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238832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001班学号:201002010108姜雪超摘要: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直到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本文首先对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康德进行了介绍,接着概括了康德哲学的主要内容,最后重点对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进行了探讨,主要强调了康德的辨证论推动了辩证法的发展,康德哲学使人类的思想进入了“批判的时代”,康德的基本精神仍然是支配当代社会时代的精神主干,他的道德哲学具有极其震撼的启蒙意义。关键词:康德;批判哲学;三大批判;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批判的时代

2、Kantscriticalphilosophy(Tonghu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10grade1class,StudentID:201002010108,JiangXuechao)Abstract:ItissaidthatKantisareservoir,thepast,thephilosophygoestohimhere,allsubsequentphilosophyfromhisstream.Guidancetoday,peoplearoundtheworldhaverecognizedKantspositioninthehistoryo

3、fphilosophyisverynoble.ThisarticlefirstintroducedtoKant,thensummarizesthemainelementsoftheKantianphilosophy,thefinalfocusonthemodernsenseoftheKantianphilosophy,themainemphasisonKantsdialecticaltheory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dialectic,Kantsphilosophyofhumanthoughtenteredacriticalage,Kantsspiritiss

4、tilldominatedthespiritualbackboneoftheeraofcontemporarysociety,hismoralphilosophyhasaveryshockingenlightenment.Keywords:Kant;CriticalPhilosophy;ThreeCritiques;ThemodernsenseoftheKantianphilosophy;criticaltimes、康德批判哲学的产生背景及形成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至少要了解康德时代的哲学环境。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近代欧洲哲学在那个时候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当时对康德的哲学思想影响最大的是休谟。177

5、0年,康德的教授就职论文的发表,标志着他的哲学思想从前期的理性主义的独断论向批判哲学的转折。在这篇论文中,康德首次提出了先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基本思想。此后,循着这一思路,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康德相继发表了著名的“三大批判”,逐步建立起他的完整的批判哲学体系。(一)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首先,对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是18世纪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根本精神是理性和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以自由为目的,向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发起了猛烈的批判。康德和启蒙思想家一样,也主张用理性去批判一切。康德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性、自由、平等及共和思想,特别是卢

6、梭的政治和道德思想的影响。康德把“自由”看成是每一个人惟一不可放弃的权利,并认为人民有建立他们认为好的国家制度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康德反对封建专制,主张进行社会改革。康德虽然强调对封建专制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但又认为这种改革不能由人民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实现,而只能由君主通过改良的方式来实现。康德的上述思想虽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一面,但它毕竟反映了在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的德国资产阶级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应当公正地把康德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其次,对康德批判哲学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尤其是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哲学。康德早年信奉莱布尼茨一沃尔

7、夫哲学,后来在休谟哲学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休谟的怀疑论启示了康德,使他认识到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是一种独断论。康德认为,包括18世纪法国唯物论在内的一切“形而上学”都是独断论。不过,康德也不同意休谟的怀疑论观点,尤其是休谟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观点。康德认为,独断论和怀疑论的共同错误就在于,它们在考察知识的来源和客观性时,都对人类理性采取了一种非批判的态度。因此,康德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在进行认识之前,先要对人类理性能力本身进行批判地研究和考察。康德由此走上了创建自己的批判哲学的道路。(二)康德把“理性批判”看做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康德提出:“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

8、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1同时他明确指出:“我说的批判并不是对书本和体系的批判,而是从理性可以不靠任何经验独立取得的一切知识着眼,对一般理性能力进行的批判。”可见,康德所谓的批判,就是要批判地考察人类的“一般理性能力”及其适应的范围和所能达到的限度。康德把人类理性区分为“思辨理性”和“实践理性”。康德强调,实践理性高于思辨的或理论的理性,因为只有实践理性才能使人超越自然的必然性的限制,即超越感性领域和经验的界限而达到无限的自由境界。康德哲学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近代哲学所提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为此,康德先后发表了他的著名的“三大批判”。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把人的认识限制在现象的范围内,论证了现

9、象界即自然是受因果规律支配的;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它能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在判断力批判中,他以“判断力”为中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自由的统一。康德的批判哲学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批判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一)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批判”是指对纯粹理性进行考察。康德为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冠以这一名称,是为弄清人类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界限。1. 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康德所提出的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他看来,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因为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是

10、无所谓真假的,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判断,才有真假问题,才构成知识,但判断本身有三种类型:(1)先天分析判断;(2)后天综合判断;(3)先天综合判断。其中,惟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最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根据。康德认为,我们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实际上到处都是以这种先天综合判断最为基础的。那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既然先天综合判断是一切可能的科学基础,所以这个问题按照上面层次就被分解为四个问题:(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2)纯粹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11、,第一个问题是由“先验感性轮”来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分析论”来回答的;第三个问题是由“先验逻辑”中的“先验辩证论”来回答的;第四个问题是由“先验方法论”来回答的。而这也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总体结构。2. “理性”问题的辩证康德批判哲学紧紧把握的角度,人的理性在脱离了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状态后,如何正确行使自身的权利。理性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经验生活中的认识能力,传统角度从知识获得源泉上分感性、理智和理性由低到高三个阶段。但在康德看来,经验不是认识的必要手段,经验告诉我们什么却不告诉我们为什么,它只能激起我们殷切希望求得真理的理性,而永远不能使我们满足。先验感性论。康德考察了感性认识

12、中包含的人的主观先天因素即感性认识所以可能的先天条件,这样的先天条件叫做“纯粹直观形式”,包括空间和时间两种。康德关于时空的认识很是出彩。把时空规定为“感性的、直观的”先天形式,其理由是我们并不可能“觉”到时间和空间本身,只有“存在于”时空中的“事物”才能被我们“感觉”到,“思维无内容是空,直观无概念是盲的”2。我们不可能通过事物“感觉”时空,相反,是通过时空这种方式才“感觉”事物的“存在”和“存在”的事物;同时,“时空”这种“直观形式”和某些“理性概念”一样具有“纯粹性”,它们无需经验支持,“自身”就可以被理解。先验分析论。康德认为,知觉围绕“时空”将感觉整理成形,概念则将知觉围绕量(单一性

13、、多数性和全体性),质(实在性、否定性和限制性),关系(实体与偶性、原因与结果、主动与受动的交互作用),模态(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有与非有,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观念和范畴整理成形为井然有序的思维。感觉是无序的刺激,知觉是有序的感觉,概念是有条理的知觉,科学是有规律的知识,智慧是有主张的生活,一级高于一级的顺序必然性,是通过成千上万条纷乱的途径被我们感知的,它们并不是来自事物本身,是我们的目的给混乱以顺序,是思维本身让世界具备秩序。因此,“先天综合判断是可能的”,科学知识是必然的,因为思维规律就是事物规律,思维规律涉及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所有经验,又是以它们为前提。先验辩证法。必然的逻辑和科学却又

14、是局限的和相对的,局限在经验范围、相对于经验方式。因此,人的理性如果不顾批判的警告,总是会诱使人们越过界限,逃遁到“幻相”。理性如果不加限制,就会滥用“职权”,要么僭越到经验外的未知世界的无限、大全上做无效发言,出现“二律背反”的难堪局面,要么“屈降”到知觉和感觉领域,独裁独断,制造假象。“纯粹理性”,是理性“滥用权限”越位后独立于感觉之外的知识,是精神所固有的性质和结构。“纯粹理性批判”不是攻击,相反,是分析、评判,“凭不可抗拒的必然性法则,通过科学的训练”揭示其可能性。“如果审慎的批判不守住理性的界线,使理性只使用于经验,而不限制理性的奢求,这一原则本身就会变为超验的,我们的理性限度就会被

15、当做物本身的可能性限度。”批判理论几番历险后,康德抛出了他的另一“绣球”人类对科学和经验知识,一方面来由是感官接受来的外来信息等感觉材料,另一方面是先于感觉的逻辑结构形式予以“综合”扩展,至此,我们似乎方得以揭开“纯粹理性批判”之“斯芬克斯”之谜。并且康德直言,“人类理性非常爱好建设,不只一次地把一座塔建成了以后又拆掉,以便察看一下地基情况如何。”(二)实践理性批判在康德看来,理性有着理论的运用,也有着实践的运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正是一部研究理性的实践运用的专著。1.关于实践理性批判基本理念的阐述康德将实践理性批判的“导言”命名为“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在此,他用较短的篇幅直率地表达方式和明

16、亮清晰的语言,准确地阐述了实践理性批判的基本理念“理性”。正文使用的第一个单词是“理性”。全书是在“理性”理念的基础上逐渐展开的,是关于实践的理性与理性的实践的探讨。所谓“理性”,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通常是相对于“知性而言的”。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知性把感性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构成有条有理的知识,但它所能认识到的只是“现象”,理性则要求对“本体”有所认识。不过,理性在探讨世界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等问题时,却常常陷入不可解决的自相矛盾,即康德称之为二律背反的状态之中,康德断言理性无力认识“本体”。照康德的理论,“理性”又有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区别,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康德首先定义实践理性的概念,回答“什么是实践理性?”的问题。这是论证的基础同时也是它的首要问题,即定义实践理性的概念,康德是从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入手论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