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72645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量学考试试题(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 ( B ). 下列对测量的描述, 正确的是 1. 测量就是心理测量 A. 就是依 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B. 就 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 C. 测量就是用 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D.)A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 2. 重点 D. 终点 C. 中点 B. 起点 A. )量表。 A 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做( 2 代表 男,用 1 用 3. 等比 D. 等距 C. 顺序 B. 命名A. )量 B 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 排队,这些名次属于( 4. 表。 命名 A. 等 比 D. 等距 C. 顺序 B. 。) C 在顺序量表中, 变量具

2、有( 5. 绝对零点 B. 相等单位 A. 可以 做加减乘除运算D.等级C. 。)A C并不 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是( 6.0 错 B. 对 A. 不存在 D. 不确定 C. 。) D 其数值可 以进行加、减、乘、运算的量表是( 7. 等距 变量 C. 顺序变量 B. 命名变量 A. 等比变量 D. )变量上进行的。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 是在( 8. 等距 C. 顺序 B. 命名 A. 等比 D. 。)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9.对代表 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 A. 后的数量化系统;用标准 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 行为进行观察, B. 并将结果

3、按照数量或类别 加以描述的过程。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性 的观察和综合评对心理的某方面的品质, C. 价。 通过观察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心理测验 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D.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的少数有代表性的 行为, 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 手段。 )的客观性。 C 测验的客观性不包 括( 10.对反应的量化 B. 测验的刺激 A.对结果的推论D.绝对的标准C. 。)D错 误的测验观不包括( 11. 以上 D. 心理测验即 智力测验C.测验无用论B.测验万能论A.一个也不是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 心理测验。 B (12. 奥蒂斯 D. 卡特尔 C. 比 内 B 高

4、尔顿 A. )研究。 A 近些年来,我 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 13. 大 量测验 D. 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C. 数量化 B. 本土化 A.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 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 B (14. 体的一个样本。 团体 A. 样本 D. 受测人群 C. 常模 团体 B.)。 D 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 15. 100 或 D.30 25 或 C.20 1000 或200 B.800或A. 100)之间。B全国性常模 , 样 本 量 要 在 ( 16.B. 2000-3000A. 1000-2000 D. C. 3000-400040005000)。 A 样

5、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17. 可比性 D. 相关性 C. 特殊性 B. 代表 性 A.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C 取样是 指从( 18. 样本 D. 目标人群 C. 群体 B. 总 体 A. )。 A 随机号码法是( 19. 分层抽样D.分组抽样 C系统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A. )。 D 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 20. 总 体B.样本量A.组距D.哪个班C.)。 C 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 样的方法是( 21. 分层抽样 D. 分组抽样 C. 系统抽样 B. 简单随机抽样 A. )。 A 常模分 数又叫(22.粗分数C.常模B.导出分数A.总 体分数 D. ),它是解

6、释心理测 B 常模分数构 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 23. 验分数的 基础。 分数D.导出分数C.常模B.常模分 数 A. )。 D 发展常模就是( 24. 常模 A. 个 人的分数 B. 年龄当量 D. 团体的分 数 C. )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 在按正常途径发展 A 在( 25. 方面处于什么 样的发展水平。 人格 D. 智力 C. 态度 B. 年 龄 A. )发展程序表。 C 最早的一个发展顺 序量表的范例是( 26. 比内 D. 葛塞尔 C. 皮亚 杰 B. 贝利 A. )周的婴儿能使头 B (按照葛 塞尔研究的婴儿行为变化的顺序, 27. 保持 平衡。 D.40 C.2

7、8 B.16 A. 4 皮亚节的研究 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 尤其 28.)概念 D 是注重某些特殊概念的形 成,其中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 的研究。B. 同化A.守恒D.适应C.顺应皮亚杰发现, 儿童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 儿童到 29.) ()岁时才会掌握重量守恒; C ()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 ( 岁时才会具 有容量守恒概念。 4 ;3;A. 2 6 ;5;B.4 9 ;8;D.7 7 ;6;C.5 )量表中最早使用 智力年龄的概念。A (30. B.西蒙-比内A.瑞 文 D. 韦克斯勒 C. 比内 -斯坦福 岁组的全部题 4 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 -在吴

8、天敏修订 的比内 31.题,其智龄 1 岁组通过了 7 题, 2 岁组通过了 6 题, 3 岁组通过了 5 目,)0 C为( 个月6岁B.4 个月3岁A. 4C. 5 个月 2 岁 D.5 岁常模样本中 32.35 某 儿童在算术测验中得分, 35 年级的算术平均 分为 6 )年级水平0 B 分,该儿童的算术年 级当量是(D.8 C. 7 B. 6 A. 5 )。A %的勺人比这个分数( 55 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 本中有 33.55 D. 相等 C. 高 B. 低 A. 以上都不 是 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 80 名同 学中物理成绩是 30 王红在 34.)。 C 为( B. 75

9、C. 85 D.95 A. 65 35.,百分等级 105, 最低分为 100,其百分等级为 650 高考最高 分为) D (勺百分位数 80 百分等级为 %勺学 生进入大学, 20 要录取, 1 为 。D.540C. 532 B. 512 A. 500 (、) A (相当于百分等级勺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分, 36.)对应勺三个分数分成勺四段。 和( B.5% 75% 50% A. 25% 95% 65%D.35% 55% C. 15% 95 % 65。A% 十分位数的第一段是( 37. -10% A. 1 -10%0% B.91%D. 10 -6% % C.5%-20 % ( C 为 S

10、D 的公 式中, Z 在求标准分数 38. 样本平均数 B.任一原始分数 A. 标准分数 D. 样本标准差 C.、 A 位 转 换 后 的 标 准 分 数 , Z 式 中39.Z=az+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B),乘以一个 常数是为了使单位 C 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 了去掉( 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负值 C. 小数 B. 整数 A. 分值 D. 当原始分数不是常 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 程40.)。B是(C.非线性的B线性的A.间接的 D. 直接的 )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 位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 A ( 41.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 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线

11、性化 B.常态化 A. 百分制 C. 分布均匀 D. )。 C 的是( T 最早使用 42. 推孟 A. 西蒙 D. 麦 柯尔 C. 桑代克 B. B 为标准差来表示是, 通常叫( 10 为平均数,以 50 当以 43. )。 分数 A.Z (T=50+10Z) 分数 B.T 离差智商 D. 标准九分数 C. 级的分数量表。 9 标准九分数 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一个 44.)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 A )为平均数,以( 它是一( B. 6 2 ;A. 57 ;D.10 5 ;C.8 3 ;)。 ),标准差为( B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 45. ;D.7 1.5 ;C.6 1.5 ;B.5

12、 2 ;A. 61.5 )。 ),标准差为( C 分,平均数为 (20 标准 46. B. 11 5 ; A.122 ;D.9 3 ;C. 10 4 ; 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心理年龄,则 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47.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但在实践中 发现,但)儿童间的可 D 单纯用心理年龄来 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 比性。 年龄 D. 出身 C. 来源 B. 性别 A. )与实足年 龄之间的比值。 C )被定义为( IQ 比率智商 (48.智力商数 D. 心理年龄 C. 真实年龄 B.实足年龄 A. 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 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 49.

13、 所以比 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增长, ) A (与实足年龄 成正比 D. 成反比 C. 同步 B. 不同步 A. )。 ),标准差定为( B 韦克斯 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 50. ; B. 100 16 ;A. 10013 ; D.100 14 ; C.100 15 )表 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A(51. A.标准九分数D.百分等级C.比率智商B. 离差智商 )的计算公式。 D 是( 52. IQ=100+15 Z离差智商 D. 标准差 C. 标准分数 B. 比率智 商 A.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 A (从不同的测 验获得的理查智商只有当 53. 比较。 平均

14、分B. 标准差A.原始分数D.标准分数C.),有 时也叫常模 A 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 的方法就是(54.表。 都不是D.对应表C. 分布表B.转换表A.测验的使用者利用55.可 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得导出分)A( 数,从而对测验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都不是D.对应表C.分布表B.转换表A.)使 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 而可以很直 C (56. 观的看出被试在各个分 数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关系。 A. 都不 是D.剖面图C.直方图B.条形图对于某些特殊 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 要制定57.)B ( 剖面图D.般常模C.特殊常模B.普通常模A.)是指

15、同一被是在 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 A ( 58. 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 区分度D.难度C.效度B.信度A.) 的影响。 B 信度只受( 59. 系统误差 A. 概化 理论D.恒定效应C.随机误差B.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 方差与总60.)。C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即为( e 2 t +S2x=S2B. S A. X=T+E D.k=N/n x 2 t / S2C.rxx= S )就 B 表 明信度值数的( rxt=St/Sx 和 x 2t / S2xt=S2rxx= r 公式 61. 是信度系数。 本身 D. 倍数 C. 平

16、方 B. 一半 A. 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 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 62.)个 )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 B 的 特点而异,一般是( 月。 ;D.6-8 8 ;C.4- 6 6 ;B.2-4 4 ;A. 1-210 )上的等值性。 D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63. 内容D.评分C题目B.时间A.偶数 分为等值的两半,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 施后将测验按奇、 64.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 系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 分, )取样的一致性程度。 D 数。这个相 关系数就代表了( 两半测验 D. 题目与分测 验之间C.所有条目之间B.原测验A.为测验 在rxx)的相关系数,C为(rhh,布朗公式 中-斯皮尔曼 65.原长度似的信度估计值。全部分数D. 一半分数C.原测验B.全测验A. )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