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31212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为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实施,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年度的金融业工作总结、相关工作检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规划实施两年半时间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综合形成金融业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总结评估报告,报告从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问题及建议等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规划实施及执行完成情况金融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颁布以来,紧紧围绕加快金融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维护金融稳定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保障,增强

2、金融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推动经济金融同步均衡发展,实现了资产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稳定增长,按规划完成了十四五上半期目标,为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四五以来,金融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同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2年,金融业增加值850亿元,是2020的1.3倍,年均增长率12%,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率高出5.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从2020年末的6.5%上升到8.7%,金融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2022年末,金融资产总额达到3.2万亿元,较十三五期初增长了58%o截至2022年末,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8500亿元、21560亿元,较2020

3、年末分别增长49%、75%,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长8.4%、11.3%,存贷比从2020年末的65%上升到79.8%o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50亿元,是2020年末的1刀6倍,保险深度4.5%,保险密度2850元/人,比2020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和1030元,保险业在经济社会的渗透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2022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200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600亿元。十四五时期,通过债券市场实现新增融资8650亿元,2022年末债券融资余额5500亿元,截至2022年末,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8家,较2020年末增加9家。金融科技应用场景逐步丰富,智慧县域+普惠金融试点实现县域全覆盖;搭建金融服务云平

4、台和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推进小微企业实现线上贷款;金融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一)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1.做强做优法人金融机构。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完善治理结构,实现业务规模、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同步提升。支持银行上市,成立理财子公司,争取进入国内城商行领先行列。支持银行创新发展,保持在城市商业银行领先地位,巩固标杆行地位。支持证券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成为具备综合优势的一流投资银行。支持证券上市发展,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持保险上市,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向大型保险集团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申设民营银行。继续推动金融租赁公司、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牌照的申设。

5、2 .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做强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加快筹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用再担保公司、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公司增强资本实力。推动组建商业保理公司协会,强化对地方金融组织行业协会的指导与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维权、协调、服务作用。坚持普惠金融导向,促进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等地方金融组织规范健康发展。探索开展地方金融组织信用评级,逐步实施分类监管。3 .培育壮大新兴金融组织。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整合政府设立的各类引导基金,积极对接PP

6、P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子基金,探索基金招商模式。支持组建硬科技投资联盟,建立一站式、一体化的股权投资服务体系,完善落实股权投资在注册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推动境内外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股权投资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深化合作。4 .加快发展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加快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打造1家金融信息发布机构。推动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引导其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二)创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1 .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依托创新驱动平台,加快

7、创新驱动发展新步伐。推动创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在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可复制经验,助力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 .支持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做好各类新型孵化器加速器”促进器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工作,做大做强众创空间,为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聚集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适宜的创业投资发展环境。发挥政府性引导基金作用,扩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价值评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风险投资、私募基金与科研院所多方合作,为

8、创业者提供融资融智支持。支持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力争孵化实施一批含绿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项目,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3 .创新科创融资模式。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事业部、科技金融中心,探索开展科技信贷差异化管理试点,在科技信贷审批、激励约束、拨备等方面实施差异化考核。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科技企业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投贷结合、投保贷结合等模式创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创新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鼓励科创企业通过多种方式

9、开展直接融资,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4 .完善科技保险机制。鼓励保险公司加大科技保险创新力度,探索建立保险+产业+科技生态圈保险服务体系。大力推广首台(套)、新材料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科技保险扶持政策,提升农业保险科技运用水平,推进专利保险试点,探索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三)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升级1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弓I导金融机构落实监管政策,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支持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数控机床等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技术先进、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

10、展供应链金融,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于核心企业与上下游链条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应收账款、保理、票据等融资服务。2 .推动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政策定位,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落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加强房地产金融管理,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严格房地产企业三档四线融资管理。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首套房、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金融支持,促进形成租售并举住房制度。3 .增强普惠金融

11、服务能力。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加大对低收入群体、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增加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随借随还贷的规模。健全小微企业贷款考核激励机制,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营造敢贷愿贷能贷的政策环境,确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推动创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股权、债券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形成金融、财税几家抬的政策合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的创业支持力度。强化社区金融服务。4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绿色金融各项政策,构建基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

12、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在内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探索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民间绿色投资基金。发展绿色保险、绿色股权投资等。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金融服务,支持低碳生产与绿色转型发展。5 .着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巩固金融扶贫成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引导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强化支农支小定位,优化资金投向,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完善信贷差异化监管政策,支持银行业机构落实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大力推进信贷服务

13、向特色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重点工程的支持力度。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开展林权、生物资产等抵押担保贷款,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集体资产股份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支持电商进农村,创新电商企业+农户融资模式。积极运用保险产品巩固脱贫成果,引导保险资源在农村地区均衡配置,鼓励保险公司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发相应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产品。6 .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救灾救助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各类

14、养老险、健康险等商业保险产品,扩大商业养老健康保险覆盖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商业养老健康保障计划,支持保险机构拓展企业年金业务。支持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支持探索开展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审慎开展以房养老金融服务。坚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促进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增加财产性收入,打造财富管理高地。7 .积极发展消费金融。支持金融服务畅通经济国内大循环,主动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金融业务模式,提高消费信贷产品风险管理能力。支持汽车消费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消费,支持发展健康、家政、育幼等消费服务,推进文旅休闲

15、消费提质升级。创新无接触消费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双向提速发展,扩大无接触消费服务应用场景。8 .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以及无人应用、在线服务等数字金融新技术新手段,加快市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完善企业非银类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建档,推动线上线下业务同步,实现小额业务和信用业务在线即时办理。推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纵深发展,鼓励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探索金融科技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逃废债追偿、信用修复、反洗钱等领域的应用。鼓励产学研结合,支持科研院所开展金融科技研究。市级金融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3.2万户,累计放款约100亿元。

16、(四)不断提高市场直接融资比重1.持续扩大信贷总量。建立重大项目对接机制,经常性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按照区域、行业、企业、项目,分别搭建区域性、专题式、差异化的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提升融资对接精细化水平和对接效率。建立金融机构提前介入重大项目论证机制,为融资项目和企业提供专业指导,有针对性地提供融资方案。辖内银行业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政策和贷款审批权限,加快企业建档、评级、授信和放款;加强金融运行分析研究,及时解决信贷投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好政府与各银行机构签订的政银合作协议。鼓励金融机构开拓非信贷融资,实现信贷、非信贷两轮驱动,通过表外业务、信托、债券、融资租赁、资产转让等方式,不断做大社会融资规模。2023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8.8%左右。2.不断加大直接融资。充实优化上市后备企业库,加大精准扶持力度,不断完善上市梯队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