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26432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术感染力。2、铺垫:为主要情节做准备或酝酿高潮到来之前的一系列非主情节。它可以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3、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

2、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

3、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

4、有哲理性的思想。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6、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17、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

5、的思想、情感。19、白描: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20、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21、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22、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23、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24、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

6、际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二)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语言描

7、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作用: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4、深化作品主题。外貌(肖像)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动作描写作用: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例如:蹑手蹑脚的走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作用: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生动A、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B、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