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23662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教育比风光更美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教育比风光更美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本报记者高影周书贤小财政办大教育,这是很多人真正了解海南教育后得出的第一印象。尽管教育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但海南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关注,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尤其是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这座美丽的海岛的巨大变化。教育,不仅是这座绿色海岛的现在,也将是她的美丽未来。“我和蒋定之(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代表形成了高度共识,愿意当教育书记、教育省长。”出席党的十八大的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代表,在11月9日的海南代表团开放日上真情告白,“海南把教育看得很重,看作是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看作是提高和增强软实力的重要保证。”海南,美丽的海岛

2、,提起它,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长长的海岸线和优美的热带风光。但再进一步说起文化,说起教育,当地人却少了那么一点自信与豪情。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教育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市县教研力量薄弱,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这些困扰很多地方教育发展的问题,在海南表现得更为突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南用了比其他省份更大的心血来抓教育,才有了“教育书记”、“教育省长”的出现。“海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将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全省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特别是近5年来,一直把教育作为加快海南科学发展的根本大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罗保铭强调说。5年来,海南教育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预算内教育经费平

3、均增长30.6%,职业教育打了漂亮的翻身仗,创造性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创新机制引进了一大批名校长、名教师。海南,不仅仅是旅游大省,更要成为教育大省。“我们要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着力破解海南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如是说。美丽的南海之滨,一场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教育均衡攻坚战初战告捷。扶贫移民破解教育均衡难题均衡,对于海南绝对是个难题。省辖19个市县,有5个国贫县和5个省贫县,其中多数县为少数民族聚集地,黎族、苗族占了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这里的教育是什么状况,一位教育局长曾经在所辖县转了一圈,感受就是心酸:“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

4、桌椅破旧不堪,我回来以后,整晚睡不着觉。”基础教育水平起点低,薄弱学校比重偏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可想而知,这场攻坚战有多难。非常困难,用非常手段。除了加大投入、出台制度这些措施外,海南省决定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之所以有此动因,源于“昌江经验”一次地方的有益尝试。2007年,海南省昌江县将该县王下乡的初中生全部迁至县城学校就读,以此逐步减少王下乡的人口,达到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又有效保护环境的目的,成为海南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最初探索和实践。这一做法引起了时任省长罗保铭的高度重视。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2008年7月,海南省委专门召开会议,将“昌江经验”命名为“教育扶贫移民”,列为重点民生工

5、程之一,在海南省国贫县和省贫县全面推广。何谓教育扶贫移民,主要做法就是在县城附近建设标准化学校,用于接收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至今没有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等的贫困自然村和处于生态核心保护区的边远村庄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与城镇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所有的教育扶贫移民学校,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思源学校”。走出遥远偏僻的大山,来到全新的思源学校,孩子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刚开学的时候,很多孩子是光着脚走进校园的。更让一位体育教师哭笑不得的是,孩子们上体育课时,全光着脚跑步,因为穿鞋反而跑不快。几个月后,孩子们的变化有目共睹,穿上了鞋子,用上了自来水,学会了普通话,有的甚至学会

6、了弹钢琴。更大的奇迹还在后面,在琼中县思源学校,刚进校时平均成绩只有20多分的黎族孩子、苗族孩子,3年后高中升学率达到95.8。“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移民闯出了新路子,为逐步减少生态核心保护区常住人口探索了新办法,为快速提高海南基础教育实现了新突破。”海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廖清林介绍说。因为深得民心,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多次高票入选“海南省十大民生亮点”,而在很多家长眼里,思源学校更是成了代表优质教育的“香饽饽”。教育均衡的步伐没有停止。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带来的诸多启示之一,就是创建标准化学校。2008年1月,海南开始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紧接着,2011年3月,海南省人民政府

7、和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明确规定了省辖22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特别提到将采取有效保障措施,确保实现、完成海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2011年,海南省教育厅研究制定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要求各市县对照省定办学基本标准,确定每所学校建设项目和规划。省人民政府将与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11月15日,记者一行来到洋浦经济开发区。这里就是今年要接受义务教育均衡评估的区域。走进有40年历史的洋浦中学,俨然

8、来到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记得1994年刚来这里时,一片荒凉,到处是仙人掌。没有几所像样的学校,村子里的庙堂就是学堂。”抚今追昔,洋浦经济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副局长、洋浦中学校长陈光感慨万千。告别洋浦中学,记者又来到洋浦一小。在学校的会议室里,记者看到了两排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资料夹,上面清晰地标注着A、B、C各种等级指标的排序。这样的考核指标是否过于复杂、不好操作?校长王国健回答说:“标准化学校的考核正是精细化管理的最好示范,由此学校的每项管理都可以落实到岗、到人,调动了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责任意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责任在政府。而政府要做的就是,让城乡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廖清林强调说

9、。教研员为教育均衡发展助力有了标准化学校,还得有好教师。与其他省份不同,海南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从重视教研队伍建设入手。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院长陈夫义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教育厅四部门联合发文,出台了关于加强我省教研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海南省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研机构的地位。切实加强中小学教研室、教研组的建设。各市县地方教研室按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和学段配备专职教研员,把原先单个学科分散进行的教研活动整合成若干精心策划的大规模活动,进一步加强与教师培训活动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研训活动的效益与质量。海南

10、省人民政府教育总督学石秀慧动容地说,这样真正把教研队伍激活了,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是支撑教育内涵式均衡的有力保证。以保亭县为例,去年,中学语文教研员出身的苏盛葵,出任保亭县教育局局长。上任后,为了改变当地的教育面貌,他积极推进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保亭县各中小学全面铺开,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为此,保亭县教研室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23人,各学科教研员配备齐全。教研员从一个传统意义的闲职人员,真正成为引领课堂教学发展方向的“领头羊”。音乐学科教研员卢伟说:“以前,我们如果给学校打电话说要下去听课,校长会很不耐烦。现在是他们追着打电话给我,问什么时候到学校来。这种改变,让我们真正体会到

11、了教研员的价值,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尊严感。”教研主任蓝海华,人如其名,优雅知性,原本是发泄情绪的话,她讲出来也如轻风流云:“刚刚开始进行高效课堂引领的时候,下面教师不服气呀,我们便送课。学校里教师上什么课,我们上什么课,同课异构,对比教学效果。这样一来,教师们没话说了,服了。”更重要的是,海南率先在全国利用网络开展远程研修。有了“以校为本、区域协作、网络支持”这一新型教研体制,教研活动开始从少数人扩展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从口头理论落实到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借助网络,率先开启网络教研的建网、建模、建队、建库工作,充分发挥博客的助教、助研、助学、

12、助管功能,引导教师自我反思和对话交流,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支持,并使教研与培训融为一体,走向校本、走向全员、走向自主、走向教学现场、走向低成本高效益,化解了海南省专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的难题,促进了全省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陈夫义深有感触地说。为了让更多的好教师涌现出来,教研员很忙碌,他们行走在教室里,游历在网络上,攻坚克难,辛勤耕作,不断给教师指点的同时,也在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教学实验”让均衡内涵式发展海南的名字,是与新课程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001年,海南成为首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2004年,海南省又成为首批4个国家级实验区之一,率先开展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13、。10年的探索,海南为全国人民奉上了“海南课改模式”: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闯出新路,难点课程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选课指导制度形成独特模式。全国30多个省市来到海南进行考察学习。攻坚没有停止,2011年初,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半年后,海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建省以来规格最高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向课堂要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启了海南注重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征程。“有效教学实验推广试点项目”在这种良好的教育改革环境下应运而生,在省域范围内全面推开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吴益介绍说,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要想改变海南教育的整体面貌

14、,必须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这个核心环节。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早在2008年1月,就在海口、三亚两市和全省其他市县77所学校开展了为期3年的“有效教学实验”,取得了一批有效教学成果,培养了一批有效教学能手,涌现了一批有效教学实验先进学校。比如海口市第二中学,在校长刘跃荣的带动下,立足本校,建构了适应本校学生学情的“335课堂教学模式”。青年教师林怀芳深有感触地说:“335模式使我受益匪浅,备课时找准了目标,找准了自己在课堂是引导者、点燃者的角色定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现在,班里的学习困难生少了,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了。”高一(5)班学生林平,初中3年,从来没有站起来回答过问题。现在

15、,他不仅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展示学习成果,还主动报名参加社团活动,每天神采奕奕,自信十足,再也不是那个躲在角落里的丑小鸭了。琼中思源实验学校,经过学习和研究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两案合一,小组合作,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并将其细化为7个环节要素,校长傅永东称之为“七环节教学法”。在这种课堂模式下,不但孩子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而且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九年级一班的余诗澜是个瑶族小姑娘,她告诉记者:“现在的课堂,我们可以给老师提意见,哪个问题不懂,就请老师讲详细些。同学之间的讨论,更能开启自己的思维,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记忆更深刻。”文昌市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经过几年的“有效教学实验”改革,教

16、师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分析、讲解,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交流,课堂的氛围宽松而活跃,学生的种种顾虑打消了,单纯的“接受性学习”减少了,“自主、合作、探究”增多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类似这样的学校在海南还有许多,比如海口九中、华侨中学、滨海九小、山高小学,等等。而今年,“有效教学实验”开始二期推广,总数已经达到180多所学校。2012年9月25日,这个日子注定要被海南的许多教师铭记,在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再次强调说:“教育局和学校的一把手要亲自抓课程改革工作。”在这位曾经当过中学教师的教育厅长看来,教育均衡不仅仅是硬件均衡,更是软件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