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26823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延迟退休的利与弊摘要:目前,延长法定退休年龄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官方关注。由于普 遍的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是比较可行的缓解 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的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对已有的学者提出观点的基础 上,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我国带来的利与弊。虽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势在必行,但是还 要考虑不用群体的利益,采用分行业,分地区的弹性退休制服,避免“一刀切”,激化群众 矛盾。关键词:法定退休年龄;人口老龄化;养老金 延迟退休年龄,是指国家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综合考虑我国人口结构变化 就 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2

2、014 年 3 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延 迟退休方案 2020 年之前出台可见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延迟退休年龄自提出伊 始,就饱受争议,成为学术界广泛探讨的问题一 影响退休年龄的因素 退休年龄是劳动力因为年老推出劳动力市场,享受养老保险的年龄界限 任何国家的退休 年龄都具有法定性 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男士为 60 岁,女职工为 50 岁,女干部为 55 岁 退休年龄的确定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1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社会经济条件 医疗卫生条件等客观因素会对人口寿命的长短产生 影响 现行退休年龄是 60 年前设定的,当时人均预期寿命不足 50 岁 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 显示,200

3、5 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 72 95 岁 平均寿命的延长是必然的趋势,相 应的也有必要延迟退休的年龄;2 适龄劳动人口的数量以及就业情况 目前我国适龄人口多,就业条件较差,在新产生就 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让一些年龄偏大的职工提前退出岗位是必要的;3 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的程度 目前国民人均受教育 9 年以上,预计到2050 年达到 17 年 左右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参与劳 动的时间相应缩短;4国家的承受能力 在确定退休年龄时也应该相应了解国家财政的支付和运作能力 目前我 国虽然实行部分积累制度,但个人账户空账运营状况突出;通过上述因素分析可以

4、发现,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为了寻求养老负担代际的公平性,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必要的。文献一二 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 一) 对劳动者的影响 实施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后,在工作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新进入的劳动者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在新增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会进一步降 低,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发展; 除新进入的劳动者外,延迟退休年龄对与不同的在职者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于高学历的 劳动者来说,工作时间延长,可以更好的在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利润 但对于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延长养老金交付时间,会降低他们的购买能力,并

5、且享受养老金 的时间进一步缩短;( 二) 对企业的影响 在延迟退休年龄之后,企业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延长,会导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无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数量增多,人员流动性相对减弱 老员工对企业情况比较熟悉,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 感,从而降低对新员工的培训投入和招聘成本,保持企业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在人力资源管 理方面,企业需要调整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对员工重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拓宽员工 职业发展通道 而与工龄相挂钩的薪酬福利制度以及企业承担 20% 的养老保险制度也会加 重企业的负担老员工比重过大,也不利于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 三) 对社会的影响目前实行的退休年龄是在 60 年前制定的,无法满足当

6、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果不延迟 退休年龄,劳动者过早的退出工作岗位,会造成宏观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除此之外,退休 后的劳动者重新就业,会扰乱目前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退休后的劳动者薪酬待遇要求低 培训 成本低 风险小,又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企业更愿意雇佣这一部分劳动者,年轻劳动者的 就业压力更大,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因此,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献2三 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建议 综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的情况下,适当延迟退休年 龄可以保持企业人员结构的相对稳定,减轻代际养老负担的差异性,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在 积极的老年理论的影响下,延迟退休年龄

7、是发展趋势,同时也应该看到延迟退休年龄给新生 代劳动者造成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为适应退休年龄推迟所要付出的成本的增加等 所以在延 迟退休年龄制度推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推迟退休年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 当 前,推迟退休年龄还是基于理论状态,迫于劳动力就业压力等的影响曾一度遭到搁置,仅仅 进行学术讨论 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推迟退休年龄的信号,从理论态转化为制度态需要一个 过程 不仅需要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受教育程度提高,还需要适龄劳动人口不太过剩,也就是 劳动力就业条件良好 通过城市化 市场化等手段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新生劳动力就业问题是 必要的;

8、( 二) 实行弹性制度 虽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 应当考虑不同的工 作环境和条件,诸如从事重体力 高空作业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极冷极热条件下工作的人员可 以适当提前退休年龄;( 三) 企业积极进行调整针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影响,企业应当积极的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人员招聘 选拔特别是职业生 涯规划方面,充分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应当做好人员配置工作,为新生劳动力提供 相应的发展机会,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四) 规范劳动力市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执法力度,运用法律进行约束 同时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 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引导企业和劳动者的行

9、为,保障政策的顺利实施。 文献3四、延迟退休年龄的背景 国家提出延迟退休年龄最主要因素是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人口占总人数的比 重逐步增加,也直接表现出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数中的比例下降,现有养老保险制度越来越 不适应我国的发展状况。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现在的养老金空账大约为1.2 万亿元,退休 年龄每延迟一年,我国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 亿元、减支160 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 多亿元,为应对老龄化压力,只有延长退休年龄才有助于弥补养老金亏空,缓解养老压力从 养老金。首先,随着我国生育率降低,人均寿命延长,特别是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我 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劳动

10、力供给总量一直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而供养的 老年人越来越多,出现了失衡状态。据统计,现在每10名劳动人口要负担11.6 名老年人, 有研下进入体闲状态很各勿感到不适应,脚以他们很渴望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因此, 国家提出延迟退休也是符合大众需求的。再次,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工作中男女性别意识较强。现在男性退休年龄远远高于 女性,女性被过早地剥夺了工作权利,也使她们早早地失去了发展机会和空间,也导致她们 的经济利益与福利待遇有所降低。所以说,延迟女性退休年龄也符合社会发展的。最后,必须维护养老保障制度负担的公平,即在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需要微调退休年 龄,以避免下一代人负担过重,这是制度公平

11、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龄是推迟到63 岁还是 65 岁?还有时机选择、节奏掌握、配套措施以及监督实施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城镇人均预期寿命达75 岁以上;加上劳动条件改善,平均 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如果继续维持较低的退休年龄,一方面,不利于调动中青年人劳 动的积极性;另一方2013 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速度有所卜降,制度赡养率进 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当期结余比上一年减少了229.27亿 元。2013 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只有12 个省份征缴收入大于支出。马凯坦言,当前养老保险缴费面临两难。一

12、方面,现在缴费水平确实偏高,“五险 一金”已占到工资总额的40% 50%,企业负担重;另一方面,现在基金收入增长幅度慢于支 出增长幅度,降低缴费水平又会影响当期的收入。如何解决这种两难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延迟退休正是在这个背景卜产生的。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宏彬认为:“在老龄化社 会和社保压力之问有一个巨大的相关性,实现两者平衡无非有三个选择,要么就延迟退休, 要么就收税,要么就减少福利。在合理制定延迟退休政策的前提卜,前者明显要优于后两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于革胜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我国养 老金支出会呈现刚性增长,而未来养老金缴费人口会减少,中长期养老金支付的压

13、力会越来 越大,这可能成为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及早谋划这个问题。就 头她。二妥分步走,比如无从退体牛龄最低的群体开始,从人力资源替代弹性系数低的群体 开始,逐步扩展到各类群体。三要迈小步,比如每年只延迟几个月,小步徐趋,用较长的一 段时问完成平稳过渡。四要多措并举,在延迟退休的同时,严格控制提前退休,进一步强化 养老保险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等,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相关群体的不利影响。“在过去一几年里,提高退休年龄在各国已成为社保改革进程中一个最普遍的改革手 段。据不完全统计,在经合组织的 34 个成员国中,至今没有提高退休年龄的国家只有芬兰、 冰岛、墨西哥、荷兰、理适应过程。

14、”郑秉文说。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市在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从 2010 年 10 月 1 日开始,上海展开城镇企业职工“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尝试。所谓“柔性”,即职工和用 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就可最多延长5 年退休,“男性一般不超过65 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 60 周岁”。“试点的城市必须足够多,考虑到不同特性,比如有的城市出生率并不低,但同样老龄 化,这些不同的城市都要探索,要总结经验,再推出更适合的政策。”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 示。文献 4五、如何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可以从改革养老金制度、做实个人账户、规范养老金监管以及扩人 养老金投资渠道等方式。首先,养老金并轨

15、制度是解决机关事业单位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在退休后享受比企业职 工高出很多的养老金替代率的主要方法。2015 年,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一 样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也实施个人与单位共同缴纳养老金以此建立统筹账 户和个人账户。在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在岗在编人员达到近4000 万人,他们将能成为养老 金缴纳强有力的群体,养老金实行并轨后,社会统筹账户以及个人账户得到充实,养老金缺 口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缓解。其次,我国应该逐步做实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主体一般为退 休老职工的养老金,政府首先因确保这些养老金的偿还。山于养老金缺口规模较人,中央以 及地方则政压力较人,因此应该从小规模做

16、起,逐步积累做实。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出售国 有资产、发放国债等方式来融资,以减轻则政压力。通过加人养老金覆盖而,将社会保障基 金积累划拨一部分到个人账户,从而使个人账户更加充实,养老金缺口得到改善。在养老金 监管方而,个人账户采取个人缴费与地方管理的模式,规模庞人,在管理过程中资金存在被 挪用的风险,因此要有专门管理部门对个人账户进行管理,全而记载参保人员的收入支出情 况。第三、要通过多渠道保障养老金的充足收入。倘若加人政府则政补贴会加重则政压力, 而通过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以此弥补养老金缺口是可行的,因为退休人员在岗时 所缴纳的养老金实际上在很人程度凝固在国有资产中,划拨国有资产不仅充实了社保基金, 更可以借此推动改革。当前国有资产较充足,可以通过国企上市将其股份资金的10%划拨至 社保基金,逐步提高国企上缴利润比例,并将部分利润划拨至社保基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 养老金体系的可续性。文献5六、延迟退休政策对于缓解养老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