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29293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1在本次教学中,通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句子、诗,欣赏画面,品读词句,背诵积累,实践体验等方法使学生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产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一些体会: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给孩子一个充满秋意的课堂。1.教师引述: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画,同学们想欣赏一下吗?(语文园地二习作要求: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并把它按一定顺序写

2、下来)2.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色的几幅图画,选一幅图画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来说一说,然后生生评价。3.同桌相互介绍自己的画,师生评价。因为是学生自己作品,这本身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直接感受秋的情境。我从唤起学生已有生活感受,激起学生情感需要入手,让学生容易走近文本,愿意走近文本,接受美的感染,为整节课铺设一个“美”的基调。学生结合平时积累的语言,说一说有关秋的词语和古诗。二、走进教材,超越教材,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改反复强调:“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高明的教师,在于能通

3、过教材上例子,巧妙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在生活中,学生无时无地不在运用语文,学习语文。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用联系的观念来处理教学,教学必然由单元走向多元,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浅薄走向厚重。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开放性、选择性、适应性的特点,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去分析、理解和把握教材。根据学生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大语文观、大课堂观和新教材观,把语文教学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不要隔断语文教学的生活地联系,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材成为心中的活教材,这就是我对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正确处理教材,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思考。三、关注语言积累,为学生

4、搭建展示的平台。语文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又要求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谈不上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子,以及在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力,极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导入新课时

5、,我首先出示了几句描写四季的诗句让学生猜,再听一首秋天的歌来引入新课,配上舒缓音乐,问:“能说一说你积累有关秋天的词句或诗吗?”“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背过的描写秋天的诗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吗?”学生结合平时积累的语言,说一说有关秋的词语和古诗。即检查了学生平时积累情况,又将积累与课堂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也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四、锦上添花与画蛇添足,预设与生成。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一一出示秋天的图画,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走进了文本描述的情景中,学生兴致浓厚,效果超出了想像。课堂需要反思。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和反思中,带着新的收获,让我们再次走进课堂。语文

6、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2秋天的图画这篇小短文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语言优美,结构严谨,最后点明中心是勤劳的人们画出了美丽的图画。学完生字,我让学生拿出笔来,看看课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把它们找出来,在下面画上小圆圈。我在教室里巡视,发现有的学生不知画什么,有的画出一整句话。我叫大家暂停,对他们说:“课文中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呢?有梨树。”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梨树”然后在下面画上小圆圈。这下,同学们懂了,快速地画出了“苹果”、“稻海”、“高粱”。第二个要求提出来了:“同学们读书,看到挂起这个词了没有?梨树后面是挂着,苹果、稻海、高粱后面都是什么词呢?能不能用曲线画出来呢?”“能”学生们兴高采烈。画完了,我

7、紧跟着追问:“梨树上挂起了什么?”“灯笼”“在灯笼下面也画上曲线,后面的同学们自己就能找出来,我看谁找得快,别忘了画上小曲线啊!”看着一只只小手在书上认真地画着,我说不出的高兴。“同学们画得真好,下面轻松轻松,做个小游戏。老师说一个词,你们接一个词好吗?游戏开始了。挂起”“灯笼”“露出”“脸颊”“真好,现在这样,男同学说前边的,女同学说后边的。”一声声稚嫩、欣喜的童音欢快地飞出教室。紧接着第三个要求出台了:“我有两个句子,大家比一比,看那个好,记着要告诉大家你的想法啊。听好了:梨树上挂起金黄的灯笼。梨树上挂起灯笼。两句哪句好?”又是爱表现的金举起了手,他慢条斯理地说:“是第一句好,金黄的是颜色

8、,有了颜色就告诉了我们梨是黄的,我们就像看见了黄色的梨挂在树上。”“真好,掌声鼓励!”“那你们把金黄的这样的词找出来画上括号好吗?”“又做游戏了!词语搭配开始,金黄的”“灯笼!”“红红的”“脸颊!”我高兴地和同学们一起“玩”着,意犹未尽地说:“多美的句子啊,越读越爱读,我们深情地读一读吧!”又一串带着赞美情感的读书声飞出窗外这篇课文的处理我是根据新课标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基点去做的。美的文字,美的情景,就要用美的心情去对待,当学生的心情与美的文字形成共鸣的时候,学生的朗读还用指导吗?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不是老师范读引出来的,也不是老师强调读出感情逼出来的。而是文本、孩子、情感融为一体时

9、的情不自禁地宣泄。这种朗读的意境是我这些年来一直追求探索的。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我收获到了成功。这样的阅读孩子们能不喜欢吗?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爱上阅读。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3设计理念:秋天的图画是一组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而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贴画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读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情。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吗?”这么一个问句,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

10、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并且以“梨树、苹果树、高粱、稻海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为句式,加深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佩感情。教学要求: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秋天丰收的景象和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体会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喜欢秋天,愿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难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是重点句,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比喻句的形式,并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秋天诗歌丰收的季节,是本课的难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贴画 音乐磁带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

11、么季节吗?是吗!秋天来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赏?在音乐声中贴上图画。画上有什么?(用句式)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这幅图画,还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写成一段美美的话,打开课本读给大家听。2、生自由读要想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不会念或难念的字,圈出来。3、交流学习情况(1)读生字卡(2)看看这段话共有几句?你觉得哪一句最难。(3)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句,自己用朗读来展示。三、研读课文1、秋天的图画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很美?(看看图,再读读课文,边读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2、交流讨论,朗读中

12、感悟小朋友对秋天的喜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1)屏幕出示。梨树灯笼A、你看到了什么?梨树上长满了许多金黄色的梨,远远看去好像许多小灯笼挂在枝头。B、谁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为什么要把“金黄”一词读得特别好?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兴地招呼大家一起来欣赏?在前面加上两句“秋天来啦”在读一读,感觉怎么样?怎样读更能表达高兴、兴奋的心情?(金黄的梨头像一盏盏灯笼,多么美呀!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2)屏幕显示:苹果脸颊A一个个苹果像什么?多像小朋友的脸蛋呀!摸摸自己的脸颊,圆圆的、红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爱了!B让我们一起带着微笑,捧起红红的脸颊,读读这句话。(同桌

13、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读。)(3)屏幕显示:稻海波浪A 展现在你眼前的这片稻田怎么样?自由想像。B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告诉大家吗?自由读,齐读,边读边用双手做波浪的动作。(4)屏幕显示:高粱火把A火把是什么?B 只有人才会举火把,为什么说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杆,展示自己的丰收。3、用朗读赞美秋天秋天是金黄的,秋天是火红的,秋天的图画多美呀!能看着图,不看着句子赞美吗?自由练习,可以一边赞美,一边配上优美的动作。指名背,集体背。四、秋天这么美丽,难怪小朋友们这么喜欢,你们知道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气画家是谁吗?读读书,找一找。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想象一下,此

14、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4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的图画。全文语言优美,行文流畅,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感悟秋天的美好与带给人们的喜悦。、认个生字。、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一、谈话引用,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下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

15、图画。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学生齐读课题)学生通过描绘自己眼中的秋天,初步感受到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去欣赏一幅秋天的图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二、观察图画,了解图意(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现在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亲身来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果树上接满了成熟的果实,在果园旁边是堇色的稻田,稻子艘成熟了,红红的是高粱,天上有一群大雁往南飞。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景物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又使学生感到秋天发生的变化。三、读课文,认读生字、同学们把课文轻声地读以便,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出示卡片认读生字:图 梨 笼 浪 梁 燃 勤 劳带拼音读、去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