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293943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导处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平乡中心小学中期考试教导处质量分析一、试题总体评价本次考试,试卷为教育办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二、考试成绩数据分析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五年级英语)(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六一班、六三班和五二班、五一班)(3)、各学科间的不平衡。(二年级、四年级、五二班语文、数学)三、学生答卷分析1、语文:(1)语文得分率较高的有看拼音写词语、词语填空、形近字组词、多音字、按

2、课文填空等,这与教师平常要求多读多背多写密不可分。(2)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灵活性,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不能做到真正的内化,不能做到举一反三。(3)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课外书籍读的少,阅读量小, 所以知识储备就少。学生的阅读态度不端正畏读,有的甚至不做,阅读方法方法不正确略读、导致阅读能力不强, 表现在对在卷面上词语理解出现偏差,准确率不高,分析理解题泛泛而谈,不够深入。(4)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谋篇布局、选材立意等作文能力偏差,习作立意不新、语言不优美生动,只有骨感,没有美感。(5)答题不认真,从上交的试卷来看,普遍存在书写潦草、不规范,横不平竖不直,尤其是低年级同学,有的同

3、学作文整篇只有句末一个句号,甚至还有的学生连个句号也没有,成绩就可想而知了。2、数学(1)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不够好,反映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解答上,失分率较高。(2)大部分教师能把握住数学的特点,加强计算的教学,但学生任然因计算丢分较多,主要是中高年级对脱式计算的运算顺序及简便规律的使用上问题比较多。(3)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不高。(六年级应用题)(4)部分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验算,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5)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够把教师教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因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强,衔接性比较强的题目(六年级圆柱、圆锥),少

4、数学生得分率偏底。3、英语(1)学生对单词、句型识记不清,遇到单词填空、句式变换这样的问题无从下手。(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对于所学到词语、句型、对话等知识不能做到内化,具体情况不能具体对待。4、品社、科学(1)部分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点没有全部识记清楚,或者是记清楚了但不会写字,导致失分。(2)学生知识面狭窄,只停留在课本和手边的小册子上,没有在任课老师的帮助下涉猎更多的相关科目的知识,这将是今后考试失分的一个短板。四、教与学问题分析(一)学生层面: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3全校的合格率、优秀率、

5、人均成绩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学困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二)教师层面: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三)学校层面: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

6、的教学。2. 新课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们的课堂上没有发挥实效,教学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普遍,课改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3.教研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备课、上课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教研组缺乏督促,形式主义倾向严重,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五、今后教学中的努力方向(一)各学科整改措施:

7、1、语文(1)教师应当改进识字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低年级在在加强书写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写正确,更要要求学生写美观、写规范、写得体。抓好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联系生活学语文。每教学一篇课文,应当作一次阅读训练来要求学生,教师在教会学生读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在每一堂课中,适当加入拓展训练,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3)强化作文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教师要对学生加强作文审题、写作技巧的指导,并要强

8、化训练。(4)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5)加强家校联系,关心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帮扶工作。2、数学(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多做多练,拓展思维。(3)加强数理教学和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4)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3、英语、品社、科学(1)加强单词和基础知识的识记、盯背,教会学生活学活用。(2)加强课外相关知识的积累。(二)学校管理整改措施1、重视优等生的培养,把优等生的培养作为学校、

9、班级的重要工作来做。 (1)各班级、各科任老师要相互协作、交流,齐抓共管,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发挥他们在班级的辐射带动作用。(2)分类推进。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等生,培养优等生群体;班主任做好协调,抓全员优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优等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2、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1)落实好备课制度,教师要互相

10、学习,缩短学科内差距。教研组要做好教案审批、把关,加强督促、督导。(2)实行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学校及教导处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 争取每一次考试均有简洁有力、操作性强的质量分析。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教研组开好学科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

11、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学校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 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个别班级个别科目成绩低下的问题。(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3、深入扎实开展教材及课堂教学的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自己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以便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全体教师齐心协作,持之以恒,自己所带班级、科目的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肯定会有大的提高和进步。太平乡中心小学中期考试教导处质量分析(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太平乡中心小学二一三年五月十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