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310123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选教学案例(梁慧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方案题目:画风【百度搜索】http:/ 2012年3月1日 参赛者个人资料姓名梁慧欢学历本科性别女职称小学语文高级任教学科语文教龄17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通讯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北滘中心小学电话18923200323邮编528311邮箱 注:案例见第二页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大语文观”,提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占主

2、导地位,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可以说,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1、对象:小学生 (二年级)2、学科:语文 3、课时:两课时4、教学准备:w 生字卡片。w 多媒体课件。w 学生画风的图画。二、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学生只有兴趣盎然,才能在学习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别出心裁,以引导学生热情参与。学习画风不仅只是理解课文内容,还要通过“画风”,培养创新精神。三、教材分析“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本中的小朋友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

3、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看了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我们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四、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文

4、中的小朋友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达风的。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五、教学重、难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通过什么来画风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1、猜迹激趣: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水儿见它皱眉,云儿见它让路。你们猜这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画风。(板书课题)并出示风的图片。【百度图片】http:/ :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画风。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

5、么事?2、指名汇报。3、小结归纳。出示填空:这遍课文主要讲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先画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最后他们画了风的事。三、自读课文,自主识字。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仔细地读一遍课文,这一回老师要提醒大家读准字音。1、听课文朗读。【视频导入】http:/ 浪涛 姓陈 姓赵 丹心 艺术 显得A、带拼音读。B、去拼音读。(1)说说记字方法。3、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2)口头组词。乌云 雨丝 旗杆 忽然 斜斜的 转动 眨眼(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4)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眨、斜(5)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

6、议。四、朗读全文。1、男女声赛读,每组一个自然段。2、师生合作读。学生读叙述,老师读孩子们的话。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解决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还学会了生字,能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解决第二个问题:他们是怎样动脑筋画出风来的?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听风声导入,问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百度搜索】http:/ 画风)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谁在画风?为什么画风?风能画出来吗?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读书情况。你读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些什么?3.学生自由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电脑课件。(我知道红旗在

7、飘说明有风教师播放红旗飘动、风车转动、雨丝斜斜等电脑动画课件。)【百度图片】http:/ 我知道赵小艺她会画风,画的是一面飘动的旗子。(2)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课件出示。(3) 从这句话中你还明白什么?(抓住“眨眨”、“想了想”)想什么?(4) 宋涛为什么会提这样的问题?怎样读这句话?(5) 陈丹听了怎样回答?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陈丹也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而且没人能画得出来)(6) 你从哪个词看出没人可以画出来?(谁也)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请你读一读。(7) 赵小艺又怎样回答?(再读句子)为什么小艺在说之前要眨眨眼睛,想了想才说,而不象陈丹那样马上就说?她在想什么?

8、有没有想到画风的办法?从哪里可以看出?(我能!)“我能”后面是一个什么标点?为什么是叹号?(说明她很有把握、自信)谁来读?(随着朗读贴板书:旗子)过渡:旗子刚刚画好,宋涛有什么反应?1、出示宋涛说的话,朗读。2、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风是可以画出来的)宋涛原以为风是画不出来,现在一看小艺的画,突然明白风也能画出来,心里怎样?该用什么语气读?3、小艺会画风了,还有谁也会画风了?(陈丹)他画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指名读?出示再读。4、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回答贴板书:小树)5、陈丹刚才还说风是画不出来的,现在怎么能画出来了?假如陈丹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过渡:是呀,陈丹,你真不简

9、单,这么快就学会画风了。宋涛有没有学会呢?从哪看出?指名读句字。(出示)1、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回答贴板书:雨丝)2、宋涛想了想,他想什么?为什么想了想?你觉得宋涛是个怎样的孩子?把你的感受读进去。3、出示第八段,谁来读?你明白了什么?小艺为什么笑着说?她笑什么?为什么笑?过渡:这三个小朋友都会画风了,他们越画越高兴。他们正笑着,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是不是真的动了呢?为什么?(自由说)4、你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5、好,现在我就来扮演他们,你喜欢谁就扮演谁,先自己读好句子。自由读?指名扮演?评议?小组扮演。三、拓展延伸1、你会画风吗? 想一想你准备怎样画风。 启发同学动脑筋,大胆发言。2、鼓励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