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27747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天津市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蓟县二中2013届高三六考高三年级语文测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请将119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其余各题在答题纸上作答)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怃然(w) 弄巧成拙(zhu)进升噤若寒蝉 B潜(qin)伏 万马齐喑(yn) 栋梁 山青水秀 C挣(zhng)揣 劣迹昭彰(li) 惊蛰闻过饰非 D扒(p)窃曲肱而枕(gng) 裨益 得鱼忘筌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辽宁省的岫岩县在辽代时被称为大宁镇,其采玉的历史可以 到汉代以前。 如果没有一种创新精神,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道路上,我们就

2、迈不开前进的 。 美感和快感不同,快感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而美感则与实用活动无关,是 功利的。 校园流行语,各个时期都有,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 。 A 回溯 步伐 淡泊 场所 B 上溯 步伐 淡泊 场合 C 回溯 步子 淡薄 场所 D 上溯 步子 淡薄 场合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插队时,由我们选出的管家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就把我们下一周的口粮提前消耗掉了。B初春的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C来到公司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已经过了下班的时间,我还在七

3、手八脚地忙乎着。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但是他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B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C黄昏时分,站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水天相接处一片灯光闪烁,那里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水乡古镇东平庄。D在这次民族联欢节中,举行了各种民族体育比赛,主要有赛马、摔跤、抢花炮、赛歌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受到来宾的热烈欢迎。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A关汉卿的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和牡丹亭等。后人习惯将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B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得到了柳宗元、欧阳修、范仲淹、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的响应。后人称他们为“唐宋八大家”。 C楚辞收集了屈原等人的作品,具有楚地的语言特色和神话色彩,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 D汉书继承了史记的纪传体体例,是我国第二部纪传体通史,后人将班固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20分)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 抵:拜谒 B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 薄:靠近 C始舍于其址 址:山脚 D兼仗父兄之烈 烈:英名7下列加点

5、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遂使之行成于吴 (议和) 周以缭垣 (环绕)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晓) 遂而鸡豚(于是) 无物以相之(帮助) 当大逆无道 (应当)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不顺)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辅助)A. B.C. D.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若被重锦 B. 余船以次俱进蒙公子露覆,泽被发肤 秦伯素服郊次C.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D. 名我固当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B 此罪甚于解杀之 而余亦悔其随之 皆以美于徐公 C此则寡人之罪也 D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今之君子则不然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6、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早织而缕 B之二虫又何知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C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D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然后乃求谋臣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A诸公以故严重之/明日,徐公来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以疲敝之卒御狐疑之众D妾受生气已久,当不复畏/若不过焉则不及12下列句中不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年释其政 B 五万兵难卒合 以躯借交报仇 徐公来,孰视之 C乡师而哭 D 君子生非异也 早实以蕃 或师焉,或不焉13与例句加点词用法

7、相同的一项是例:非有能早而蕃之也A果有白杨,乌巢其颠 B吾从而师之C面刺寡人之过者 D必蹶上将军14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亮见权于柴桑 B居邑屋至不见敬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15下列语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豫州今欲何至 A凌万顷之茫然 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C而莫之夭阏者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三、课外文言文(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扶风马先生,名钧,巧思绝世。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先

8、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人有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纟亘 倒立,出入自在。此三异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

9、:“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有裴子者,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对。裴子自以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裴子曰:“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所以不对也。”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巧思绝世 绝:杜绝 B乃皆易以十二蹑 易:交换 C不如试之易效也 效:验证 D患无水以灌之 患:憎恶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 惑而不从师

10、 B 其巧百倍于常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C 帝以问先生:“可动否?”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D 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8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自知其为巧也不知道自己心灵手巧B令童儿转之让儿童转动翻车C子所长者言也您擅长的是言辞D夫巧,天下之微事也技巧是天下细微的事情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做成了指南车之后,世上的人知道了马钧是个能工巧匠。B马钧改进了织绫机、连弩,做出了指南车、翻车和能活动的木人。C马钧不回答裴子问难,原因之一是他认为裴子不明白他的巧思。D傅子认为应当以己之长攻人之短,而裴子做到了这一点。四、填空(每空1分,共1

11、0分)20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请选择10空填写)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 ,非诸侯而何?(论语侍坐)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明月楼高休独倚, ,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五、古诗词鉴赏(共6分)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注 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 景阳:陈朝宫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遇风雨则飞翔,风雨停则复还为石。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首句从陈后主专事游宴以致亡国的史事说起,以“玉树歌残”点染出陈后主的悲剧命运,字里行间隐含惋惜之情。B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二字,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写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