。初中化学的探究活动,选题可以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力求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生存与开展和化学息息相关。例如,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雨水(河水)PH的测定的探究和对水资源的调查等,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和才能。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六、强调学习目的教育 教学实践说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造成的。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性不强,学习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针对此,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典型实例,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加强引导,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是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是可持续开展战略的依据,是二十一世纪的希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提高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不仅是背了多少书,考试得了几分;让学生了解化学的现状和将来开展的广阔前景,使他们明确无论从社会的需要和将来个人开展的需要都应该学好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