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237074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一道高考试题谈起 福州市第十五中学 代 勇内容摘要: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数学高考坚持的能力立意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下大气力来抓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数学探索能力。数学在培养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数学高考坚持的能力立意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在整个高中数学,加上学生已有对数学的一些认识,牵涉到的概念、定理是不计其数的,不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学生学的只是一些“死

2、”的知识。有些学生只是记住一些题目,想想老师以前似曾这么讲过,这些都不能很好的学好数学,只要注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对数学的浓厚的兴趣,这才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那么,数学的思维能力,包括什么内容呢?在数学学习中可以直接培养的几种能力有: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和数学探索能力。现在的许多高考试题,一方面是老师认为出得好,出得妙,试题容易入手,运算量相应减小,另一方面却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认为出得难,出得怪,不知如何切题,有力使不上。如2005年高考数学试题(福建卷)选择题第12题: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偶函数,且f(2) = 0,则方程f(

3、x) = 0在区间(0 , 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 )A5B4C3D2 / .高考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平时学习、训练不曾出现的新面孔试题,学生不能采用“把问题放到严密的数学体系中,将思维重点放到如何剖去具体问题的外部伪装,将其中的数学本质挖掘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的作法。而想的更多是如何套上以往见过的哪一类题型,想来想去想不出,以致想到没有时间为止。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下大气力来抓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迸发出更多的数学灵感。 (一)抽象概括能力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也是数学能力的核心。它具体表现为对概括的独特的热情,发现在普遍现象中存在着差异的能力,在各类现

4、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由特殊到一般的能力,从非本质的细节中使自己摆脱出来的能力,把本质的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的能力,善于把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等方面。在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方面,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具有数学能力的学生在收集数学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时,明显表现出使数学材料形式化,能迅速地完成抽象概括的任务,同时具有概括的欲望,乐意地、积极主动地进行概括工作。抽象概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我们必须把握概念的本质,从而能够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例如,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同学应该知道,交集是两个集合元素共同部分组成的一个集合,那么有针对性地应用这个概念去寻找两个集

5、会的公共部分,问题就解决了,有些同学之所以不能区分,交集、并集的概念,就在于不注重对概念的理解,以致做很多的题目,也只能是事倍而功半了。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学中将数学材料中反映的数与形的关系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来,概括为特定的一般关系和结构,做好抽象概括的示范工作,要特别注意重视分析和综合的教学。2.在解题教学中要注意去发掘隐藏在各种特殊细节后面的普遍性,找出其内在本质,善于抓住主要的、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即教会学生善于运用直觉抽象和上升型概括的方法。3.培养学生概括的习惯,激发学生概括的欲望,形成遇到一类新的题时,经常把这种类型的问题一般化,

6、找出其本质,善于总结。 4.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是长期艰苦的工作,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培养,有意识地根据不同情况严格训练和要求,逐步深入,提高要求。(二)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证明以及数学发现活动都离不开推理,数学的知识体系实质上就是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构成的命题系统,因此,推理与数学关系密切,教学中应注重推理能力的培养。逻辑推理在数学中是普遍存在的,应予以重视,除逻辑推理能力而外,更要注意直觉推理能力的培养,因为直觉推理使数学思维具有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使人们去猜想。例如,对于空间的一条直线a 与平面,已知直线不在平面内,且直线a 平行于平面内一条直线b ,求证,直线a 平行于平面。分析:直

7、线a 不在平面内,我们知道直线a 与平面平行或相交,若直线与平面相交,那么,必定与平面交于直线b 外一点A (因为两直线平行),那么过点A作平面内直线b 的平行线c 。推理:根据平行公理,就知a 平行于c ,这与a c = A 相矛盾。那么直线a 与平面相交不可能。所以直线与平面平行。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就要求学生具备一种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分析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呢?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推理过程的教学,一开始就要逐步养成推理过程步步有根据,严密的推理,在熟练的基础上又要逐步训练学生简缩推理过程。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如几何

8、学科,适宜地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三)选择、判断能力选择、判断能力是数学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判断不仅表现为对数学推理的基础过程及结论正误的判定,还表现为对数学命题、事实、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合理性的估计以及在这个估计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判断能力实际上是思维者对思维过程的自我反馈能力。具有选择判断能力的学生,在判断选择中较少受表面非本质的因素的干扰,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判断迅速,对作出的判断具有清晰的认识,能区分逻辑判断和直觉猜测,他们具有明显的追求最合理的解法,探究最清晰,最简单同时也是最优美的解法的心理倾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我们知

9、道,直觉判断、选择往往要经历获取信息,信息评价(判断),策略选择几个环节,因此,教学中应首先注意信息的获取,这是培养选择、判断能力的关键。2.教学中应逐步使学生建立起恰当的价值观念,因它是选择判断的根据。3.在解题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具有选择探求最佳解法的欲望,不仅提倡一题多解,而且还要判断几种解法谁最佳?好在何处?(四)数学探索能力数学探索能力是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选择判断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制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出设想,验证设想,修正和发展设想的过程,在数学中,它表现在提出数学问题,探求数学结论,探索解题途径,寻找解题规律等一系列有意义的发现活动之中,而数学探索能力

10、就集中地表现为提出设想和进行转换的本领。数学探索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探索能力强的学生,能迅速地轻易地从一种心理运算转到另一种心理运算,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在对思维活动的定向、调节和控制上,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对思维过程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大胆猜想。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呢?我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地位。2.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关键性的词句。3.使学生学会“引伸”所学的知识。4.从具体的探索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探索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如分析、综

11、合、一般化、特殊化、归纳、类比、联想、演绎等,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的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5.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发扬创新精神,提出独立见解,形成探索意识。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能力具有和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努力中,不仅要考虑到能力的一般要求,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参考文献:1、浅谈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之重要性 2、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对2005 年高考数学预测与教学建议4、对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的分析5、2005届高考数学试题展望6、高考对于高中数学教育带来的启示2005.12.22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