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23850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34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教师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给教师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给教师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给教师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给教师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教师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堂课比较完美的结尾。但是,如果课后老师对向学生提出的“课外拓展”,不闻不问的话,你去观察一下,会有几个学生会饶有兴趣的读着老师的推荐书。如果,老师能利用活动课或班会课,相机组织一些活动,如“讲动物故事”,“走进动物王国”,编动物故事等,相信孩子们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会积极愉快地读书,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 总之,要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主动地获取知识,需要老师的睿智,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也需要如苏老一样的博学,因为这样才能做好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有感 (2010-05-24 10:20:05) 转载 标签: 杂谈 读了这条建议,我只能用不可思议

2、来形容感受。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建议中写着他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看着“太阳、月亮、地球”的瞬息变换,听着老师惟妙惟肖地讲着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享受着由此带来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思索。别说是小孩子,就是我也向往着这美好的情景。无疑,苏老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幸运的。而我能带领孩子们做到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这是一次虚拟的环球旅行,但给孩子们带进了一个知识的海洋。其实学生不只是坐在教室里才能学到知识,要知道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同样能够学到知识,要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去获取课本上以及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比如要让学生掌握四

3、季的变化、特性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局限于在课堂上,靠几幅春夏秋冬的图片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了解四个季节的不同特性、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那我可以确信学生获得的有关四季的知识只是肤浅的,很难记忆深刻,牢固识记。反之,我们来换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去认识不同季节的变化、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亲身体验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比如春夏秋冬的温差的变化;春夏秋冬的植物的变化;春夏秋冬的动物的变化等等,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能激发他们更加地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又能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扩大孩子们的知识面。 虽然我们不能像苏老那样带着

4、孩子们做“环球“旅行,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尽我们的所能为孩子创造一切可能创造的机会,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比如春天带孩子们去春游,去踏青;夏天带孩子们去参加夏令营、参加社区活动;秋天带孩子们去秋游;冬天带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赏腊梅花感受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情趣,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海洋。 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读“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有感 xiaobai 发表于 2006-11-29 13:41:00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思维课”应该到自然界去“旅行”。他认为大自然是思想、语言、美的活的源泉,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书,是蓝天下的学校,是活教材和大

5、课堂。有位名人也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人们应当尊重儿童、尊重儿童期,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是的,看看现在的孩子,现代的孩子虽然在高楼大厦里生活,在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教室里学习,他们被成人赶出多彩的世界,生存于人造自然之中,他们看不到田野里的风和日出日落,听不到自由的鸟鸣虫声;家长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利,学英语、学跳舞、学画画,把孩子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却从未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大道理、抽象符号组成的世界里,本来天

6、真烂漫、好奇好动的儿童变得呆若木鸡,像死气沉沉的小傻瓜。 苏老师在“生物和非生物”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充分展示了他们特有的鲜活的思维。 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让儿童融入自然,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比如课上教师讲得精些,学生观察动手勤些,尽可能多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如比赛、唱歌、参观、游戏、课本剧甚至是做几个动作的课堂表演,让学生做做、演演、唱唱、画画,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联系儿童在课堂上的学习经验与其本身的生活经验,扩大实践空间:如学完家后,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去找找,还有什么也有家,让学生写一写。他们会发现:泥土是蚯蚓的家,天空是月

7、儿的家,大树是绿叶的家,池塘是蝌蚪的家儿童在有形象、有色彩、有声音的世界里快活地思维着。 读“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有感 yipianyun 发表于 2006-11-28 18:53:00 在教学中我们越来越抱怨孩子的差,可是殊不知这样的差,我们也有很多的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孩子的精神生活。 苏老这样警示我们: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现实中就是这样,当孩子不能接受或者理解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求孩子背诵,都是用这些“有用”的“死办法”让孩子记住这些内容。当在课堂上遇到我们无

8、法讲解透彻,无法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孩子理解时,于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记忆。正是这种不计其数的记忆,使孩子变得愚笨起来,使孩子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 作为老师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只有当孩子的精神生活丰富时,他的思维才能运转,才能使他变得更加聪明。精神生活的一个方面是让孩子走向自然。老苏说:“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意识地渗透了让学生走向自然的练习。当我们学完秋天的韵文、课文时,结合做做写写,让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去田野、公园、果园走走看看,把所见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由于学生走近了自然,确实动用了自

9、己的感官,写出来的短文就是比平时的短文鲜活、生动,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苏老还说“我深信,如果把周围世界作为儿童身在其中学习思考、识记和推理的环境,那么随着儿童的入学,他的记忆的敏锐性、思维的鲜明性,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更加增强。”让我们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分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 59读“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有感 xiaobai 发表于 2006-12-7 14:41:00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有大量的生字需要儿童掌握,这对年幼的儿童来说,确实是一件艰难的、 费劲的、毫无兴趣的事。所幸的是,我们所用的苏教版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对儿童极具吸

10、引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新教材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方便。如果在教学中相机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创设合理的情境,教会学生一些识记生字的方法,学生也能获得识字的乐趣。 苏教版的识字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行词语,但是描绘的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教师在播放课件后应该适时地出现每一行词语,把词语放到画面中去,让学生认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得当、穿插灵活之外,还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多样。在教学识字6中,我也根据课文内容和课文的插图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在一个繁星满天的晚上,小丁丁坐在院子里听爷爷讲天上星星的故事呢,听着听着,小丁丁唱起了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

11、星.会唱的小朋友也跟着一起唱,好吗? ” 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唱起了这首熟悉的儿歌。事实证明:教师通过故事或者谜语、歌谣来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是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的。再怎么厌学的学生都会喜欢在情境中听,在情境中玩,在情境中学。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它具有形、声、色、光等特色,是得天独厚的先进教学手段。在识字教学中,适时运用课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记字形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那怎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记忆字形呢?我通常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在游戏中识字。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而游戏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满足他们好玩的心理。

12、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游戏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教学“清、晴、青、睛、情、请”等字时,为了让学生记得牢,我把它们编成儿歌,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人们的好卫士。”在区别“喝”和“渴”时,我编出顺口溜“口渴要找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除了编儿歌这种游戏,我还经常用到一字开花、抢卡片、编故事巧记字形、猜字谜等游戏。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又如“思”字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学生尝到了编顺口溜和猜谜语的甜头,以后只要学习生字,都争先恐后地编。如“泼”学生会出谜题给大家猜“洗发”。“亭”字学生会想到“亮

13、一半,盯一半”。“市”字学生也发挥了丰富的想像:“屋檐下晒着一块毛巾。”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变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学习空间。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给教师的建议条读后感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王玲 发布时间:2008-7-6 阅读:1536次 第条建议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指出“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识字如此,学习语言也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

14、习需直观的形象辅助。如果离开了直观形象或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而言,他的学习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我们更多的是以直观教学为主。从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看,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到了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过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性质,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以直观教学为主,得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以想象来培养学生的思 维。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的能力。从语文教学而言,我们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的思考。课堂上更多的是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提炼、概括,对文字内在的联系进行充分的挖掘,特别是对文字承载的情感需要进行深刻的感悟。此时的课堂和中低年级相比,多了了理性,少了些热闹。 学生的学习要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地进行我们的课堂教学。苏氏的广泛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只要我们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