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26928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成远程径摘要:新课程改革又称为我国教育方式的第三次改革,要使课程改革深切实施下去,在农村学校,关键是让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有所成长。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教师专业成远程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课改;教师;成长;培训作者简介:傅宗政,任教于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几个年头,在实施进程中给咱们最大的感悟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切和推动,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课堂的操纵者和知识的教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增进者和参与者。要实现如此的转变,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需要提高文化水平等。因此,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

2、专业成长,纵观各地开展课改的实践体会,只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率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师,才能成绩教师职业的理想境遇。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对本县的一个乡镇教师队伍情形进行了调查:全镇有初中2所,小学7所,在职教师358人,其中由原民办教师“诞生”的占%。由于农村诞生人口的下降,中心学校地理位置的偏僻,布局调整难以到位,致使学校规模难以扩大,布点分散,制约了人、财、物的统筹利用。教师多余新教师难进,使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6所村小学,平均年龄岁。技术学科教师更是缺乏,连中心小学也很难配齐专职的音、体、美教师,尽管开足、开齐课程,但很难上好课

3、程。而这种状况在农村是超级普遍的,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域,可能更严峻。要推动课改深切,必需成立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在培训教师上下功夫,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是迫在眉睫。新课程要求教师有多种多样的的本领。学校为教师的多向多维进展制造机缘、搭建平台:帮忙教师设计个人成长计划;帮忙教师设计专业和综合能力计划,如帮忙教师确立专业年档进展轨迹;培育与挖掘教师的爱好、特长。学校鼓舞教师利用课余时刻进展爱好爱好和特长;为教师搭建展现才华、体味成功、实现自我的舞台。一、增强职业道德教育,让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成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切,教师思想也不同程度的受市场经济的阻碍

4、,同时由于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下降,众多的教师职业心态差,职业倦怠感强,许多人只是把教育工作看成一种谋生的职业,上班、下班、笛课、上课、批改作业,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平平淡淡,终此一生,这种思想严峻地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面对农村教师的实际心理状况,应踊跃引导教师树立“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职业心态,成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看成事业来追求。1 .用道德标准教育教师引导教师树立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用典型去引导教师,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斯霞和本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奉献教育的先进事迹,通过师德教育来引导教师爱教育,爱学生,用“捧着一颗心来,不

5、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去实现人一辈子的理想和价值,把心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还要注意教师的思想动态,把握教师的思想脉搏,比如在目前教师因受市场经济阻碍,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情形下,学校应该想方设法使教师守住教育这块净土,守住宁静的心灵,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2 .用表彰奖励勉励教师尽管咱们从事教育不是为领导,不是为职称,不是为荣誉,可是通过表彰、奖励、职称晋升能够使教师感到对自己工作成绩的认可,因此,学校应当每一年都组织开展对优秀教师表彰活动,表彰的形式和内容应当是多样的,如对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校长等的表彰,或通过举行优秀事迹报告会,请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先进事迹,让教师

6、感到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无尚的荣耀。3 .用地位待遇鼓励教师落实好教师的经济和政治待遇,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落实确保教师工资正常发放,各类津贴足额到位;在大力培育优秀青年教师的同时,还要切实关注中老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成立一支稳固的教师队伍。这些都为教师专业成长成立了良好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动力”。二、增强理论学习,引导教师不断吸收新理念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习者、研究者。大教育家孔子从没有对自己的知识感到知足,还警告学生“三人行,必有我师”。教育人对知识的收入与输出有一句经典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需有一桶水”。还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

7、先做一流的学生”,这些能够看出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因为教师首要的是学养,第二才是教学的技术。新课改提出学生探讨学习的理念,教师若是不具有足够的知识,是无法知足,也不能率领学生去对知识探讨的。所谓“名师出高徒”确实是那个道理。教师工作是忙碌的,若是他游走于忙碌的学校,繁琐的家庭,没有个人学习的时刻和打算,那么如此的教师就会变成“教死书,死教书”的教书匠。在这方面,能够采取必要的方法:1 .提高教师文化水平尽管90%的教师已经达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学历,可是,还不能赶上教育进展、科技进步的步伐,学校应该指导教师制定个人成长打算,对每一个年龄段的教师的学历提升提出

8、不同的要求。还要鼓舞和引导教师养成不断学习的适应,学校要常常对教师的文化专业知识进行考核。2 .增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学校应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新课程改革方案、新课程改革理论辅导等,必要时能够邀请县内外的专家进行理论辅导。在学习进程中,应就新课程强调的“四个注重”(重进程、重体验、重探讨、重整合)、“五个进展”(全面进展、全部进展、主动进展、个性进展和终身进展)进行学习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教师深深地意识到,传统教学进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已不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也不适应“学生是进展中的人”这一大体教育理念,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讨学习,教师必需转变角色,教师不仅是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

9、、主演,还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参谋、鼓动者、裁判,乃至是学生的欣赏者,教师不单单是教给学生知识,还应有方式、能力、意识,更有教师人品和学品。学习讨论使教师对教育改革的目标、思路、方式、要求有了一个清楚的熟悉。为了鼓舞引导教师不断提升文化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应有打算、有目的、有选择地向教师推荐教育理论书籍,成立教育理论学习考核制度。3 .反思总结体会教训“一个教师写一生教案,不必然成为名师,若是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闻名心理教育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闻名的教师成长公式:体会+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为了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此刻许多学校采

10、取了强行切入的方法,出台了教科研奖励政策,对在县级以上教育刊物刊登的或教育主管部门评选的论文进行奖励,把写总结、写论文作为每一个教师的工作任务下达在年度工作目标中,在职务晋升、骨干教师评选考核中,论文总结占有必然的比重。比如咱们学校每一年都有上百篇论文在县级以上教育论文评选或教育刊物中获奖或交流发表。为引导教师注重教学进程的反思总结,能够在教师备课笔记中增设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栏目,使教学反思行为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自觉适应。三、打造教科研平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遇“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个教育治理者的一起熟悉,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动最终落脚点在教学进程。因此,教科研是新课改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

11、要一环,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1 .建设教科研队伍教师专业成长必需有引路人,因此学校的教务处、教科室应配备业务素养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创新精神治理人员,规模大的学校可设立学科教研组长。2 .构建教科研网络学校应成立上下联动的教科研网络,就农村学校而言,初中教研网能够由县(教研室)片(.乡镇)镇(教诲处、教科室)学科教研组组成;小学教研网能够由县(教研室)中心学校村学校一一学科教研组组成。3.开展教科研活动学校要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刻备课和学习业务。常常性开展教科研活动是学校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对教师来讲,他们能通过参加活动同意到更多的新方式、新理念,提高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同

12、时给教师一个展现自我的机遇,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一人一课一评议”的活动,学科教研组学期初就将“一人一课”落实到每一个教师,教师要拿出满身解数来上好这节课,上完课后,还要向教研组成员陈述自己的教学假想和用意,大伙儿开展评议。县教研室、镇中心学校教诲处、教科室还应当举行公布课、观摩课,竞赛课,或是送教下乡等活动,借此传递教改信息和教学体会,使教师在课改实践中不断深切明白得新的教学理念,让理念回归课堂,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4 .开展集体缶课活动集体备课是大伙儿集体聪慧的表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如此的备课形式更有利于使教师之间彼此交流、彼此学习,更能表现骨干教师引领

13、作用,也是通度日动使教师借他力来提高自己的途径。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并采取了“三级备课”的方式,即个人预备集体讨论个人实施。形成了“备课即研究,研究即学习”的良好运行机制。5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校应依照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来验证理论的能力,目前,在农村学校对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是:乡镇中心学校向县、市申请课题研究项目,通过论证批准后,中心学校再将课题分成假设干子项目,分派给年级组、备课组、教研组,让教师带着目标去学习、探讨、研究,以此来引导教师用理论去武装自己,做研究型教师。四、成立常态的培训机制,让教师同意新理念有组织、

14、有打算开展培训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养,增强教师理论素养,改变教师教学理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制定好教师队伍建设师进展计划,落实具体方法、培训经费、培训目标,为教师专业进展提供空间、时刻和物质保障。目前,对教师的培训大致分为如此的情形:1 .校本培训由本镇中心学校牵头,制订适应本乡镇教师特点、教学需求的培训打算,并通过教研、讲座、学习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2 .通识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教材教法培训活动,一样利用暑期进行。3 .学科培训主若是培训技术科教师,由于目前技术科教师紧缺,有必要对在职的教师进行专业学科知识培训,专门是对音、体、美、运算机等学科的教师进行培训。五、打造名师成长平台,

15、增进教师专业化健康成长课程改革必需有一支改革的主力军、领头人,如此才能全部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走得更远,让教师与名师交流,与专家对话,才能找出差距,反思自我,仿照制造,超越自我。实施“一三五”工程。所谓“一三五”工程确实是针对青年教师成长采取的一项方法,要求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这项“凤凰涅槃式”的活动开展以来,使刚走上工作职位的教师取得了锤炼,每一个时期的考核都要通过职业道德、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成效的严格考核,“一三五”工程考核已成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必需逾越的门坎。开展骨干教师评选。通过评选骨干教师的形式,来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咱们的成功做法。对名师的培育

16、应该注意层次和梯度,让教师逐级而上,在有些地址将骨干教师命名分为培育对象、教坛新秀、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培育对象等六个层次,对已命名的不享有终身制,每一年进行考核,优秀者在下次评选中能够自然晋级。笔者所在的县已经评审了四批各个层次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领军人物,在课改中应充分表现其价值,他们必需每人帮扶一个教师,每学年开设45次示范课或讲座等,参与研究一个课题项目,读23本教育理论专著等等。凡是被录用的骨干教师,在教研经费上给予资助,在晋升职务上给予优先,充分调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踊跃性、主动性。“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只有靠自己培育。学校领导要全面计划,统筹安排,既要照顾当前教学急需,又要看久远需要。只顾眼前,不下决心有打算培育提高教师,是缺乏远见的领导者。因此咱们应该熟悉到培育、提高教师的重大意义,这既是教育进展的需要,也是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