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262392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四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三、实验设备序号名 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 注1直流稳压电源030V可调二路2万用表1自备3直流数字电压表0200V14直流数字毫安表0200mV15迭加原理实验电路板1DGJ-03四

2、、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6-1所示,用DGJ-03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图 6-1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6-1。表 6-1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V)U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A(V)U1单独作用12.0908.69-2.046.222.470.823.284.44.41U2单独作用06.08-1.23.632.41

3、-3.67-1.171.23-0.6-0.6U1、U2共同作用12.096.087.491.238.68-1.17-0.384.513.77-3.792U2单独作用012.09-2.47.264.82-7.23-2.372.47-1.21-1.24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 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5. 将U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6-1。6. 将R5(330)换成二极管 1N4007(即将

4、开关K3投向二极管IN4007侧),重复15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6-2。表 6-2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V)U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A(V)U1单独作用12.0508.8-2.496.322.470.683.154.374.4U2单独作用06.020000-6.02000U1、U2共同作用12.56.027.9507.980-1.984.033.9339.52U2单独作用012.050000-12.50007. 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

5、V)U2(V)I1(mA)I2(mA)I3(mA)UAB(V)UCD(V)UAD(V)UDE(V)UFA(V)故障112.096.0803.313.31-3.27-1.071.72010.37故障212.096.0811.784.5516.31-4.56-1.4906.026.06故障312.096.0879207.920-2.044.024.024.02五、实验注意事项1.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后,记入数据表格。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六、预习思考题1.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

6、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置零?答:不能,会烧坏电源。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 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因为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七、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答:表6-1 的数据的的一行和第二行相加等于第三行,验证了叠加性。第四行数据是第二行的两倍,验证了齐次性。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 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答:功率的计算不是线性计算,所以不能由叠加原理得出。3. 通过实验步骤6及分析表格6-2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答:非线性电路不满足叠加定理。4. 心得体会及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