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269221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陈涉世家说课材料下马家学校 陈平 我今天说的课题是陈涉世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本单元的地位:陈涉世家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以史传文学作为学习重点,学习这些文章不但增长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受到古人智慧、勇气和节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励。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教材把本文列为第六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并列为中考阅读篇目,是很有道理的。2、教学目标及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七九年级

2、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了解固定的文言句式,积累名句2、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和历史意义,初步了解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过程与方法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义。2、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国家早做贡献,多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实词、虚词的含义,了解固定的文言句式

3、。 2、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认识陈涉的胆识才略以及他在反秦统治斗争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材处理学生虽然读了一些古文,有一定的文言词汇积累,但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文言词语要积累的又多,在疏通文意和理解分析等方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本文安排三课时,教师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重点训练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他们讨论协作、互动探究的意识,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二、教学方法分析:1、教法:主要采用讲读法、讨论法、对话法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运用教学激励策略,启发鼓励学生。讲读法:本文篇幅较

4、长,学生阅读缺乏语感,教师放录音,示范朗读,学生正音,标节奏。讨论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对话,结合谈话法交流所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2、学法:“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三、教学过程分析:教学过程分五步完成:(一)导入了解文学常识通过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的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知道作者为什么把陈涉列入“世家”中。(二)诵读疏通字词句义(设计

5、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文言文,可通过反复地读,来疏通字词句义、理清叙事脉络、分析记事手法。)1.听读。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标记不熟悉的字的读音和长句的断句。如,读准下列字音:阳夏、辍耕、怅恨、鸿鹄、谪戍、罾、烹、篝、恚、笞、社稷2.自读。学生各自自由的朗读课文,辨析有关字词的词义。如:古今异义:亡、等、间、尝、往往等;一词多义:次、数、书、王、为等;重点虚词:之、以等;通假字:谪、唱、以、被等。3.点读。点几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评价、指导。4.译读。学生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翻译课文,遇有不理解的字句师生共同指正。要求读通译顺重点句子。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

6、百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三)理读理清叙事脉络.再读课文,试将文中的故事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明确:“少时佣耕”“胸怀大志”“谪戍渔阳”“遇雨失期”“陈吴谋划”“行卜念鬼”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激怒将尉”“并杀二尉” “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所向披靡”“队伍壮大”“陈县称王”“应者如云”。2.结合以上内容,用原文回答问题。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陈胜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怎样的分析?提出了什么口号? 陈胜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起义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是怎样的? (四)析读分析写

7、作手法作者在文中很注意材料详略的安排,如写陈胜、吴广谋划,用了一百多字,而有的却只寥寥数语,如“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两场战争只用了十字。课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明确:详写,如少时佣耕、陈吴谋划、召令徒属等;略写,如谪戍渔阳、行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并杀二尉、为坛而盟、所向披靡、应者如云等。作者这样安排详略是为了突出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也是写作人物传记类文章的需要。(五)比读探讨人物形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可通过读人物语言、说人物事例、比人物变化来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1演读人物语言在文中画出陈胜的语言,说说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如:“苟富贵,

8、无相忘。”读出因失望而叹恨、而又有所祈愿的语气,体现陈涉与佣者同甘共苦思想;“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读出自己的心志不为人知的感叹语气,表明陈涉胸怀大志;2评说人物事例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少时佣耕”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甘受压迫受奴役、胸怀大志的人;“陈吴谋划”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天下大事,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洞察力的人; “发动起义”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杰出组织领导才能的人;3对比人物变化阅读课后练习三,谈谈你对陈胜的看法。四、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是我对本课进行的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