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240024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对策研究 08级计算机应用 孟令锡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危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与旅游业开发是当今农村发展最好最快的路子,也是最热门但又最难以实施的路子。如今城市兴起吃绿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机农作物生产的必要条件。 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个别物种的消失和一些异地植物的入侵,农田间病虫害爆发率上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 为响应十七大会议召开,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理论运用到

2、生活实践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共荣,共同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田间地头,路边和村头垃圾的多少与分布。 2、调查对象。农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质量问题。 调查方法。对以上区域的水分别取样,并观察其清澈程度,闻其气味,并用物理化学方法粗测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 、调查对象。污水与垃圾的来源。 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咨询居民,询问垃圾的来源与排放垃圾的时间。 4、调查对象、。树木覆盖率(村庄)。 调查方法。将全村以街道为界划分为块,随机抽取五块,算出覆盖率,求出平均值。 5、调查对象。近年来田间野

3、生生物的数目变化与种类的变迁。 调查方法。用样方法统计各种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用表格对比三年来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例的变化。 、调查对象。调查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与生态农业的态度。 调查方法。随即在居民名单中抽出十名,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采访。 7、调查对象。调查村民的近几年健康状况,并与相对的环境对比,找出二者的关系。 调查方法。与年龄相对较高的居民进行访谈,在大队中查阅有关村民健康的资料并列出表格与环境对比。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经调查,垃圾主要分布在路、农田、村庄和水沟相对集中的地方,约占%。在城乡交会的道路旁边,垃圾也相对较多,约占2%。在村里的大路边,有%的垃圾。在农田中,有2

4、%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约占6。 分析。由垃圾的分布来看,在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积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和任意丢弃造成的。从中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高,责任心也不强。 、思想汇报专题农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并且有异味,不符合国家二等水的标准。经过滤,发现水中浮游生物甚多,并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虫。有些水渠已经淤塞,水道中充满了垃圾,并发出阵阵恶臭。池塘的水为绿色,是以为水中有很多藻类而产生的水华现象。水中的鱼类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经过过滤蒸馏等处理,未发现有毒物质。 分析。水质变坏,但未发现有害化学物质,说明目前水体主要是受固体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于垃圾堆积,

5、无人清理导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乱排污也使水体受到了污染,使水质变坏。 3、经过调查发现,村头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废弃物,来源于村民。村民图方便、省钱,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村头。在离城较近的路旁,臭气冲天,招来了很多苍蝇。这里的垃圾主要是县城里的人倒的。因为把垃圾倒在农村省去了向垃圾处理厂交钱,而且也省时间。时间久了,便都往这里倒垃圾。污水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未发现有工厂在此排污。 分析。既然没有工厂,村民都把环境污染成这样,成堆的垃圾无人管,乱仍乱排,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集体形象,说明村民缺乏责任心与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有待提高。 4、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树,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树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点树阴。总体来讲,全村树木覆盖率约在40%5。 分析。村里人都有在院子里栽树的习惯,树木为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范文op1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 5、 年份 青蛙 蛇 麻雀 菜青虫 螳螂 刺苋 刺蔓 田鼠 很多 较多 很多 较少 不多 较多 较多 较少 7 不多 较少 较多 很多 较少 不多 较多 较多 很多 很少 较少 很多 很少 很少 很多 很多 (由少到多的程度:很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