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栽培技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319616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贝母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浙贝母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贝母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贝母栽培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贝母栽培技术浙贝母,又名浙贝、象贝、大贝,为百合科植物,以磷茎入药,其药用价值 及经济价值极高,其栽培方法如下:浙贝母喜湿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出苗的适宜地温为6C7C,植株生长最适气 温为10C22C,低于4C或高于30C停止生长。磷茎在地下5厘米处,日平 均地温10C25C时能正常膨大,高于25C时休眠,低于一6C时磷茎受冻。开 花适宜气温为22C左右,喜充足阳光。选地整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壤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植,过粘或 过沙的土壤均不宜栽植。选好地后,每亩施腐熟厩肥或堆肥35吨作基肥,翻 2030厘米厚土层,耕细整平,做成高畦,畦宽12米,畦沟宽33厘米,深 1316厘米

2、繁殖方法浙贝母多用磷茎繁殖。栽培浙贝母可分为种子地和商品地两种。种子地待地 上部枯萎后在原地过夏,910月间将磷茎挖起,按磷茎直径大小,进行挑选后 分别栽植于种子地和商品地。栽培期为9月前后为宜。按行距20厘米在畦上开横条沟、沟深1012厘米, 沟要直、底要平,将磷茎按株距1316厘米种植。芽头向上,栽种一行,再开 第二行,并把第二行翻起的覆盖在前一行上按顺序进行。一般种子地约400500 千克;商品地约250300千克。田间管理中耕除草要尽早进行,在浙贝未出土前和植株生长前期较宜。一般栽植半月 后浅锄一次,以后每隔半月锄一次,直至施冬肥为止。翌年2月中下旬待苗出齐 后,适当深锄一次,以伤茎为

3、宜。抽茎以后,见草就拔。浙贝是耐肥作物,对氮肥要求量大,对钾肥需求量也较多。追肥分别在冬前、 齐苗期和摘花期进行。尤其冬季施肥量要大、每亩浅沟施入7粪尿25003000 千克,饼肥75100千克,铺施厩肥15002500千克;苗期每亩施水肥1200 1500千克或硫酸铵1015千克;花期每亩施水粪15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浙贝生长期需水不多,但在植株旺盛生长时期(2月初4月初),需水相应较多,如这时缺水、茎叶生长不良,直接影响磷茎的膨大。如此期干旱,应每 周沟灌一次,以满足生长需要。水分过多易使磷茎腐烂,所以遇积水应及时排出。适时摘花有利用磷茎养分集中,促使茎杆生长,增加光合作用。在植株顶

4、部 有12朵花开放时应摘除,摘花宜在晴天进行,以免雨水渗入伤口,引起腐烂。 摘下的花稍经晒干后可入药。病虫防治灰霉病可在发病前喷100倍波尔多液710天一次,连喷34次,或在发 病时喷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软腐病、干腐病,防治时应注意过夏期间挖 好排水沟;用50%苯丙咪唑1000倍液浸种15分钟,晾干后再下种;选无病虫、 伤痛疤磷茎作种。如遇豆芜青危害,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或40%乐果乳 剂8001500倍液喷洒。采收浙贝5月份地上部分枯萎,到9月份磷茎发根,此期称为过夏(浙贝此期休 眠)。种茎数量少可在阴凉处沙藏过夏,种子地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或坡地种植,栽植可深些,以免露出土面。地上部分枯萎前,可套种大豆、花 生、瓜类、红薯等作物,以给浙贝遮荫,降低地温,调解水分,有利于磷茎过夏。9月上旬种子地挖掘磷茎,按大小分级、选大小均匀、呈扁圆型、磷片紧密 抱合、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二号贝(直径45厘米)作种用,随挖随选随种。商品地5月上、中旬当地上部分全部枯萎时,选择晴天采挖,切忌弄伤磷茎, 按大小分级、加工。一般亩产鲜贝600900千克,折合干品200300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