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30363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课程改革正在各地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喊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再一次被提到了广阔教师的案头。在这种形势下 ,高中语文教学 ,尤其是文言文教学该如何开展 ,不得不让人深思。相关背景1、“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 ,能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课文 ,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规定。所以文本知识的教学应该也必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这与新课改并不冲突 ,关键的是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2、?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目标转变之一就是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 ,即改变过于强调灌输式教学、死记硬背和机械

2、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文言文教学也应该突出这种转变。3、文言文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至今 ,是诗文中的极品 ,表现在这些作品中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所以这些精华佳作 ,不能不读;而鉴于因文言文距离我们的生活较遥远而产生的字词句难以理解的特点 ,又不能完全放给学生自己来读。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自然就成了教师要思考的重点。因此 ,结合新课改的能力要求与文言文教学目标 ,我们一线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字句串讲这种单一的教授文言文的方式 ,使教学方式生动起来 ,多变起来

3、,真正做到使学生由厌学到愿学到乐学 ,养成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谈谈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做法。文本教读文本是学生积累知识的根底 ,也是培养能力、发散思维的途径 ,处理好文本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文言文更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教而有法 ,又要教无定法。1、以读促学读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之途。因此在课堂上 ,不妨让学生多读 ,以各种形式各种目的读。一读 ,自由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 ,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 ,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 ,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 ,同时列出疑难之点 ,准备发问解疑。二读 ,个别大

4、声朗读。这是在学生课前默念通读的根底上 ,“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 ,平正地读下去 ,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教师就此正音 ,帮助学生断句。三读 ,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译。注意动手圈画出重点字句以及不明白的地方。这次读应该是精读 ,也是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这三读之后 ,学生就刚刚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互相讨论 ,然后再当堂提问 ,师生共同解决。这种方法虽然用时稍多 ,但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很有益处。以读促学可以放在教读一篇课文的前一阶段进行 ,学生更容易掌握。2、以查促学教师的检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这种热情会迫于一种无形的自我“压力 ,可我们毋庸疑心 ,这种

5、压力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压力 ,因为这是学生的不服输的精神、自我实现的愿望在起作用。利用他们这种心理 ,我就采取了让学生“爬黑板翻译的方式。课前我准备好几张卡片 ,上写一到两句包含重要知识点的句子 ,找几个同学“抽签翻译。他们爬黑板前 ,教师要留出他们自读的时间 ,依然是有问题先提出来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大了许多。而且看的也更细一些 ,并且对重点语句的敏感度也增加了不少。到前面翻译的同学因为都是有备而来 ,所以情况比拟不错 ,当然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比方在翻译?肴之战?倒数第二段中“及诸河 ,那么在舟中矣这句话时 ,有个同学就译成了“到了诸河 ,他们已经在船上了。引得下面的同学捧腹大笑。很显然

6、,这位同学对“及“诸二字没理解透彻 ,这样一来 ,也能让他对自己的错误印象深刻 ,同时我也趁机讲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并提醒他们自学翻译时注意抓住前后文的语境。把检查放在学习中而不是学习后 ,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干劲足了 ,并且能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 ,也防止了往常“干听的坏习惯。以查促学可以放在教授一篇课文的后一阶段进行。拓展延伸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 ,学会字词句是根底 ,学会品位、鉴赏文言文才是更高能力的要求。所以文本教读之后 ,适当地对文章内容作些美的挖掘 ,这样会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认识 ,同时也使教学文言文的课堂充盈着一种审美愉悦。1、谈古论今常言道:“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

7、冠;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人说的“古语 ,我们大可今人今看 ,也让学生自由说说他们学完文章后的感想。比方学完?师说?后 ,就让他们说说文中所讲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学生也能说出个一二来。给学生的思维一个自由开展的平台 ,我们也能发现他们在古今对照中碰撞出来的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课堂 ,深度有了 ,宽度也有了。学生在无形中也学会了用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这也正是文言文教学目标所规定的。2、识人论世文学批评有句术语叫知人论世,意思就是学习文学作品,必须先了解这部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这是说的在学习

8、作品前。那在文本学习之后 ,我们可以化用一下这句话 ,做一做“识人论世的工作。很多文言文都涉及到典型的人物形象 ,比方飘沦憔悴的琵琶女、深谋远虑的战略家诸葛亮、思度弘远的伐交高手鲁肃、机智爱国的郑国商人弦高这些形象都以他们超凡的人格魅力在文言文的国度里散发着强烈的光辉。教师让学生鉴赏这些形象 ,写写对他们的认识 ,可以使他们更好的认识那个时代 ,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在繁密的古文字中蕴藏的古今人类共有的情感。3、以古论古历史上的某个典故、某个人物有时不只出现在一篇作品中 ,稍加留心 ,便会发现在其它作品中也能觅到他们的踪迹。比方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一文 ,就着重刻画了项

9、羽和刘邦的形象 ,而以项羽最为典型 ,也最有争议。于是我就搜集了不少有关项羽的材料 ,像项羽的?垓下歌?、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诗词 ,跟学生一起品读、分析 ,这样既使学生全面认识了项羽 ,也使他们领悟了诗词的魅力 ,还积累了写作素材 ,可谓一举多得。文本教读是根底 ,是知读 ,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根底知识的能力 ,为阅读课外文言文做好铺垫;拓展延伸是升华 ,是美读 ,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 ,为他们认识传统文化精华、陶冶美好情操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旗帜下 ,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文言文教学会迎来属于它的春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