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22757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管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管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管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管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问题。2、环境管理学:是一门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以及技术依据的科学。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由自然力引起,如地震、火山、龙卷风、海啸等;(2)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种情况。不可持续发展方式-环境外部性-生 产技术问题。4、环境管理的目的和任务:目的 首先是改变人类自身一系列思想观念,其次是从宏观到 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以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害的环境,减少甚至消除新的 损害,保证人类与环境能持久、和谐地协同发展。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

2、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5、三大主体作用:(1)政府:主导性力量。制定环境发展战略、设置环境保护机构、制定 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2)企业:企业环境管理既与政府、公众的 环境管理行为互动,又发挥着重要和实质性的推动作用。(3)公众:公众将在人类社会生活 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发挥着最终的决定作用。6、八大公害事件:(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烟尘、二氧化硫)(2)多诺拉烟雾事件(烟 尘、二氧化硫)(3)伦敦烟雾事件(烟尘、二氧化硫)(4)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烟尘、 二氧化硫)(5)熊本县水俣病事件(甲基汞)(6)富山地区痛痛病事件(骨痛病)(镉)(8) 四日市哮喘病事件(S02、烟尘

3、、重金属粉尘)(8)爱知县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8、可持续发展的特点:(1)持续性原则: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因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基本保证。(2)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是指世界各国按其本国的环境与发 展政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活动,不应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给世界各国以公平的发展 权和资源使用权,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消除贫困、消除人类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两极分 化状况。代际公平是指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存量有限

4、的前提下,要给后代人以公平利 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和需求而损害后代人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 境条件。(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发展,必须全球共同联合行动,这是由于地球的 整体性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地球上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9、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理论、三种生产理论、财富代际公平分 配理论10、三种生产理论:即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 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 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生产

5、出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同时产生加工废 弃物返回环境。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提 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 产生消费再生物返回物资生产环节。环境生产: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 括消纳污染(加工废弃物、消费废弃物)和产生资源(生活资源、生产资源)。11、相互关系: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任何一种“生产”不畅都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 运行;反过来可以说,人和环境这个大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畅通程度取决于三种生产之间的和 谐程度。即:12、循环

6、经济概念:是一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结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 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13、循环经济原则一3R原则:(1) 减量化原则(Reduce):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 流量。即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产生。在生产中, 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 放。(2) 再利用原则(Reuse):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也就是

7、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3) 再循环原则(Recycle):也称资源化原则。该原则是输出端方法,其目的在于把废弃物 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综合利 用。14、循环经济的技术基础:清洁生产技术 废物利用技术 污染处理技术(1) (重点)清洁生产技术:通过无废、少废生产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产品的绿色化 和生产过程的零排放。清洁生产技术要保证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的可盈利性。(2) 废物利用技术:是将废物再利用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并产 业化。目前比较成熟的废物利用技术:废纸加工再生技术、

8、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 化为汽油和柴油的技术、有机垃圾制成复合肥技术、废电池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3) 污染处理技术:对于目前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技术难以解决的污染问题,需通过污染 治理技术来处理,即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废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 害废物的净化处理。就是传统的末端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 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交通工具(飞机、汽车、船舶等)运行过程 中的废物治理技术。15、环境管理基本原理:( 1)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 2)共赢原理;( 3)界面活动控制 论原理;( 4)冲突协同原理16、共赢原理:在制定

9、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 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外一些方面的利益。 主要内容:共赢原理是环境社会系统发展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根本行为准则。(1)共赢原理要 求在具体环境管理活动中能使政府、企业和公众达到共赢。(2)从物质流动的角度,一般性 的共赢原理还可以具体化为“三生共赢”原理。17、3大技术保证(重点)(1)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技术手段测定环境质量要素 的代表值以把握环境质量的状况,这是获取环境管理基础数据的基础性工作。(2)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

10、气、水、土壤 等环境质量、对污染源的监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3)环境统计:是用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环境统 计包括为了取得环境统计资料而进行的设计、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作用:环 境统计分析的结果,一般是用环境统计分析报告(包括数字、曲线和图表)的形式,向政府、 企业和公众及研究人员提供的丰富的环境信息18、区域: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所谓区域,其面积必须有一定的大小,同时在这个地域 中还必须有相对独立的自然生态系统。19、流域:流域一般以某一水体为主,包括此水体邻近的陆域,它往往分属于多个同一级别 和层次的行政单元管辖,如省、市、县直到村

11、。20、农村环境管理问题:(1)养殖业废弃物成为农村环境恶化重要污染源 传统养殖业:一家一户作为养殖主体, 牲畜的粪便尿液等用来积肥,直接回田;现在:养殖业逐步集中,农家肥使用减少 ,养殖 污染日益突出(臭气、污水)。(2)种殖业成为污染水体的重要源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促进种植业效益提高的同时, 也带来了众多的负面影响,化肥、农药和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成为新的威胁; 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力的影响,农用肥很少施用,为了追求高产和高效益,农民大量使用农 药、化肥和农膜,形成面源污染和土地污染。(3)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处理(4)农村安全用水的保障程度较低(5)农村成为城市的垃圾场21、农

12、村环境管理问题产生原因:农村整体落后于城镇: 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 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严重不足。落后的教育、落后的医疗卫 生、落后的社会保障、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原因:(1)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缺失;(2)财政渠道的污染治理资金来源不够;(3)政 策扶持措施不利;(4)污染治理模式与技术不适。22、农村环境管理问题管理办法:(1)加强农村环境管理的机构建设;(2)制定农村及乡镇 环境规划;(3)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环境管理;(4)推广现代生态农业、防治农药和化肥的污 染;(5)创建环境优美乡镇23、废弃物:是指人类将从自然环境中开采出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流通、

13、消费过程中与过 程结束后产生并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24、水体废弃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点源、面源内容) 点源:排放水体废弃物的污染源的排放形式为集中在一点或一个可以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实 际上多由管道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点源管理:(1)工业废水:通过工厂的集中排污口排放。(2)城市生活污水:经过收集和处 理后通过城市的集中排污口排放。(3)废弃物浓度和总量的管理:包括各种排污许可证的审 核发放、排污费收取、废弃物的区域总量控制、接入城市排水管道的废弃物浓度控制等。(4)废弃物最终排入自然水体后环境影响控制:如控制集中排放口的出水浓度和总量,使其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5)制定各

14、种控制和激励减少点源废弃物排放 量、节约用水的政策和管理措施。面源:又称为非点源,其废弃物排放一般分散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通常表现为无组织 排放。面源管理:面源污染主要有:城市中地表径流、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农村畜禽养殖废 水、区域水土流失等。农村中没有纳入污水收集系统而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和乡镇工业废水, 其进入自然水体的方式大多是无组织的,通常也被当作面源来处理。(1)建设面源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如城市中要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将污染严重的雨水 纳入到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2)加强农田、城市街道等面源本身的环境管理:如农田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积极进行水 土保持,及时清扫街道;(3)制

15、定各种控制和激励减少面源废弃物排放量、节约用水的政策和管理措施。25、区域限批:一个地区、行业或大型企业,如有违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或者项目,环保部 门停止审批其境内或所属除循环经济以外的所有项目,直至其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26、三清一控:(1)清洁的原料与能源:是指产品生产中能被充分利用而极少产生废物和污染的、不含毒 性的原材料和能源。(2)清洁的生产过程:是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和能源,选择少废、无废的工 艺和设备,降低能耗,实现物料的再循环,以期达到生产过程中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化。(3)清洁的产品:就是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生产、使用和处置的全过程中不产生有 害影响的产

16、品。(4)贯穿于清洁生产中的全过程控制:即生产原料或物料转化的全过程控制和生产组织的 全过程控制。27、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异同点: 相同点:均体现了污染预防为主的思想不同点清洁新环境骨理体系侧重点不同着眼于生产本身,以节省能源、 降低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 产生SffiffiSfcS为直接目标侧重于管理,是强调标准化 的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目标不同直接采用技术改造,辅以加强 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規为依据”采 用优良的管理,teases 造审核方法不同是以工艺勰分析、物料和能 量平衡等要求为主,确定最大 污染源和最佳改迸方法侧重于包自我管理状况, 审核对现有件、 状磁记录等产生的作用不同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一 种新的迪 将也 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中来为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