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311127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托基地,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 ”的实践与思考 临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朱小华一、 师训现状分析及目的意义1.师训现状分析本次培训是我省“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面之广、改革的力度之大、任务之重、要求之高也是前所未有的,2.目的意义二、 构建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1. 建立三级联动培训管理体系。2. 设置三级联动的管理职责3. 建立集中培训管理制度4. 量身定制学员研训作业三、实施三级联动培训管理模式操作措施在市教育局师训干训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实践基地、实践导师以及组班教师、学员都遵循“统筹安排,统一步骤,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原则,使

2、培训扎实有效。在组班教师组织下,78人组成若干个学习研讨小组,设有班委和组长并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为科学规范、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活动,组班教师在开班式上向全体学员明确了培训制度、作息时间、课程设置、活动形式、作业内容等一系列培训事项。(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研训方案十二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没有象领雁那样有40天的培训时间,短短的12天教学时间也没有顶岗执教的教师;培训的对象教龄长短不一;培训对象的专业发展程度不一,面对这样的培训群体,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设计、灵活巧妙的培训形式安排显得更为重要。训前征求培训需求,想方设法整合提供培训资源。量身定制菜单,虽然省培训机构有研训板块的要

3、求,但是比较粗线条的。如何根据我市学员的实际给他们量身制作菜单。实施双导师制和小组互助学习,优势互补。专家聘请务实 ,既要考虑教师需求,又要考虑学科的专业发展导向,同时考虑知识板块的分布。明确细化考核细则,制定了基地、导师、组班教师职责,学员任务和要求。(二)整合高效实用的培训资源1.精选专家,开阔视野。根据省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文件精神,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我们不仅聘请了资深的教育专家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而且充分发挥临安本土的优秀资源 ,邀请临安市一线的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讲课。这一场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情并茂的讲座,让所有学员收获满满。专家们的引领,让学员

4、播下春的希望。2.走进基地,搭建平台。实训基地是学员成长的摇篮拜师学艺 , 修炼内功 六天的理论学习结束后,学员若干人为一组,分成5组,分别奔赴各个教学实践基地。基地的领导十分支持这项工作,无论是学员学习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每个基地都有2位导师,他们根据学员的需求亲自上示范课,然后和学员一起探讨。接下来每个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说课、上课、磨课,导师不仅为学员课堂观察与诊断、提升课的教学设计,还要给学员撰写听课后的诊断报告,批改作业,确定考核成绩。每个基地的校长、导师的热情接待,实践环节的落实,导师的一节节经典的示范课,师徒结对的说课磨课一杯杯清醇的绿茶,一堂堂的磨课研讨,一个个安静舒适的

5、小组办公地点安排,一餐餐可口的饭菜,无不渗透基地学校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分散基地,校长负责,导师引领,组长带领,小组协同”的实训形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导师引领,在实践中成长“刀剑须磨方显锋刃,课堂须磨方显高效。”基地实践的磨练,让学员积聚成长的能量。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成长的主打平台。在“磨”的过程中磨去浮躁、磨出实效、磨出精彩、磨出成长在基地团队协作中,学员不仅度过幸福的时光,而且为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听课评课活动,学员各抒己见,导师指点迷津,通过与导师、与学员间的思想碰撞,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化

6、发展。大师们带来的课堂让我久久回味,他们那一个个磨砺自己的经历,是那样刻骨铭心。特级教师们带来的经典课堂和讲座是那样高亢和深邃,不得不佩服他们曾经为今天的成就付出的那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沉思!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不敢去触碰的感觉导师们带来的那亲身体验的传授,几天的相处,那敬业的精神,那份负责心,悉心的指导,那言传身教的感染力无不感动着我。给我们上示范课,陪我们听完每节课,陪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陪我们一起评课说课,上课前的一个鼓励手势我沉思着,也感动着正如学员在博文中写道:三天时间,我们忙碌而又充实,说课,修改,上课,评课,导师指导工作认真细致,说课的时候认真听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课评课的时候

7、也毫不吝啬自己评论,对每一位上课老师逐一详细地进行评课,提出修改意见。我们从心底感谢导师,是他们让我们的课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三天的时间很短,似乎也很长,同伴们一起通过上课、听课,相互提出一些修改建议,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真正成为了学习上的伙伴。三天时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基地独特的校园文化,学习到了语文教学的方法策由于几堂课下来,我感觉大家都十分认真,同一小组的成员都觉得机会应该给年轻的老师,一致推荐许雪兰老师上课。为了这堂课,身为组长的我以及小组成员和她反反复复的读了很多遍课文,为了能走入文本,浏览了很多的网页查找资料,一起磨课。其实,在陪磨的过程中也提升自我的素质,在思维的碰撞中时常迸射出了

8、火花“不管奖次的高低,我付出了,我肯定也收获了”,从她的话语中,从她的行动中,我看到的是谦虚、上进、好学的她,我相信经历的本次磨课活动,这堂公开课将是她一生难忘的记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同伴互评,课堂反思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相处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都应该倍感珍惜。我深深地知道这样的过程是一种磨砺,这样的过程是一种收获同伴互助, 互动提升 每个学员都要上一堂展示课,每次学员展示课,学员们都精心准备,上出了不一样的精彩。每次评课中,学员们充满活力,坦诚自己的见解,以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次的讨论中。学员们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共同成长,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教师和

9、实践基地的导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课前教师之间互相献计献策,为上课的老师准备各类资料;课上认真仔细聆听老师的教学,课后研究教法,学法,互相磨课。这几天是幸福的,因为导师和同伴会给自己的教学提出宝贵的指导;这几天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成长!”(3)实践研究 , 硕果累累 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是各小组的一堂精品展示课,3.全程陪同,热心服务。在培训过程中,组班教师全程参与,承担了培训班的全面管理: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负责学员需求的调查、学员的签到、课堂的纪律、教师的联络、意见的反馈;下基地,去共同体学校,记录每次培训活动、处理培训问题或紧急事件;及时通过

10、“评论”、“回复”、“电话”等方式,鼓励、督促学员按时参加学习、提交作业;及时与实践基地导师及相关人员协调相关事宜,保证了培训方案的实施,确保了培训的质量;努力与专家教师们密切联系,根据变化及时沟通协调并明确分工,确保了任何时候都不脱岗。组班教师始终与学员们在一起,及时对学员进行指导和帮助,稳定了学员们的情绪,让学员们有归属感、亲切感。培训的这段日子里,每天早早的来到培训点做好一天的培训服务工作。白天参与学员的一系列活动中,晚上坐在电脑前分享学员的一天收获感悟。利用中午、课间时间与学员聊培训生活,聊家常,倾听学员对这次的建议每天充实而忙碌。在培训即将结束期间,组班教师还努力做好参训学员的档案建

11、设,为完成总结报告、展示学员风采收集第一手材料。4. 撰写博文,碰撞思想。阵容庞大的师训资源,怎样让学员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消化吸收呢?在研训过程中,让学员撰写博文形式,及时梳理每次的学习内容,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观念的碰撞,逼着学员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博文倾吐着学员的心声,展示了学员的才华,欣赏了同伴的教学智慧,同时也促进学员间的交流,让学员潜移默化地成长。学员们在培训学习中撰写博文,展示精品,尽显个人特长,尽展个人风采,产生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激情。同伴们一个个相互认真学习,你监督着我,我提醒着你。入夜了,还是短信里,QQ里交流,上课,评课,交流这种感觉似乎是十几年前在学校读书时的再现撰写博

12、文 自我反思 本次培训,学员们除了与导师、同伴进行探讨、学习,很多学员还积极撰写博文,写所得,写所失,写所感,自我反思。一些学员的写作热情感染了大家。在理论学习阶段,每个学员每天写一篇感悟;教学实践阶段,每个学员每天写一篇一日反思。共撰写博文400多篇,其中在市教进校网发表50余篇。写博文是剖析自我,在反思中成长;看博文是心心交流,在欣赏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第二阶段教学实践阶段 十二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也即将分别,但我们将会不断前行,在这十二天中学到的东西,只有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进步。十二天,我们不断地学习着、收获着、进步着,感谢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相

13、聚是短暂,但收获却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总之,这近半个月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真希望培训的日子过得再慢些,培训时间可以再久些玲珑小学 楼云贞 温州、杭州之行感悟这学期卸掉一线繁重的教学任务,做一位专职的“90学时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班教师。前几年,我一直承担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组班任务。虽然有过两次“十一五”期间“领雁工程”组班的一些成功借鉴,也有“十二五”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的组班经历,但这学期跨越自己的专业,不仅承担“90学时小语”85人集中培训,而且接受领导分配的“90学时小数”73人,“中小学音乐”55人,初中语文一班基地实践和初中英语53人的集中培训的组班任务下一学年领导还

14、分配我担任小学科学的组班任务。俗话说得好“隔行如隔山”,四、量置组班教师工作范畴科学合理量置组班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范畴, 让组班工作程序化!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个人的精力也有限。怎样让每个组班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挥正能量,为培训所用,为学员专业化发展服务!我们所到之处培训的智囊团,培训的专业化,培训的程序化很值得我们借鉴! 朱小华 倾听花开的声音第四小组 汇报人:陈学伟临安市“十二五”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第二期)活动于2012年3月12日上午在教师进修学校拉开了序幕。在为期两周的培训中,专家引领、名师指点、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回顾培训点滴,我们感受颇深,有感动

15、、有感谢、有感恩!感恩教师进修学校为我们创设优良的培训平台和精心地组织;感动于实践学校领导的尽心服务和导师细致入微的指点迷津;感谢班主任朱小华老师一路的陪伴,无微不至地照顾、信心地叮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今朝,我们说:有大师自远方送经上门,实乃一大幸事也。站得高才看得远,拥有先进理念和渊博知识的专家给我们指点迷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给我们解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汪潮教授慢声细语地点拨我们如何从教课文到用课文教语文。特级教师倪宗红老师充满激情,以犀利的语言就如何精简任务,理清环节,提高开放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提出了精辟而独到的见解,使我们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特级教师朱柏峰向我们阐述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教研员朱亚华老师细致地指导我们如何撰写论文。另外季科平老师给我们作了语文教学叙事漫谈的讲座。她告诉我们:“相信你自己的思想,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要求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总之,专家们的讲座犹如一顿顿盛宴,让老师们意犹未尽,他们带来的理念与想法为各位老师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指明了方向,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